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之五:经典与组织
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之五:经典与组织
(1)经典
琐罗亚斯德教全然不同于埃及、西亚诸国、地中海沿岸诸国的宗教。它的基本内容是:有两尊善恶相对立的最高神,属二元主神多神论宗教。其一是阿胡拉.马兹达神,属善,绝不作恶,代表火、光明、清净和生;其二是阿里曼,属恶,绝不作善,代表黑暗、恶浊、不净、破坏和死。人在善恶两种的争执中有自由选择决定自己命运的意念与权力。但是,该宗教虽然认为人有选择权,可是人死后善神阿胡拉.玛兹达将对所有死者审判,根据死者生前的言行通过" 裁判之桥"把善者送上天堂,让恶者到地狱受苦。并且,善恶二神通常是势均力敌,当世界末日来临时阿胡拉.玛兹达就打败了恶神阿里曼,这时正直的人就会享福,坏人被判入地狱受大火焚烧。在世界末日前夕,会出现一位救世主神,他会把一切工作作好,只等善神阿胡拉.玛兹达最终胜利。因此,它要求人们忠诚、正直、至爱互助、从善避恶,欢迎弃暗投明,其道德箴言是" 善思、善行、善言"。由此,又有人认为该教属于主神多神教。
琐罗德亚斯的经典是波斯古经《阿吠斯塔》,是公元前 4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末期编辑成的,其内容可以上溯到公元前 6世纪以前久远的年代。该书在希腊亚历山大入侵波斯时被焚,仅存一卷,后来公元 3至 7世纪又重新编纂,用东波斯语写作,现存《阿吠斯塔》就是这时的版本。该经典共 21 卷,主要记叙琐罗亚斯德的生涯和教诲,是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全书可分为六部分:
①耶耶那:对神的赞歌,其中《雅什特》、《伽提》是该书最古老的部分;
②维斯柏拉特:小祭仪书;
③维提吠达特:驱魔书;
④耶耶特:对神祗(指次神界)和天使的颂歌;
⑤库尔达:短的赞歌或祈祷书;
⑥伊朗民族的起源、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等。
(2)拜圣火、节日、礼仪与组织
该教的初期形态的主要行为是礼拜" 圣火"。它的祭司阶层的人物称之为麻葛,火是阿胡拉.玛兹达善神的象征,代表光明。拜" 圣火" 时由麻葛组织,通过专门的仪式,向善神敬拜,表示得到了光明。
该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十分崇拜密特拉神。密特拉是太阳神,原为阿胡拉.玛兹达神的辅助神,是小神。或是因太阳与火相近,或是因人们的宗教观念中对主神产生了不信任感,反正稍后的波斯人又把密特拉作为一位最崇拜的神。由此开始把每年 12 月 25 日看作密特拉的" 生日" ,把一周的星期日看作密特拉赐福的时间,信徒们在每周星期日向密特拉神献祭品,进行祈祷仪式,每年 12 月 25日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庆典活动。
①琐罗亚斯德教的主要礼仪
该教以光明之象征" 火" 为崇拜对象,不建神庙,不造神像,但有专职祭司,称麻葛,是圣火与祭祀的管理人员。他们主持祭礼,行礼仪,敬奉圣火,使之长明不熄。
其一,洁净礼:该教主张信徒应守洁与杜绝不洁,不洁多为" 死" 有关,尸体被视为不洁,不可接触,其独特的葬礼即与此有关。同尸体接触的神职人员及搬送尸体者,须行特殊的洁净礼,此仪式须在狗的注视下,以水或砂、牛尿等沐浴,以祛污与驱恶。
其二,葬礼:该教认为圣洁之物为自然元素,火最为圣洁,土与水亦为圣洁之物,为避免尸体与土、水、火接触,故其葬礼为" 天葬" ,即将尸体送至" 寂没塔" 上,任猛禽啄食。此塔顶部中央为井穴,外分三层,外层置男尸,中层陈女尸,内层放童尸,神职人员与抬尸者将尸体赤身裸体移至塔顶,听任鹰、鹜啄尽尸肉,然后将骨架投入井穴。该教认为" 寂没塔" 为众恶神嬉戏之所,信徒不得涉足该塔,凡接触者必须行洁净礼。
其三,新生礼:琐罗亚斯德教规定人到 10 岁时要举行聚会,会上由祭司授予" 圣带" 和" 圣衣" ,并且必须终生穿戴,表示是真正教徒。
②琐罗亚斯德教的组织
该教初期阶段可能是没有寺庙,只有神坛,后来在奉为国教的前后也有大量神庙出现,在初期的神庙中只设置没有偶像的崇拜物,后来才出现拟人化的神像。主持祭祀的神职人员叫" 麻葛" (祭司),意为" 从神那里得到恩惠或恩施的人" ,是神与人的中介人物。他们一般来自圣职家族,并世代相传。祭司阶层的组织人员有大祭司长、祭司长、助理和事祭司长的一般祭司等等级区别。祭司们领导并组织日常的和节日的祭典活动,传达神谕,为人们作祈祷和巫术,拥有解释神意的权力,因此祭司们的权力很大,在公元前 522年大祭司高墨达曾想自立为王,发动反对冈比西斯的叛乱,后被大流士王镇压下去。
琐罗亚斯德教在公元 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在波斯本土逐渐衰落,以后在南亚次大陆,中国有一定影响。
西亚地区及波斯的古代宗教,就两河流域的国家来说虽属于不同民族和不同时期,但基本上承袭了苏美尔的宗教,只是神灵界的主神发生转换,在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巫术更为盛行,寺庙的建筑越来越巨大。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教和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都不同于两河流域,他们重视人的解救,讲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