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中)走读历史,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识邂逅老城故事中的人和事。
查《程乡县志》,坊表俗称牌坊或牌楼,是中国传统的纪念性建筑物,大都以青石为之,古色古香,表其人,表其事,昭示天下后世。旧时梅城的坊表有不少,有德泽坊、五马坊、登云坊、凌云坊、文魁坊、绣衣坊、纶音宠锡坊等,如果讲到影响力,攀桂坊和红杏坊尤为突出。从攀桂坊到红杏坊中间相连的地方,就是梅州曾经的古城,古时城内为官员办公起居之所,城外才是老百姓的天地,老梅城内,有三山、七海、一坵田。纵观梅城的地理环境,也符合古人修筑城池的要求。古梅城位于梅江与程江交汇处的北岸金山顶高地,五里亭再往北就是重叠的丘陵山地了,这山与水和人居环境相吻合。老梅城范围不大,有5座城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程江河,北门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城内有六十个姓氏祠堂。旧时有九李、十三钟的说法,就是说李姓有九个祠堂。而钟姓的祠堂竟有十三个之多。查证《嘉应州志》,旧城两横五纵,两横为:仲元东西路、凌风东西路。五纵为:泰康路、和平路、义化路、民主路、中山街。1932年被拆掉改为街道,当时居住在城内外的居民2万多人。现在,只有百岁老人才知道老梅城的原貌……梅州人是非常念旧和感恩的,老梅城的街道多数以先贤或先烈命名。凌风路是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文保路是纪念捐钱筑城的叶文保,元城路为宋朝谏官刘元城谪居梅州,在城内创建元城书院而得名。中山路、辅庭路、仲元路、生才路(即大康路)、周增路等都是纪念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英雄,在拆城墙拓马路的时候被命为街名,永志纪念。
韶华易逝,容颜易老,今天我们漫步老街,这历史文化街区芳华依旧,好似回到年少时,美好的故事又重新发生了一遍,温暖了心田。这些高楼的背后,仍然有许多古巷和名居,值得我们再次相遇。老城里有学宫:又称孔庙、文庙,曾经是梅州最高学府,建于南宋期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记忆深刻的还有金山顶,这宋朝年间由人工填埋形成的,为梅城制高点。1935年,梅城第一家县立图书馆,便设在金山顶上。另据考证,自宋代以来,梅州地区私塾、书院遍及城乡,有“十室之邑,必有一校”之说,城内学堂不少,明清时期,文风鼎盛,名满五岭。历史上的客家人视求知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因而形成了“宁愿挑担、卖柴、做苦力,也要供子弟读书”的耕读传家优良传统。位于金山巷16号的御书楼,为李象元的书房,李象元为城内金山人,少年勤奋攻读,学有所成。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为清代嘉应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他广集经典,藏书极富,平日手不释卷,后进问业,均细心析疑解惑,培育不少人才。其子侄辈中,中秀才、举人、进士的便有10余人,后人称“公孙三翰院、叔侄四翰林”。旅港钟应梅教授在其所著的《客人先生诗传·李象元》中有:“三世宫袍玉殿来,文章有价自为媒。赐书堂外行人过,异代犹夸翰苑才”诗赞李家。蓝钦奎(1706-1785)字景先,梅城蓝屋巷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上京考试中进士,由户部主事晋升郎中,乾隆十年(1745年)出任陕西西安知府,后迁任山西按察使(主管司法),乾隆三十年(1765年)署理山西巡抚(主管政务),又兼提督(主管军事),任内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和皇帝赏识。位于元城路还有“进士”和“武魁”府第,杨氏中的杨琼和杨德仁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和乾隆十九年(1754年)同中进士,故其门匾称“进士”。杨氏十一世的杨敏道、十七世的杨冠英同中武举,故其门匾称“武魁”。有人说,故乡是一个情结,是心灵无法抹掉的记忆,江北区域的深处,还有许多名居,高楼的背后,仍然有许多我们未曾了解的故事和人物,更有一座座古迹斑斑的书院、私塾、遗址、名人名居,有待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方能彰显“千年嘉应、诗画梅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为什么我的眼角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爱的深沉,高高的莲花山脉,雄伟壮丽守护着东南;一条大江,蜿蜒而来,清澈如镜,构成了江北老街的美丽弧线,这山山水水之间所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和客家风情遗存,是有记忆的,富有灵气和魄力,就像梦里的老家,吸引我们不停地行走、认识、了解、讲述。爱一座城,它的一切深深吸引着我们,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用心去细细品味,用灵魂去感受,去触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