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为何如此珍贵:看完就懂了
明代是白银货币化的重要阶段,银锭的器型有传承也有变化、较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中后期,完成了中国古代银锭从宋元时期平板束腰(不起翅或稍起翅)的主流铤形向明清时期立体起翅的“元宝”锭形的演变。
银锭的辨识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那就是锭面波纹、侧边褶皱、底面蜂窝,一般中国各朝代的铸造方式都一样,没有改进。越南、日本的银锭工艺不一样,见不到蜂窝和波纹、褶皱。
白银跟黄金作为等价交换物,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当中使用是很悠久的,从汉朝开始就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到了明清时代,银锭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货币,至民国后期,银锭才逐渐退出了货币领域。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银锭。其中,又有多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
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近代银锭基本上依行政区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型制,从而构成了中国近代银锭独有的艺术性。尤其云南银两中的“牌坊银锭”,采用方槽铸坯,两侧趁热压扁,再打上钢印,印文为当地有信誉的字号名称或银匠姓名,银锭左右柱面打上同业公会、公估或官公估的鉴定印,以保证成色,是近代加盖文字最多的一种银锭。贵州银两种类最复杂,流通有形如锄头状的5两“锄头银”、锭面边突出如花边的“茶花银”,形如槟榔的1两“槟榔银”、“滴水银”,重量五六钱不等的各种散碎银子“火宰银”、“银片”等。
当今,通过对银锭的种类、作用、印记、铭文中,可映射出历代不同的经济特色,它见证了货币制度,税课制度,商业活动与民间交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