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荔香园:梦里家山是乡愁
我曾多次来过松口,多次在元魁塔的周围看山看水看屋,也知道这里有一座爱春楼,当年孙中山先生视察粤东时下榻的地方,题有两则楹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如家居”,却不知道在它毗邻,有座荔香园,这座曾任梅县教育局长、在民国时同盟会会员经常聚集活动之地,以及乡贤饶实甫家族鲜为人知的故事,充满神秘。
明月寄乡愁,千里情悠悠。松口自古就是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有“松口不认州”之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人从这里走出家门,走向海外。荔香园就座落在松口元魁塔的一侧,离爱春楼不远,属铜琶村饶氏三世祖仲荣公祠堂一侧。清朝末年铜琶村乡贤饶实甫在马来西亚经商,他筹资把祖祠的左横屋修整,并在后围加建房子以避洪水,加建的房子有厅堂、有书房,还有小花园,面积约3000平方米。书房建在最高的后山,园中种有8棵荔枝树、几棵白玉兰、龙眼树等,每到花期,花蕾渐渐绽放,开出一簇簇银白色的树花,香味四溢,引得无数蜂蝶采蜜;到了夏季,红艳艳的荔枝挂满枝头,让人垂涎三尺。白玉兰也一样,每年元旦或春节开花,飘着淡淡的清香,伴随村中学子琅琅书声,清静幽雅,因此命名为“荔香园”,远近闻名。“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荔香园最美时候,我们互相错过,如今经年过后,我们再次来到这里,荔香园已破败不堪,甚至有些倒塌,多少沧桑事,都在旧墙中,看着这些或被白蚁蛀蚀、或被风雨侵蚀,毁损严重,脆弱飘摇地的老家,如同风烛残年的老者,承载着人类的沧桑与历史文化记忆,却无法给人情感回归的慰藉,唯有屋外池塘水满,树影依然婆娑。“心如铁石总温柔,玉骨姗姗几世修;漫咏罗浮证仙迹,梅花端的种梅州。”叶剑英元帅的这首诗,正切合目前的荔香园,几经繁华几经破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荔香园设有幼儿园,1981年之前,饶思良的后裔们还在茘香园居住。饶实甫的儿子饶思明从南洋回来后一直居住在荔香园,饶思明的儿子饶清吉在松口娶妻,后带着儿子饶仕鑫和小女儿饶仕彩居住在泰国。饶实甫的曾孙饶士森(仕森)出生于荔香园,1952年由梅县松口中学考入国立中山大学,毕业后服役于国防部研究院后转业至广州化工研究所工作及退休,1981年他的四个女儿户口由松口镇铜琶村荔香园迁移至广州。也许每一栋民居应该都是不可再生的财富,不仅记载着历史变迁,更饱含文化传承和祖德的价值。城市化进程的今天,自然村落加速消散,如何保护传统古民居,促进建筑遗产良性有序传承,成为我们恋乡思乡的话题。站在老屋,伫立,停留,仿佛这里的繁华和热闹,仿如昨日。铜琶村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人文蔚起,荔香园的一侧,是饶宗颐大师的祖居,从村落的外形看,天道自然,山水形胜,自然的山水孕育着淳朴的百姓,他们心灵手巧,生活淳朴,而古朴的民居更为古村落增添了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与祥和。
1938年,饶仕森叔母(饶思文长子饶允吉妻)与其子女在荔香园留影
1938年饶实甫家的女人们在荔香园留影
一封侨批,一个故事。民国年间,饶实甫的父母、妻子,儿子等人在荔香园居住。他们是真正的侨眷,生活费靠南洋的亲友们接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茘香园有书房、有留声机。从这些设施可看出,当时饶实甫的后裔是村中的富裕人家。饶实甫早年随本地水客出南洋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做工,后开小店做生意。他娶妻松南人陈氏,生五子。由于他为人诚信,人緣好,生意逐歩发展。饶实甫先后把在家的五个儿子接出来帮做生意,后来儿子们另开分店。饶实甫年幼时在村中的学堂读过书。从他写给家乡的信件可看出,他的文化不低。他家中有书房(书斋)是当地世代书香的家庭。在清末民初年间,他经常有信件和物品托水客带回家乡荔香园,曾数次回家乡荔香园。从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博物馆副馆长沈建华收藏的饶实甫与其四个儿子的信件中,可见当年华侨在海外的艰辛。“侨批”是一部展示清代至20世纪80年代华侨历史的百科全书,是华侨、华人历史见证的精髓,更是历代华侨、华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如何对这些濒临灭失的侨批遗产进行收集、保护、传承,使命艰巨、任重道远。清未民初年间饶实甫与荔香园的信件(侨批)有部分保存下来。而今这些百年前的信件,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华侨文化的殷实资料。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夏远鸣老师的文章《国家春秋两地书:晚清民初时期松县松口华侨饶实甫一组侨批为例》引用了饶实甫从侨居地马来西亚槟城寄回家乡松口铜琶村荔香园的18封信件(侨批)的实录,每封信以原文写出,文章有一万余字。《国学大师饶宗颐故里的一组清末、民初侨批》作者是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博物馆副馆长沈建华 ,全文五千余字,有9幅信件照片。“有批就有钱”、“批一封,银二元”,这些早年流传民间的俗语和歌谣,唱出了侨批这种银、信合体的民间汇款凭证的独特性。
