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恒瑞张连山:立项要理性,BD要“舍得交学费”

在7月20日由亦弘商学院和医药魔方联合主办的《医药商务拓展与对外合作》高层经理研修课程上,恒瑞医药商务发展部中国负责人陈东博士指出未来引进新产品的7大重心,包括新型乙肝药、新一代溶瘤病毒、肿瘤新抗原、细胞治疗、人工智能、新一代造影产品和其他创新产品……同时,已经有35个新化合物分子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恒瑞,眼下也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了海外。

商务拓展(BD)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命运因为某一项BD交易而彻改变的案例也不鲜见。这一点,《医药商务拓展与对外合作》高层经理研修课程“模块一:BD实用基础”的授课老师已经结合大量实例进行了分享。恒瑞医药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博士是该课程的特别顾问,医药魔方也在课后对张连山博士进行了专访,和大家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恒瑞的立项和BD投资策略。

张连山 博士

不轻易立项

医药魔方:张博士您好,前不久您对外披露了恒瑞新药立项的标准。能否向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恒瑞的立项过程?

张连山:一般情况下,立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要求,布置任务需要做什么项目;另一种是自下而上先申报,再筛选最合适的项目。我们现在更倾向于后者。这个过程,即先由各个团队提出申报,然后由科学委员会进行初筛。

医药魔方:恒瑞科学委员会对项目的主要考量标准是什么?

张连山:科学和数据。一方面团队对递交的项目要有深刻理解,这是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现与塑造过程;另一方面在引用文献、数据库时,数据完整性非常重要。有人做过统计,大概有70%的学术文章暂时在工业界无法重复,我们常鼓励研究人员要勇于挑战权威数据,因此更看重企业内部产生的数据。

做药既需要有基于科学数据,同时经验、知识积累也很重要。因此科学管理委员需要花较多时间分析原始数据,并反复与项目团队核实,来回折腾几次,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我们也不轻易立项。

医药魔方:作为经验丰富的研发管理者,您对项目决策者有何建议?

张连山:当然前期工作做得越细越好。数据不充分,决策出错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也主要看三个方面:第一,能否解决临床需求,主要是根据市场来判断;第二,能否与公司的现有产品管线形成协同;第三,临床安全性是决定是否要继续推进的关键因素。

最关键的是立项要理性,即使是有些好的项目,如果公司在这方面的经验、资源还达不到的话,我们也只能忍痛割爱。同时,我们也要求管理层要“接地气”,多去与递交项目的同事交流,听听他们的建议再做判断。

医药魔方:能否分享恒瑞当初立PD-1/L1项目的初衷?您是如何看待现在遍地PD-1/L1研究项目的?

张连山:PD-1/L1代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方向,肿瘤是我们的核心主营业务之一,我们肯定要布局,这是对我们现有肿瘤产品管线的协同和补充。

现在就国内而言,正在研究的PD-1/L1据说有100多个,目前也仅有K、O两个进口药在国内上市。从临床研究角度而言,可能已经变成了“红海”。等以后这些产品都获批上市,也很可能是萝卜白菜价格。但这对患者来说,是好事情。

我们关心的重点是:一方面,PD-1/L1之间有没有差异性,后进者是否有显著的创新?能不能带来更好的疗效?另一方面,任何一个药都并不是100%安全的,能否掌握获益与风险的评估?如何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控制成本?如何在定价与利润之间寻找平衡?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有竞争是好的,让患者获益是我们制药人一致的目标。同时,也希望大家立项要理性、谨慎,不要盲目追随或者刻意炒作。

舍得交学费

医药魔方:恒瑞目前在自主开发与外部引进方面是如何考虑的?恒瑞做商务拓展(BD)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张连山:从能力上来说,可以自主开发的,我们优先考虑自主开发;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的,就需要依托一些平台技术及CRO来共同完成。从市场上来说,国内市场我们主要是自己开发;国外最初主要是与当地伙伴合作,这也是借他山之石,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要舍得“交学费”。底层逻辑就5个字:利益最大化。

医药魔方:作为亦弘商学院&医药魔方联合主办的《高层经理研修课程——医药商务拓展与对外合作》的特别顾问,您怎么看待BD人才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作用?

张连山:BD是现代医药公司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部门的运营对企业成败至关重要。对中小型的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而言,BD用专业且易理解的语言将公司产品告诉其他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融资都很重要;对于像恒瑞这样的商业型上市药企而言,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项目在某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加快开发效率;另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分流一些项目给其他人,可以丰富现金流,增强核心管线资产的开发能力。

医药魔方:在公司BD人才配置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张连山:BD团队的建设不在于人多,像恒瑞的BD部门目前也只有几十个人,初创的生物科技公司配置1到2个BD人员也可以理解。其中最关键的是,配置的都是精兵精将。在商务拓展过程中,BD代表的是公司形象,就我所知,科学的背景、商学院的学位、具有海外实战经验的BD人才比较受欢迎。

恒瑞的明天

医药魔方:能否从业务层面透露,恒瑞未来的创新产品管线布局计划?

张连山:前面也说,恒瑞以肿瘤为主要业务,尤其造影、麻醉是我们的强项,糖尿病这块领域我们也正在积极布局,这是为了让公司的管线延伸。国际化是我们多年来坚持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创新药方面,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创新药的海外临床,力争开发的创新药早日在全球上市销售。

医药魔方:目前恒瑞相对成熟(已经上市或即将获批)的创新产品的海外权益是如何考虑的?

张连山:这个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以我们3个创新产品阿帕替尼、马来酸吡咯替尼和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为例:阿帕替尼本身是从国外LSK Pharma引进的项目,目前它的海外权益还在LSK手里,我们当然也会有一些深度合作;马来酸吡咯替尼已经在国外做临床了,这当然需要与国外CRO公司进行合作;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前不久刚刚在国内上市,国外的市场我们还在观察中,暂时还没有具体决策。

任何项目从头到尾的过程,不可能仅凭自己就能完成。我们还有一些早期非常看好的项目,譬如cMET-ADC等,这些已经率先在海外产生了足够的临床数据,争取早日在全球范围内上市。

医药魔方:最近有些媒体说恒瑞是“亚洲第一制药公司”,也有人拿恒瑞和武田制药(Takeda)比,两家都是以肿瘤为主要业务。不知道恒瑞是如何看待这些评论的,恒瑞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张连山:我们很清楚自己能力,与Takeda相比,目前无论是产品研发上,还是商业运作上,恒瑞还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在国内,恒瑞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和能力位居前列,但这不是骄傲的基础。Takeda通过收购Shire,已经肯定是亚洲第一医药公司,而我们目前还在能力建设阶段,实力会有所提高。我们目前只有脚踏实地的做,向武田学习,有差距,但我也相信差距会慢慢缩小。

《医药商务拓展与对外合作》高层经理研修课程“模块二:商业化阶段的项目交易和兼并收购”将于8月10日-12日在上海开班。

联合举办 

亦弘商学院与医药魔方联合推出《医药商务拓展与对外合作》高层经理研修课程,期望通过三个模块72学时的系统学习,兼顾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从理论培训、案例剖析到具体实践,帮助BD人员提升快速发现机会、准确判断价值、高效推进落地及联盟管理的业务素养和技能,将企业的研发和商务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重要通知:模块二、模块三报名人数均已超过计划招生人数,提醒已报名学员抓紧缴费,席位锁定以款到为准;如有空出名额,学院将第一时间通知列在候补席位的报名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