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教做人,再育知识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教育,先教做人,再育知识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张秋艳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桃花心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哲理。在讲写作方法时,我由中心句到文章的眼睛,到文章的价值,为学生梳理了一番。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都容易忽略点睛之笔,让人总感觉作文没有灵魂,没有写作意义。在讲到此处,同学们是一种豁然开朗的表情,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当我又讲到“写有价值的文章”时,提醒学生那些不开心的事尽量不要记录在纸上,并为同学们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孩子们对着老师的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好奇,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的原因吧。我讲自己以前很喜欢写日记,但日记里记录的都是不开心的事。每每把日记拿出来看的时候,又一次不开心。有时甚至伤心到哭泣,为以前的事,过去事而落泪是多么傻、多么不值得的行为。于是,我用钉书器把不开心的那些日记钉起来,再也不去回味过去的事。从此以后,再记录就写自己开心的,有意义的事,或者让自己有收获和感悟的事。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把不开心的尽快忘记,写的、记住的都是让自己开心的事。既然你有权利选择不快乐,那你也就有权利选择快乐,希望同学们只记住开心的事,把不开心的事尽快忘记,快乐生活每一天……

下课铃响了,我发现在自己有些“跑题”,但我想我的这一番话,一定会影响到好多平时比较悲观的孩子。我想,教育应该是先教做人,再育知识。所以我想用自己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拥有快乐的人生观。所以这一课我即使“跑题”了,那也跑的值得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