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蜀宫人
宋代段子:记得我在录这个故事的时候,出现过瞬间的恍惚,故事里说到的几位“孟蜀宫人”感觉就站在我身边,她们穿着一种深暗色的服装。我几乎可以看清她们的长相。这种“经历”跟这故事也是比较配的,主人公甚至听到了她们的诗句。
【原文】:
陈甲(字元父)是仙井仁寿(四川地名)人,他做成都太守李西美(名璆)的家庭教师,住在治事堂东边更偏一点的双竹斋。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四月的一天,李西美从浣花溪(成都地名)回府后得了疾病。
十天后的一个晚上,陈甲已上床睡觉了,忽然听到厅堂上有女人的欢声笑语,他马上起床,躲在门后向外偷窥,见到有十几个女子,都很年轻漂亮,她们的穿着打扮跟世间妇女不太一样,这些人或坐或站,或在庭院里走动。陈甲怀疑她们都是李(西美)大帅的家人,因为主人生病在床,自己得空出来转转,他只是心里纳闷:怎么会有这么多女人呢。
过了一会,一个女孩说:“大半夜的没什么可以娱乐消遣的,我们做诗吧?”说完自己随即口占一诀:“晚雨廉纤梅子黄,晚云卷雨月侵廊。树阴把酒不成饮,识著无情更断肠。”(凄凉境+失落女人心,不详解了)另外一女子应声答道:“旧时衣服尽云霞,不到迎仙不是家。今日楼台浑不识,秪因古木记宣华。”(简释:我们以前穿的衣服像云霞那样灿烂,以前玩的高兴,每天不折腾到迎仙观就不算到头,现在的亭台楼阁都变样了,好在有古树还能标记出这儿是以前的宣华殿)
其他的女孩都在思索诗句。陈甲品味那诗句,感觉不像是人写的,马上意识到这些女孩都是鬼物,想到此,忽然间,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他把此事跟成都本地老人提起,大家都说:“前蜀王建当国的时候,曾经在摩诃池旁边建造过宣华殿,这些名字都记载在《五代史》。孟知祥(后蜀皇帝)承接了前蜀,现在的成都府衙就是他的宫殿旧址,赋诗的那些鬼,估计都是孟知祥的宫女。”李西美的病没好起来,最后去世。
过去成都府衙晡时(下午三到五点)是不击鼓的,因为一击鼓就能听到女人的哭声,感觉像有好几十个女人组成一群的样子。相传孟知祥就是喜欢晡时杀宫女,就是用鼓声控制杀人节奏,所以鬼听到鼓声就哭。
承宣使孙渥曾经以钤辖(武官职)的身份暂时代理安抚使的工作,他曾经写文祭祀这些宫女,命令现场还像往常那样击鼓,后来哭声就停住了,再后来,官府还是不让击鼓了。
陈甲在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乙科登第。
故事的讲述者是虞并甫(虞允文)。
【祥宏点评】:这是个典型的时空重叠故事,也是一件令人着迷的记录。当事人都是真实历史人物,陈甲恍惚间切入了两百多年前的一个时空,我们听到孟蜀宫人的哀怨诗句,很难拒绝她们真实的描述,当年的生活历历在目,比如第二个宫女写的诗:“不到迎仙不是家。”迎仙观,是青城山的一座道观,这地方现在叫沈家庵。青城山虽说离成都很近,但也是有些路程的,可以想象当年一群漂亮的宫女一路欢歌笑语折腾到迎仙观。她们能这么做,因为都是孟蜀皇宫里的女人。我们能够感到这些灵魂或说鬼魂的真实性,她们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她们甚至能感受到陈甲所在的宋代时空,尽管楼台已变,但孟蜀时代的古树还在;宋代之前是五代十国,在四川一带存在过前蜀、后蜀两个政权,前蜀皇帝王建,后蜀皇帝孟知祥;有考古工作者确定,当年的摩诃池以及宣华殿就是现在的成都体育馆一带。摩诃、宣华这样的字眼都来自佛经;仙井,在宋代称为“仙井监”,是一级行政区,主要产盐,是现在四川的井研、仁寿两县;“监”,有两个级别,一个是州级的、一个是县级的。一般指专注于某种事业比如产盐、冶炼矿产等等;成都太守,一般也是四川的安抚使,简称“大帅”,所以故事里也称李西美为“李帅”,等同于现在的四川省长;浣花溪,唐朝就很有名的地方。杜甫著名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的就是浣花溪的景色,这里还有著名的杜甫草堂;承宣使,武官职,它对应的官职叫“节度留后”。宋代初期,地方上的军政一把还是叫“节度使”,后来,地方行政权放给文官——太守,节度使变成虚职,离开地方,他原来的主要职责工作移交给“节度留后”,在级别上“节度留后”可理解为节度使的副手,所以孙渥可以代理李西美的帅职;钤辖,地方军事上的负责人,是具体差遣,对孙渥来说,承宣使是他的官职,是级别,“钤辖”是他的差遣;科考,考的比较好的都说是前三甲,后边四、五等的就算“乙科”了;虞允文是南宋著名宰相,他也是仙井人,看来陈甲是虞允文的老乡;陈甲亲历“鬼境”还有个可能,是李西美将不久于人世,因而感发。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