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是怎样炼成的?

今天,东阿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马淑敏来实验中学做《执念理想,长风浩荡》的讲座,颇有收获。
初识马淑敏,如果没记错的话,是在“水与镜”读过她写的作品,恍惚也看到过她是东阿人。
今天面对面才知道,她居然就在隔壁东阿阿胶工作过16年。没有一天是休息日的16年辛苦工作,给作家怎样丰富的人生经历?她作为阿胶文化的亲历者和创作者,有了《东阿阿胶文化》一书。
你在哪里走过,哪里就留下你的足迹,这就是作家。
隔壁女孩儿如何炼成中国作协会员?
她读了一图书馆的书!
保证每天三小时的阅读!
这些还都是干财务工作的业余时间里!
有没有时间?要看将什么当作重点,假如时间给了娱乐消遣这类方式,请问它对你实现理想有帮助吗?能否解决你未来的问题?
再一点被严苛的要求过。历经28任责任编辑的“修理”,甚至有的比自己还要年轻,受窘尴尬,甚至尊严受到考验,历经四年后,终于从写作小白到中国作协会员,这飞跃式发展,是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
一篇小说25000字,改过七遍。
从来没有速成,没有捷径,你读过的每一本儿书,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会成为黄灿灿的果实,在前面等着你。
写作也有副产品。
太平洋咖啡创始人读了作家马淑敏的小说,约作者聊天,在一个咖啡馆里。当西方饮品的咖啡,遇到东方滋补阿胶,忽然有了给写字楼里的白领提神、滋补、改变脸色的想法,于是迅速由香港调来研发人员,四个月,产品阿胶咖啡上市。
一个巨大的合作,原来起于一篇小说儿。这是文字的魅力?作家就是这样在愉悦优雅、云淡风轻中促成了一个重大的合作项目,这合作是写作的副产品。
新闻稿件编辑失误,不慎丢掉,补发一随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