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书论无用,一成精华难学

继续写《学书笔记》

一、

十月七号晚上写了一些字,内容是一些精简的书论小段。因较懒的缘故,同一天所写内容的落款时间是一天接一天延后,大概从十月七号写到了十月十几号。

这也能让人从侧面了解我写字是“勤奋”的,日日不废,但谁也没想到这是一个懒汉,三天不练字,练字练三天,平时录视频写专栏也差不多,通常一两天写出半个月的量,然后有时间就发一些。

我这种习惯并不好,毕竟通常高手都很勤奋。不过我发现这种练字习惯有一个优点,就是随时可以“停”下来,展望一下未来,回顾一下过去。

解释成人话就是在探索和反思上花的精力比练字要多,这大概是曾经走多弯路的后遗症。然而结果总是好的,愿意在探索与反思上多花些功夫,那就会在认知上得到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

这也是我反复在文章视频以及专栏中不断强调“思考”很重要的原因。当然,如果有能力做到屁股和脑子双向勤奋,更好。

二、

一句书论: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像我这么懒的人练字还能时常变风格,不是水平多高,其实就在于一句“悉知用笔之意”。

塑造风格在很多人看来需要很长时间,临很多帖。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古代一流名家的作品中,通常20-30岁的作品就已经初步定型,成熟期一般都在50岁以后,这中间二三十年基本不变换风格,只是在技、意、韵、势等上进行巩固和完善。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对于现代人而言,由于学习资料丰富,也可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就可以完成对基本风格的定调。如果完不成,无外乎三个原因,要么练习时间不够,要么写字天赋不够,要么没学习方法。

时间和天赋是一个比较“虚”的东西,很难把握,有人学五六年就能找到一些个人风格,比如科班一类,有人学十来年就能找到,比如自学一类。其实归根结底的差异在方法上,天赋其次,时间再次。

读古人书论,不是要去听他讲了什么道理,说了什么事实或猜想,而是要学“他们的学习方法”。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为了学古论专门找一些解释古论的视频,诸如黄简讲古论一类。

学多了有没有用呢?只要是学肯定有用,但问题是学到的东西能不能落实到实践上。如果仅仅是学了一些翻译古论,解释一些古代书论小频率词汇的技巧,好像除了丰富自身文化基础,评论吹水时能显摆两句,对练字也没什么帮助,对吧?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古代几百万字书论,看多了之后就会发现有用的东西精简下来不过一两万字。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读起来多像一句废话,谁不知道练字要看帖呢?谁不知道练字要学笔意呢?这句话在大多数初学者看来,研究价值比诸如“揭笔、打笔、战笔、蹙笔、息笔、押笔、 结笔、憩笔”等差远了。(上边这些都是我随手查的,80%我不知道啥意思)毕竟这些词汇都对应着一种笔法动作,一种笔画形态,学一个赚一个呀。

这就是初学者对书法认知的误区。

原因在专栏里最少解释过两三次,就不细说了,动词加名词,无非就是让你脑子里产生一个画面而已。

但凡涉及到一些形态比较怪异的“起行收提按转折”笔,都会有一个怪词儿来解释。但问题是你已经有墨迹了,还有必要去臆想什么笔法的画面吗?

这些熟能生巧的东西为什么要浪费脑子呢?象形文字,就是模仿外形创造的,我们基因里就带模仿能力,看见一种笔画形态,你可以不知道它怎么称呼,有什么用,但摸索一段时间后,一定能弄清它是用什么动作完成的,并可以尝试模仿。

少部分自学者,没人教就能临摹得很像,比有人教临得还像,经过专业训练的美术生更是如此。但这些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脱帖就不会写字了。

理论研究再细致,脱帖不会写,临的再像,脱帖不会写。

所以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方法是错的。

理论不用学细致的,要学有用的,临帖不用像,要知道临的是什么。

现代笔法理论就简化为“起行收提按转折”七个字,却能解释古今来所有名家的所有字,所有点画形态。

粗糙,但有用。

三、

每次写文章,总会有人说我扯得远,其实不然,想要证明前者的价值,就需要对比讲述,延伸讲述,否则就会陷入思维怪圈,诸如“它有用,因为我认为它有用,所以他有用”,用未证明的事证明未证明的事,这并不能说服人。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告诉你什么没用,有个对比。

专业的书法论文为什么不能大众化普及?二流专业书论者的文章为何一到网络平台就无人观看?也是这个问题,里边有很多观点是用“古论”证明“古论”。

好比,我很穷,没吃过水果,就吃过糖,你告诉我哈密瓜很甜,我想知道有多甜,你说我比西瓜稍微差点。

我xxxxxx······

用自己的认知去证明自己的认知,他可能对,但肯定不能说服不在同一认知层面的人。

就是这个概念。对古论理解够深入的才能看论文,虽然好多论文跟古论一样没用,但起码可以看懂,没障碍。

如果有障碍,就得换算,比如一个哈密瓜的甜度等于几勺糖,虽不一定准确,甚至有点啰嗦,但起码对别人来说像是一句人话。

我写专栏时,一篇文章几千字,一段视频几十分钟,有人嫌啰嗦,让我精简,其实能精简,比如“起行收提按转折”这七字笔法的所有变化逻辑,铺开十万八万字的内容,不超过50字就能总结完,所有变化全在一二十对词语穿插组合中,连字法章法一起铺开,100字不到。

那问题来了,有用吗?对你有用还是对我有用?我总不至于写点只有能看懂的人才能看懂的东西往大众平台发吧?

四、

玩味古帖,悉知用笔之意。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晒网的时间,就是去悉知笔意的时间。

不知道啥叫“用笔之意”,这是小事,会对字帖进行粗略模仿就行。

古人在写字时,用笔动作的变化,个人书写习惯的变化,速度节奏的变化,都会落实到最终墨迹上。

即便只学过一两年,一些笔画是尖起笔、方起笔、还是圆起笔,肯定能看明白。一个线条的粗细,快慢,肯定也能看明白。

一看就会,一写就废,这很好,说明只是当前手上功夫不够,而不是脑子不够用,要是连看都看不懂,这才是坏事。

能看明白就要进行思考,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尖、方,什么时候圆(藏露),什么时候转什么时候折,那些笔画是成规律出现的,那些结构是有相似出现有固定模式的。

时间一长,古人写字的习惯你就能看明白大概,一个笔画怎么写,一个笔画组合怎么写,一个字怎么写,一个字组怎么写,全都有固定模式。

如果能把这些模式看明白,再进一步摸索古人书写时节奏变化,用锋变化的习惯,在风格上就能与古人相似,也就是“意”相似。

风格来自于笔法习惯,风格的继承或创造,也来自于对前人笔法习惯的取舍及加工。

所以可以懒,但仅有的那点勤奋劲儿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

书论里边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你一查就能看懂学会的东西,而是你看不到用处,或看似像废话,但又告知你方向的,那些要重点思考。

书法没有一学就会的,书论也是,一看就懂的肯定没大用,越模棱两可,越“形而上”,越需留意,这些东西即便认真思考加上反复练习,没几年十几年也看不懂,即便有高手引导,不通阶段也需要数月简要消化,数年得心应手。

五、

总结:读书读精,读帖读细,看文章要着重废话与不懂处,这叫看未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