这日照绿茶终如您所愿 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
毛主席诞辰127周年
2020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纪念日。当一片片日照绿茶在杯中舒展、起舞,氤氲出浓郁香气的时候,您未必会想到日照绿茶与毛主席有着很大的关系。时至今日,“南茶北引”作为齐鲁茶文化的一个符号,被广泛认可,日照绿茶这个南茶北引中最典型的存在已经成为高纬度茶的代表。但是您或许不知道“南茶北引”这个概念从根源上来讲,是来自于毛主席的大思维。
南茶北引之前
山东茶的历史,经历过剧烈波折,这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里就有明显的投射。从历史上看,山东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陆羽《茶经》里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神农炎帝寻求食物和药物遍尝植物时曾多次中毒不适,后因嚼茶而化险为夷,这就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可是,自唐宋代之后,气候变冷,北方不适合种茶,南方成了主要的产茶区,让人几乎忽略了山东的茶叶。于是有了《茶经》中“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的记载,西方学者也曾提出了“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的学说。
毛主席与南茶北引
山东自古便是饮茶大省,南茶北引前山东人的饮茶只能全部依靠南方茶。上世纪50年代,曾任浙江省第一书记的谭启龙来任山东省长之前,毛泽东同志在和他的一次谈话中提到:山东人口多,又爱喝茶,你到山东去工作,应该把南方的茶引到山东去。
[1]山东是我国茶叶消费大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使国家每年从南方调拨4万多担茶叶,仍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当时茶叶是国家统配物资,增加调拨数量十分困难,“上级调拨的茶叶只能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三分之一,所以出现沂蒙山区老人喝不到茶叶,要到医院开处方才能购买的现象”。 [2] 尤其是地处鲁东南沿海的日照,当地渔民酷爱饮茶。1960年之前,日照每年需要茶叶5000担。面对山东人的饮茶困难与毛主席的嘱托,谭启龙到山东不久,山东省委、省政府就达成共识:山东的茶叶供应不能光依靠国家,要想办法自力更生,于是就形成了“南茶北引”的最初想法。
南茶北引之路
山东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就了山东茶,在“南茶北引”引种过程中出现很多反复,受过很多挫折,受气候和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南茶北引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我们不能以当下的环境来想象当年南茶北引的曲折道路,在那个刚建国后百废待兴,人民以解决温饱为主的年代,在几乎没有太多仪器与科技支撑的前提下,相关人员与山东人民以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创举。从而证明了过去一些地理、地质、农业、茶叶、林业方面专家所认为的,北纬35度甚至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推断是错误的。最终实现了毛主席把南方茶引到山东来的愿望。
今日茶乡
岚山产区
1
东港产区
2
莒县产区
3
五莲产区
4
时至今日,作为南茶北引中影响力最大的日照绿茶,已涉及日照市38个乡镇、760个村,茶叶从业人员30余万人,茶园总面积达到28.6万亩,年产干毛茶1.77万吨,总产值32亿元。仅仅是作为日照绿茶的主产区的岚山区,茶园总面积就达到15.6万亩,其中成龄茶园14.3万亩,年干茶产量1.06万吨,种植业产值13.37亿元,平均亩产值超过9300元,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8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首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日照绿茶的成功不仅让小城日照成为了新兴的北方茶乡,更让这个原本偏居于鲁东南的沂蒙老区实现了脱贫致富。茶乡日照也因绿茶真切的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叶片厚、滋味浓、黄绿汤、板栗香”的品质特点的日照绿茶,先后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跻身2019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榜第51位。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山东人的饮茶问题,更是频频走出国门。
这茶终如毛主席所愿
今日的山东已经成为了江北茶叶生产的第一大省,日照绿茶更是被誉为“江北第一绿茶”。饮茶思源,不忘初心,不论毛主席当时对谭启龙老省长交代的“南茶北引”是任务,还是嘱托,这都对现在的日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对中国茶行业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今,日照绿茶已普遍成为山东人的口粮茶,这画卷终如毛主席所愿。南茶北引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日照茶人会继续秉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将日照绿茶做的更大,更好。
【参引文献】
[1]《山东省南茶北引情况调查》,日照市档案馆:75-2-78。
[2]临沂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光辉的历程:临沂改造山河五十年纪实(1949~1999)》,齐鲁书社1999年版,第157页。
部分图片引自:茶乡巨峰 新后村 园林黄墩 莒县发布 五莲广电 凤凰网
推 荐 阅 读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