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20:当锐气才子遇上刚毅太守,火花四射

公元1063年的夏天,宋选在凤翔知府任上届满离任,苏轼迎来了一个新搭档——陈希亮。(宋朝习惯于称呼知府、知州为太守。)

陈希亮,字公弼,是一个极为刚毅的人,“目光如水,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所到之处,雷厉风行,精明干练,是一位有名的能吏。

到任之初,陈希亮就听说苏轼是个大才子,他却偏偏不给面子,决定挫挫苏轼的锐气。

以前,凤翔府但凡公文、奏议、告示之类的文书工作,皆由苏轼负责,而宋选呢,也充分信任他,基本不做任何改动。

自从陈希亮来了以后,只要是苏轼写的公文,他就吹毛求疵,还经常在上面涂涂改改。这让苏轼相当不爽,什么?我写的东西你居然不满意?想当初我可是进士及第、制策三等,连欧阳修都退避三舍。

更让苏轼下不了台的是另一件事。

苏轼在凤翔颇受属下和百姓喜爱,很多人就称呼他为“苏贤良”。有一次,一个小吏当着陈希亮的面又叫了声苏贤良,陈希亮当即勃然大怒:“府判官何贤良也!”还将那个小吏痛打了一顿。

好你个陈太守!苏轼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一个彪悍刚毅,一个辩才无双,从此这凤翔知府衙门每逢议事之日就火药味儿十足。

又有一次,苏轼到辖内各县巡视,回到凤翔时,刚好是中元节。按照宋朝的规定,中元节那天,府内属官都要到知府衙门开会,总结、布置工作。

也许是回来时感觉有点累,又或者是故意不给太守面子,苏轼缺席了这次会议。陈希亮当即按照规定罚了苏轼八斤铜。

在宋朝,铜属于稀缺资源,还挺值钱的。本来家里人口多,被罚八斤铜后,苏轼家将近一个月没吃上肉,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幸亏妻子王弗善解人意、性情宽厚,不然家里也要鸡飞狗跳了。

到了年底,陈希亮建造了一座凌虚台,于是请苏轼写一篇文章。来得正好!年轻气盛的苏轼逮住这次机会,在这篇《凌虚台记》里冷嘲热讽: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那意思是说:天下事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即使你这个凌虚台建得再好,早晚有一天也要烟消云散,有什么好骄傲的?

本来是一件喜事,被苏轼这么一通议论,实在有点大煞风景,就像别人家刚生了个儿子,你在旁边说“这孩子早晚要死的,不值得过于高兴”一样,属于故意捣乱型的。

谁料这一次,陈希亮居然一字不改,还命人将其刻在石头上。如此一来,苏轼有点懵逼了,这个陈太守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说到底,这只是两种性格的碰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陈希亮自非大奸大恶之人,苏轼更是生性旷达。陈希亮曾私下里对人说:“吾视苏明允(苏洵字明允),犹子也;苏轼,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耶!”

还是有点倚老卖老啊。

随着相处的深入,苏轼发现陈希亮挺能干,陈希亮也觉得苏轼确有才华,两人也就逐渐的和解了。

不过,两人的和解可能要得益于一个人,那就是陈希亮的儿子陈慥(字季常),此人见识不凡、豪爽重义,和苏轼性情相投,成为至交好友。

若干年后,苏轼应陈慥所请为陈希亮作传,其中有一段说:“公于轼之先君子为丈人行(长辈),而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而说起这个陈慥,他和苏轼的故事还多着呢,以后再慢慢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