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在中国火了三十年的小说

星期五言: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他在行文中常常本人站出来,和我们一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他站在两方面去构思自己的小说,一方是作者,而另一方是读者。这样的写作方法让我惊叹,往往让人陷入故事内,同时又置身故事外,享受作者的快乐。昆德拉的魅力就在此间的变换中,幻化出无穷。


作者:大土豆

编辑:大土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这样一个结构。记得第一次阅读它,那种爱不释手,接着几个月又阅读了三遍,当然好的文学,它的灵魂不仅在于结构,还有内容,这是本质。记得有位学者评论这篇小说时,有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说在这部作品中,昆德拉把每个人的命运和几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就像塔丽莎,她的一生最重要的两个词语便是灵与肉,和她相关的事情都是灵与肉的矛盾、挣扎,甚至抉择、搏斗。

人的一生往往就那几个关键词,这些神秘的名词将会组成一个圈套,让人在里面挣扎,反抗,从中去感悟一种神秘的不可反抗性。昆德拉用几个词汇圈住人物的命运,托马思的“同情”以及“非如此不可”的生命拉力,这是他在性与爱之间的矛盾。为了塔丽莎,他不得不放弃“性友谊”。但在他的词汇里,两者是根本不同的,可是塔丽莎要求纯洁的圣爱,她怎么也无法抹掉托马思给她造成的阴影。她曾经常梦到自己与一大群裸体的女人在游泳池边绕行,悬挂在圆形屋顶上篮子里的托马思,冲着她们吼叫,让她们给他唱歌啊,下跪啊。并随意击杀不如他意的人。

这是昆德拉关于此梦的解释:

“梦的开头有一种恐怖,女人们同声歌唱!她们不仅仅身体一致,同样地没有尊严可言,这是失去灵魂者兴高采烈的大团结。她们对于灵魂的事件摆脱很欣慰,抛弃了可笑的妄自尊大和绝无仅有的幻想——终于追求到卑微的统一。塔丽莎与她们一起唱,但不高兴,她是因为害怕而唱,在灵魂与生命之间,她仍是选择后者。”

其实,这段话概括了塔丽莎的一生。她是追求灵魂至上者,但是一个灵魂至上者的追求还是选择了生命,服从了肉体的驱使,最后,她与托马思在一个农场生活,那是他们最安静的一段生活,但却是预示着死亡。塔丽莎的猜疑,她曾对托马思说过,自己要与他合为一体,一起享受托马思与别的女人在一起德尔快乐。这是塔丽莎在选择,徘徊中一次又一次想到安慰自己的话。

▲根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

可是最终呢,在农场里,当托马思真正完全属于她一个人时,她却郁郁寡欢,因为她是灵肉之约而产生的,作家告诉我们,塔丽莎产生于胃里的咕咕低声。这是肉体的象征,但是塔丽莎却是一个要挣脱肉体,追求灵魂的人。这样一组矛盾造成了她的悲剧,这就揭示了一个人类普遍的矛盾:心灵与肉体的不可调和性。

▲《布拉格之恋》电影剧照

其实,在作品中,作者不仅仅用词汇去概括人生,她在塑造托马思的时候,却用了一种生命的悖论让托马思在里面涡旋。托马思是”Einmalist Keinmac”这一词的产物,这是句德国的谚语,就是只在生命中出现一次的事物,等于什么也没发生。

但他在一个小镇上,与塔丽莎见了一面后呢,托马思原以为会如此以往的女友一样,又在某晚出现一次,随后便各走各的,他无法料到自己与塔丽莎的认识是一种偶然。一个数字6,一本书,一段贝多芬的钢琴曲,机缘之鸟便把两人拉在一起,悖论出现了,托马思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轻松地和女友告别,他被一种同情深深拴住,他不止一次地想象着,第一次塔丽莎睡在自己床上的情景,“她像一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蓝里顺水飘来的孩子”,当时塔丽莎睡发烧了,托马思就在床边看着她,他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女人,给他一种感觉,要给她保护。他看着塔丽莎的柔嫩娇美的脸庞,感受着她的呼吸,那独有的醉人气息,沁入他每一寸肌肤,如同切实地感受和吸吞她的爱欲,刹那间,他又幻想着自己与她已经有经年,如果这一刻她死去,他也将一刻不停地走向死亡。

▲电影中托马斯(丹尼尔·戴饰)与塔丽莎(朱丽叶·比诺什饰)