饶实甫和儿子们寄给家乡松口铜琶村荔香园家中的信件
清朝末年饶实甫是松口一带有名望的华侨,他鼎力支持乡贤饶芙裳办学。饶芙裳原名赵曾,又名集蓉,是饶实甫松口镇老乡,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晚清学者为《光绪嘉应州志》编修之一,梅江桥倡筑人之一。曾与温仲和、丘逢甲、黄遵宪在潮州、汕头、梅县等地倡办岭东同文学校、梅县师范学校、体育传习所等。光绪末年,因革命党嫌疑,避居南洋教书。饶简(1895—1966),家名思文,字斐野,为饶实甫三子。少年随父兄赴南洋,就读于马来西亚槟城时中学校,受时任《光华日报》笔政的戴季陶影响,接受反清革命思想。1910年在槟城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跟随时中学校校长饶芙裳返国。后就读于广东政法专科学校,毕业后往印尼经商。1920年返回松口家乡,曾任梅县教育局长,教书育人,桃李芬芳。中年后在印尼棉兰经商,兼任国民党日里支部常委,承办《新中华报》。他热心华文教育,复办中华小学,倡办苏东中学,晚年定居台湾,1966年在台湾去逝。目前在梅县松口公园内就有介绍饶简的事迹,饶简曾在饶芙棠等人的推荐下拟任梅县县长,当时饶简妻子张漆英家族支助他到印尼办报、办学校、经商而辞去县长一职。在印尼经商同时饶简还主持了《新中华报》任总经理,并致力于棉兰市的教育事业,成为东南亚著名中学苏东中学的首届董事之一。如今他的后人居住在中国大陆武汉、台湾、美国以及印尼等地。1948年,他阔别回到家乡松口,在元宵节的时候举办了一场升灯会,当时松口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到荔香园。家山依旧,梦里老家,饶简的大儿子饶允吉的妻子在1947年带着三个儿子从印尼回到荔香园居住,饶允吉也在1949年回来荔香园居住了半年,当时还带回来家乡少见的留声机,1950年他跟妻儿一起回去印尼,两个女儿饶惠贞,饶润贞。饶润贞小时候随母亲曾经在荔香园生活,她嫁给龙文(梅县隆文镇)的一户华侨家后随夫家去了印尼。饶简的外孙饶培棠1945年出生,大学毕业后从事科技工作。他1953—1958年在荔香园居住,1958年才到武汉他母亲那里读书。2019年冬,他曾回铜琶村荔香园探亲。
水有源,树有根,查阅2001年出版的饶熙龙主编的《松口铜琶村饶氏族谱》,饶实甫的后裔已传至第七代,人数有二百多人,分布在印尼、泰国、美国、香港、武汉、广州、汕头等地,人才辈出,学有所成,商贾大家。在国内有成就的就有饶仕森(士森),他195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是科学家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当年钱学森从美国回来,在全国招收了157名大学生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导弹,饶仕森就在其中,他后来成为祖国国防事业的一名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出贡献。饶实甫的四子饶思玖抗战前从印尼回来后在汕头开了梅花照相馆,抗战后全家迁回松口,在松口街居住,他的梅花照相馆也成了松口街数一数二的照相馆。饶思玖同时也是一名有影响的画家,曾有一副老虎的国画让许多人竞相高价购买,1946年去世后他的照相馆由他大儿子饶荣吉接管,1948年饶荣吉带着母亲及弟弟饶谦吉举家迁移到汕头。故乡,一生的眷恋。目前,饶实甫的后裔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行业,他们用实际行动爱国爱乡,出钱出力愿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关山万里,乡愁脉脉,铜琶村饶氏宗亲会联谊会热心人联系到饶氏后裔,委托饶实甫的第五世孙女饶凌云女士姐妹牵头,她们的幼年是生活在这里,故乡眷恋在心中,正像一首诗的写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他们配合政府重修荔香园,让海内外子弟日思夜想的故国家园,重新焕发生机,造福一方;还有人建议在此修建辛亥革命人士同盟会会员饶简(饶思明)纪念馆,方案得到饶实甫各地后裔们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也数次到荔香园査看。“我要让海外的宗亲,记住自己的根”。周末跟随人民网好友一同参观同盟会会员饶简故居荔香园的车上,饶凌云女士的这句话,让人感动。爱邃深,情更长,如何把荔香园建成饱含乡愁的原乡,如何让饶实甫先生的一封封侨批家信,字字生情,如何让饶简先生,这辛亥革命期间的同盟会会员、梅县教育局长、著名文化人,他的爱国爱乡故事,以及饶氏后裔奋斗历程展示在这里,供后人瞻观,并成为梅县打造“客都明珠”的亮点过程,值得思考。“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茘香园近有松口移民纪念碑、火船码头、元魁塔、世德堂、爱春楼等,人文历史丰富,影响巨大,恢复重建意义非凡;如何注重真实性、整体性、可读性、永续性、独特性,让老家和书院、后山,修旧如旧还原面貌,必将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向往的心灵家园。茘香园老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我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作者/夜色光明,黄铁君、饶凌云对本文创作有贡献)
一座缀满乡愁的老宅
记忆不老
网易广东报道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