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问题答复(九)

一、请问滑坡的滑面参数反算是极限状态法还是容许应力法?
答:滑坡的滑面参数多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计算,故滑坡的滑面反算参数是为极限状态法所得。
二、某道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桥梁,需开挖桥梁桩基附近的岩土体,开挖边坡里面桥墩约1.6m,请问对桥梁承载力有何影响?如何防护?
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下穿既有公路、铁路桥梁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是很多同事曾经咨询过的一个问题。简答如下:
道路下穿既有公路、铁路桥梁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只要这种影响是可控的,就可以不采用工程防护。反之,就应有严格的工程防护。这在铁路、公路等相关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道路下穿对桥梁的影响有承载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在工程中,为有效减少下穿开挖对桥梁的影响,尤其是高速铁路等工程结构相当重要的结构物时,都会严格依据“恢复原状的工程补偿法”进行。即边坡开挖造成多少桥桩前部岩土体的抗剪力或土压力损失,就应该补偿多少的工程措施原则进行下穿边坡的处治。
也就是说,道路下穿开挖后,应依据坡后桥墩影响范围内的坡体潜在下滑力,或边坡开挖后造成的桥墩前部土压力,两者之间的大值进行补偿。其中桥墩前部土压力可取被动土压力的1/2~1/4,或取静止土压力进行计算。
三、某巨厚层、产状近水平的砂岩陡崖,崖体中发育分别发育间距为6.3m和1.5m的近直立贯通性结构面,造成高大陡崖沿这两组结构面发育较大规模的卸荷崩塌,请问如何加固?
答:从资料中看,该约17m近直立陡崖系地质历史时期依附于坡体中既有近直立贯通性结构面发育而成,也就是说,陡崖也为原坡体中的结构面。
崖体由于其下部发育较厚的泥岩和坡体富水的原因,造成坡体在差异风化、泥岩富水软化、砂岩中贯通性结构中的静水压力等作用下,不断通过间距为6.3m和1.5m的贯通性结构面发生卸荷、错落、崩塌。因此,
1、坡体的加固工程应对间距为6.3m和1.5m的贯通性结构面进行有效加固,且以间距为6.3m的贯通性结构面控制性结构面。
结合坡体结构、卸荷裂缝发育程度、工程使用年限和工程经验,加固工程一般取除已发生变形坡体所依附的结构面外,向坡体内侧延伸2~3倍结构面间距。
对本工程来说,对已发生严重变形的第一级6.3m厚错落体进行清除,然后在其后部的结构面上设置锚固工程对陡崖所在的坡体进行加固,即锚索可取自由段3倍的6.3m卸荷体厚度确定锚索长度(前部为重要结构物,故取大值)。
2、为减少差异风化、软化,造成坡上部陡崖在重力作用下依附于贯通性结构面发生病害,故对坡脚泥岩进行封闭加固。
3、坡体地下水丰富,故需在坡脚泥岩部位设置长度较大的仰斜式排水孔疏排地下水,从而有效降低地下水位而减小坡体的水压力作用。
基于此,陡崖加固示意图如下:
图1 陡崖加固示意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