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低欲望的日本社会
年过七旬而仍撰述不倦的日本未来趋势专家——大前研一,又有新作!十年前他所提出的「M型社会」概念,如今被各界评论家,广泛使用。他在《低欲望社会》中,再提出颇为有趣的观察。
大前研一认为,现在未满35岁的日本人,从进入青春期以来,就面对「失落的20年」,人生经历只有通货紧缩、市场不景气的黑暗时代,因而大多数人的心态,不只是不愿意背负房贷,或不愿意结婚生子,更是不想承担所有的风险及责任。
推而广之,书中预测,世界各国都将面对「低欲望社会」现象,年轻人晚婚、少子化、对拥有物质毫无欲望。这种「无欲」的世代心态,不仅令消费市场大伤,对企业现有经营模式、经济产业结构,也将带来翻天覆地的惊人改变。
▋无欲世代的产生
大前研一反思自己的成长年代,人人都想要出人头地,最终目标就是坐上执行长、财务长等企业高层的位置,但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已经丧失这样的企图心。他观察,新世代与前一代的日本人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有趣的是,大前研一还将矛头指向便利商店的普及。
因为,「便利商店,创造出一天只要500日圆(30元人民币),就能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尤其飞特族(freeter;以兼职工作来维持生计的人)或尼特族(NEET;不升学、不就业、也不参加职业训练的族群),并不像上班族那样,有规律的早、中、晚的日常节奏,大多数都是肚子饿了,就到便利商店花500日圆(30人民币)买食物果腹,不会有饿死的危险。」
此外,「无欲世代」的产生还有家庭因素。
他们看到父母,为满足欲望而背负房贷、车贷,卯足全力拼命工作,却毫无生活品质可言。因此,他们打从心理,拒绝成为这样的人。大前研一观察,日本年轻男性不买车,女性平时只选购Zara等平价时尚,在家就穿运动服。年轻世代,甚至对婚姻、对家庭、对拥有房产,都毫无欲望。无欲世代的零消费心态,对日本社会人口结构、企业经营等各方面,都形成可怕的冲击。
解决对策在哪?
大前研一提出的办法,比较偏向宏观,例如,政府应该向年轻人展示,明确的国家蓝图、迈向更国际化的教育改革、以及在中小学,教导基本的婚姻观念等等。
具体来说,他举出美国肯尼迪总统(John F. Kenedy)提出「美国可以为世界做什么?」的思考,从而在一年内,鼓舞了多达10万名年轻人,前往全球各地贫穷地区,进行义工服务。有了跨区域的经验,年轻世代更有动力思考家庭价值,与社会结构的责任问题。
▋物质欲望不等于精神欲望
然而,大前研一对症状的诊断,与解方的提供,似乎有概念的置换。
物质欲望低的人,不见得精神欲望也低。
例如,很多企图心旺盛、成就欲望强的企业家,在饮食消费方面却很简便。事实上,日本之前世代在高经济发展年代的过度消费,特别是过度的深海鱼产消费,可能促成某些海洋物种(例如鲸鱼)的永续生存,受到威胁。
例如,即使存在国际法庭禁令,日本仍坚持捕猎鲸鱼。着有《现代日本料理:食物,权力与国家认同》一书的Katarzyna Cwiertka教授认为,鲸鱼肉,对于年老的日本人来说,「就是一种怀旧的食物」。
而2001年上映的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也对「暴饮暴食」提出警告,电影中贪婪食客狂吃,受魔法控制一样,停不下来,最后一个个,都成了胖得不能动弹的猪。当父母变身为猪之后,女主角千寻,只能悲伤地大喊:「不能吃太胖喔,会被杀掉的。」
当迷你饮食、循环消费、共享经济成为时尚,反映的是,新世代对生态及环境永续性的重视。因此从永续角度来看,低物欲未必是坏事。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低物质欲望」会否造成「低成就欲望」?
战后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多数人的生活获得改善,然而,世界尚未美好,远方炮火仍然持续,都市贫穷仍在眼前,老化社会即将到来,分配问题日益恶化。上一代惟发展是问的思维,所留下的问题,仍需要新一代的智慧与雄心,来面对与解决。
▋大问题能否有微观解方?
另外,要改变新世代「向内、向下、向后」的倾向,带来「向外、向上、向前」的朝气,除了政府及宏观结构之外,大前研一没分析的个体心理自我控制,或许也一样重要。
例如研究发现,人们只要使用扩展型姿势(expansive postures)两分钟,体内的自信激素会提高20%,而压力激素会减少25%;相反,采用压抑型姿势(inhibited postures)两分钟,自信激素就会下降10%。
同样地,哈佛商学院柯蒂(Amy Cuddy)教授,也曾举Haka战舞(源自毛利人以跺脚、拍打、吐舌等动作加以叫喊、哼唱的舞蹈)为例,她认为新西兰橄榄球队员这种赛前战舞,不是想威吓对手,而是以扩张的肢体来提升自信与力量。
这一代年轻人,生活在大都会区人口拥挤的环境里,每个人的活动空间,不如上一世代的人,在年轻时所享有的空间,加上「天然网络族」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的时间,愈来愈长,呈现压抑型姿势的时间,远比扩展型姿势的时间多。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而言,身体会影响心理,而心理又进一步影响行为。
今年6月,柯蒂教授受邀在美国人力资源学会(Societ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年会中演讲,再次分享了其研究观点。她认为肢体语言,可能比我们所想的更加重要、毛利战舞提升自信,有其道理,而使用扩展型的肢体语言,能带来力量、自信、主见及责任感。
她提出「Fake it till you become it」的口诀,就是假装自信,一直假装自信,然后你就自信了。鼓励大家坚持顽强不屈的自信,直到成功为止。
物质欲望高,未必有益,成就欲望,则是多多益善。
不知道大前研一是否看过毛利战舞?他在《无欲望社会》书中提出的解决对策,乃是寄厚望于政府,但与其期待政府,不如自助助人。而社会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的科研成果,也许可以令他的宏观观察,更加增添有趣的个体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