托马思就这样被自己的“同情”和一连串的“非如此不可”所征服,但他的本性却是“只有一次”。他曾向塔丽莎妥协,直到最后卡列宁的死亡,他都一直在爱着,矛盾着,同时又不止一次地让步着。最后,一场车祸结束了一切。其实,死亡对于他们是必然的,而不是一次偶然的车祸事故。两个人的生命本质是相异又相吸,两个对灵魂有特殊感受,对肉体又抱不同态度的相爱者,生活在了一起,这是上帝的一种游戏。

▲《布拉格之恋》电影剧照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作家运用哲理去诠释人生,解说一种生存方式。他不仅写了爱情,写了人生,还写了民族国家。小说向读者展现了捷克人民的生活,以及其他国家对战争中捷克的种种态度。他不是用一种政治立场在揭示,而是继续采用人性与爱情。

▲《布拉格之恋》电影剧照

这主要表现在另外两个人物,弗兰茨与萨宾那。关于弗兰茨,书中有他与萨宾那关于“纽约美丽”的阐述。萨宾那喜爱纽约因为那是没有目的的美,随机、偶然、张扬,有着背叛的快感,而弗兰茨呢,他欣赏带有预先规定尺度的欧洲式的严格与冷静。对萨宾那而言异调美的纽约具有挖掘不尽的神秘的力量和激情,然而这一切对弗兰茨如同梦魇般可怖,远远没有严谨的欧洲对他具有吸引力和归属感。是的,弗兰茨一直追求一种归属。他原以为妻子身上有母亲的影子,可婚后,更确切地讲师遇到萨宾那后,他是多么厌倦那个家。他的归属在萨宾那那里,并且开始向往萨宾那的国家——捷克,向往那种战争、疯狂,这一切都因萨宾那而显得神圣。当他彻底失去他时,独自一个人来到东方印度,把生命献给战争,更确切地说献给了他在萨宾那身上找到的神圣。

▲《布拉格之恋》电影剧照

最后,我想谈谈萨宾那,一个被弗兰茨说成是“女人”的女人。作为读者,我越发地喜爱这个故事的女人。她是自由与背叛的结合体,一次次,从背板父亲,背板丈夫,到背叛情人弗兰茨。这些其实都因一点,她承受不了生命之轻。作家说:“也许最沉重上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将我们的生活压近大地,同时走向真切的实在。”萨宾那是流浪者,漂泊者,她要的不是安详文温情,而是厚重与刺激,是对生活的一种执着寻觅。我认为,萨宾那有关轻与重的选择正是作者向我阐明的生活选择。

萨宾那一生与两件东西相关:一顶黑色的帽子;一副有缺憾的旧画。那顶帽子在讲述萨宾那的过去,是从她祖父开始的,那是一个没有飞机与汽车的年代,她祖父经常戴着这顶帽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这是一种男人身份的象征,但是萨宾那继承了这顶帽子以后,用来做什么呢?它在萨宾那手里是与托马思性爱的工具。萨宾那经常裸体站在镜子前,头上戴着这顶象征男权的极不合适的帽子,旁边托马思穿戴整齐地看着镜子中的她,她沉醉于这种彻底颓废,这种男人对女人侮辱的快感。

▲《布拉格之恋》电影剧照

另一件东西便是缺憾的旧画,那本来时一副严格又严谨的画,很逼真地反映着事物。但她偶然滴了一点红色颜料涂在上面,它一直流下来,成了一道缝,于是这个建筑工地的画图变成了一个关合的陈旧景慕,她于是玩味这道裂缝。萨宾那绘画生涯的第一部作品诞生了。一个偶然,给了她一个神秘的启示:表面的定西看似明白无误,却经常遍布谎言,表面之后所隐藏的看似抽象莫测,却总是真理浑篇。这在她一生中,最突出表现出来的便是背叛。这种背叛成了一种对生活真理的追求。

小说的整篇布局就像贝多芬的四重凑,这是一种音乐的形式,前半部分买个小结篇章较短,给人一种阅读的快感,而后半部分每个篇章越来越厚重,一直到最后的结束,有种压抑,阅读时,让人感觉不只是来自小说还是现实。这就是昆德拉小说布局的绝妙之处。

我阅读这本书,铭记的便是题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如萨宾那的背叛,她经常逃离,一次次的远行,去寻觅,寻找能够承受一颗心的重量。佛家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能容纳万物,当阅读之后,我只希望自己这颗心去包容生活的无奈,包括生命的悖论。这一切都是人力所不能的,只能安静的等待生命的沉积,然后去领悟,去勘透,或许时间的流逝中,能让我们明白存在在何处。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这竟是一本只有开头的经典长篇小说…

这部经典情色小说可不止把女人看湿、男人看硬那么简单!

 如此庞大的史诗小说,竟让豆瓣四万人疯狂!

 这部重口味情色片到底要向我们传达什么?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