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丹道中之“沐浴”的粗略认识
我以为,“沐浴”是休止的意思,或许和“外丹”的“温养”相近。“沐浴”,俗称“洗澡”,当然是用水了,“水”具有“冷却”的作用,就是使温度不要上升或下降太剧烈,打个比喻,就拿钢材的热处理来说吧。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在室温(或随炉)的情况下冷却,叫做“回火”。获得的结果是材质变软,容易塑性变形。如果加热后迅速放入冷却液(或水)中,叫做“淬火”。这时材质因冷却剧烈收缩变化,晶粒转变,材质会变得坚硬,但其脆性增加,很容易因受外力冲击损坏。如果要获得即有硬度,又有韧性的材质要怎样做?这就要做一个特殊的工艺,叫做“回火”,就是在“淬火”过程中温度下降到一定时,将工件从冷却液(或水)取出,使其在余温的状态下的温度上升,这个过程叫做“回火”,当温度上升一定时,再重新放在冷却液(或水)中,直至温度降为零,这样得到的材质,即有强度抗变形能力,又有韧性不易炸裂。我想,这个“回火”就与“沐浴”“温养”相类似,其机理是一样的。还有生活中很多的事情也要掌握“火候”的,上谈的“热处理”是一例,再举一例,厨师烧菜时往往要“颠勺”,将菜飞溅到空中,为什么呢?是在耍花活儿吗?不是,他的目的大抵也是为了使炒勺中的菜加热不要太剧烈,飞跃到空中,使温度略微下降,这样烧出的菜肴更加味道鲜美适口。“颠勺”也可以说是一种“沐浴”“温养”,虽然这是一个很微小的变化,其获得的效果是巨大的,丹道的“火候”也是这个样子。<附:“沐浴”,为“洗涤身心”,有洁净之意思,可以“防危虑险”。)以清净丹法的周天功夫(或称“河车”)来说,气机不足时,助之以“武火”,使其上升,当热量或气机到一定时(也可以说自己不易控制或把握的时候),就要“沐浴”“温养”,去其燥性,待中和清凉后再起武火,这是“进阳火”,其间的停顿就是“卯沐浴”。当“退阴符”时,防其冷却太过,也要停顿“温养”“沐浴”,就是“酉沐浴”。“卯酉沐浴”要出乎“自然”,所以陆西星谓之“抽添变化,皆出自然,有不容丝毫智力与乎其间”。以西派丹法而言,心息相依是武火,心息相忘是文火,浑然入定是止火,也就是沐浴温养,这三种火候是交叉综合运用的,不是机械僵死的公式可以的。丹经有“冬至不在子,卯酉亦虚比”,所以不是卯酉二时、卯酉二月、两个关窍或两种境界。丹道中步步有“沐浴”,也不是一次而次可以完成的,如果细分则有所谓“养胎之沐浴,有还丹之沐浴”等等。西派丹法的火候要訣归纳就是三个字“定动定”,第一的“定”可以说是“文火”,“动”,则起武火,后一个“定”又是文火,“以定续定”是止火,是“颠倒颠”的程序。这个可以穿插到各派丹法中去理解,都有共同之处。“朝屯暮蒙”,大抵是说用火要平均,所谓“二八相当”,因为“屯”“蒙”在《周易》是一对“互卦”(大概是这样叫吧,我记不太清了),一颠一倒,正是“对称”之象,所谓“二八得类方交感”。道教传承以文化为重点,以道法为常则,以道术为辅助,以课诵为日用,以威仪戒律贯穿始终。思之“文以载道,书以度世”,为了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发扬传统国学精粹,掀起道教经典学习高潮,提升道教信仰人士的文化修养,故于丁酉夏发心将道教祖书元典、全真祖师语录和戒律仪规等整理成册。即可以作为道学院学员和全真道士日常必读的学习资料,也方便于更好的全面继承全真之道统,为新时代道教未来发展培塑合格的弘道人才。为了便于全真道士和道教信仰者比较全面的了解道教传统和全真祖风,本书编为五部分:第一编“道经祖典”,收录《道德经》、《孝经》二篇元典,是全真派信仰者需要阅读之经典;第二编“全真薪传”,收录王重阳《立教十五论》、丘长春《玄风庆会录》、马钰《丹阳真人语录》、尹志平《北游语录》、王志谨《盘山语录》等全真祖师论著语录十七篇,以仰全真祖师言行风仪作为薪火相传;第三编收录的是王常月《龙门心法》,系王常月为全真受戒弟子讲解龙门心法之作;第四编“修真秘诀”,收录王重阳《五篇灵文注》、丘长春《龙门秘旨》、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等八篇,为全真一脉秘传的丹道修炼法诀;第五编“律仪规戒”,收录《全真清规》、《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等五篇,为全真清规戒律、学道规矩,以利当前道风仪范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