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把碎片化的时间找回来
发掘力量最深处
宅的状态无处不在,即使身在野外,人们也可能时不时低头看手机,随时把状态切换到一个用眼过度却用体不足的样子。生活被过度的碎片化了——跑步可以拯救它。
曾几何时,我们泡论坛,写长文,交流心得,海阔天空,宇宙银河,万千思绪如潮涌,古今中外不设限。这种自发的创作在博客年代达到顶峰,人人都是自媒体,草根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话语权。思想和知识也产生巨大的交织,枝繁叶茂,熠熠生辉。
后来微博推出了,胜利了,快节奏生活显然对这140个字的平台情有独钟,无论习不习惯,140个字已经像锚一样深深的沉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聊天谈事发表演讲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聊上140个字。思考也慢慢被碎片化和提速。
再后来,移动互联网奔涌而出,web页面受到极大冲击,人们在手机上刷微博,刷微信,看推送,转文章,“宅”这件事情变得无处不在,即使身在野外,也会时不时低头看手机,随时把状态切换到一个用眼过度却用体不足的样子。生活被过度碎片化了。
现如今,微信及各种信息app的势头劲盛,朋友圈成了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一个人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已经超过8小时。这也就意味着,生活场景产生了这样的变化:公众号替我们做深入思考,我们只要平时刷刷朋友圈,转发好文和发个图片就够了,很多人连分享多说几句话都嫌麻烦,表情符号已经能够代表很大的社交意愿。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都在傻笑、憨笑、愤怒、流泪、送花、点赞、抱抱……却没有自己的逻辑和价值观。
极致的利己和极致的利他都是群体效率最高的,然而我们接触的环境多处在飘忽不定。判断起来尤其复杂。
(这张图你会如何解读?不妨留言告诉我)
时代在进步,一切越来越便利,然而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训练依然不可少,整块的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比重要,几年前那本流行的书《思考快与慢》(台版叫做《快思慢想》)我还记忆犹新,我们刚接触任何新鲜事物都要进行慢思考,就像无知的孩童那样专注。而后,慢思考经过不断地经验积累和联系,固化整合成知识体系和经验,这样就不用耗费过多的精力去进行深入慢思考了,于是快思考形成。例子就是我们看见2*3就脱口而出等于6,不用再掰着手指头去重新定义何为数学。
生活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教育人们,使人产生应激反应。当我们习惯快速扫描朋友圈、快速接受大量信息的时候,也难说这到底是福是祸?至少,我认为,看得越多,能记住的反倒越少,不光因为我们年纪大了、咖啡喝多了或者油炸食品吃多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进行写作,没有输入,没有把句子整理好再读一遍甚至改几遍的习惯了。
想想也挺可怕的,如果你用毛笔写文章,可能要字斟句酌,因为纸很贵,要反复推敲,惜墨如金。如果你用钢笔写字,可能速度不快,一个副产品就是我们还有很多思考时间。如果你用键盘打字,好吧,我承认键盘打字已经基本赶上说的速度,但至少你还留有一丝回顾。而当我们开始用微信短句、表情和语音的时候,碎片,群消息,凌乱,一对多,来回切换……一切都变得如同带着马赛克的蒙娜丽莎拼图,怎么看,都难以体会那神秘的微笑了。
还好,我们还有跑步,能够在固定的环境拥有属于一个人的整块儿时间。
跑步,是我用来独处的时光,更是我做深入思考无人打扰的重要时刻。
我经常有这样感受:跑步的时候最清醒,而独处的时光最能做长期规划、广度的关联和深入的思考。
这一切,都藏在跑步的锻炼时间中。
如果你觉得跑步仅仅是个健身运动无可厚非,但我一直觉得,跑步的一个重要且神秘价值就是在我们繁杂纷乱一头雾水的时候,给你一个类似于登上山顶,扫清雾霾,戴好新配的眼镜,然后深呼吸之后去看世界的清新畅快感觉。
有时候喝完酒很头晕,搞不清状况,云山雾罩。
有时候跑个很长的步,跳出圈外,没什么能遮挡你的去路。
所以,我坚持再用传统方式再写写长文,就如同我要持续跑长距离一样。为了看上去更传统,我连图都不配了。
黑跑黑话
“跑步,是我用来独处的时光,更是我做深入思考无人打扰的重要时刻。”
我经常有这样感受:跑步的时候最清醒,而独处的时光最能做长期规划、广度的关联和深入的思考。快节奏吗?清醒吗?至少你还有这不被打扰的一小时。
微信名:黑跑团
微信ID:heipaotuan
❶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❷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分享
❸ 黑跑团私教课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