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文 | 一 碗 脆 枣



作者:张柱章,五台东雷人

一 碗 脆 枣

一个仲秋的夜晚。

屋外,

伴随着偶尔的电闪雷鸣,

忽而“唰唰唰”地下起雨来,

忽而“呼呼呼”地刮起大风来,

忽而是雨点被大风甩到窗户纸上,

发出“嚓嚓嚓”的声音,

甚至那些没有放牢的盆盆罐罐,

也被大风吹得掉了下来,

发出“叮当咣啷”的声响。

屋内,

冷冷清清,

漆黑一片。

已经盖上破棉被睡下的我和母亲,

心神不安地蜷缩在一起,

还间或有点瑟瑟发抖,

一边埋怨着这讨厌的天气,

一边准备入睡,

期盼着风雨的过去,

期盼着黎明的到来,

期盼着天气的转暖。

那时我还小,

尽管黑夜雷电交加,

风雨同袭,

并制造了种种不同的声响,

把我弄得也够害怕的,

特别是被窝里也是凉飕飕的,

但刚睡下不久,

懵懵懂懂的我便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谁知,

就在第二天早晨,

我刚睡醒一睁眼,

一个奇迹出现了:

就在我的枕边,

放着一大碗湿漉漉的、

红红的抑或是红中夹青的脆枣,

一股清香的气味扑鼻而来,

真是又惊又喜、喜出望外了。

我正想问母亲,

这是怎么回事时,

母亲见我已经睡醒,

就走了过来,

她乐呵呵地,

一边催让我吃枣,

一边给我讲述了这枣的来历……

原来,

就在这个雷电鸣闪、

冷雨淅沥、狂风大作的夜晚,

母亲并没有怎么睡着。

她一直想着的是,

后场院那里,

邻居家那两棵枣树上已经成熟的枣,

一定会被大风刮下来一些的,

于是暗自决定

次日要早早起来捡枣去。

因为心上有事,

又担心睡过头起晚了,

别的人去捡了,

所以她也不敢踏实入睡,

只是实在是困得不行了,

不由得迷糊了那么几阵子。

期间,她在清醒时,

也是一直倾听着外面的动静……

当她已经听不到风雨声,

且看到窗户纸上刚有点发亮时,

就赶紧起来捡枣去了,

直到捡了不少回来。

而这一切,

一直酣睡着的我

并没有察觉。

说起这邻居家的枣树,

我的记忆也是有的。

这邻居就是反来爷家,

他家的院落

就和我们家的后场院紧挨。

他家的西房背后有个

长约十几米、宽约两三米、高约四五米,

边上是用石头砌起来的土台,

上面就生长着两棵高大的老枣树,

树龄大约也有几十甚至上百年了,

树的周围还长满了小的枣树(荆棘)丛,

高的也有一米多,

剩余的地面则是杂草丛生了。

我小的时候,

就经常结伴到这里来玩耍,

不是摘花拔草,

就是捉蚂蚱等,

秋天的时候则是捡“风落枣”吃了。

有时为了操近路到街上玩,

还要走这里,

从石头墙上慢慢踩下去。

母亲一说是到这里来捡枣,

这个地方我当然是知道的,

且是很熟悉的了。

但在当时

我是不会对母亲在这里

捡枣的情况作更多的想法的。

可现在回想起来,

母亲当时的捡枣,

一定是很辛苦的了,

我可以想象出来的情景是:

只见她睡眼惺忪,

蓬松着头发,

猫着腰,

左手把衣襟翻折起来,

形成个包,

右手不断地把从荆棘丛和杂草里

捡出来的枣放进衣包里,

并且是着里着急,

这边捡了到那边,

到处转悠着;

因为荆棘长得又高,

所以她的手、臂,

甚至脸免不了会被刺扎着,

或者是划伤。

由于树冠也大,

土台地面又不宽大,

加上树还长得有点向西倾斜,

所以一定是在下面的圐圙地里

也有被风刮下来的不少枣了。

这对母亲来说,

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自然她也是绝对不会放弃不捡的。

所以,她一定是在这土台上捡完后,

又从场院大门那里绕出去,

路过巷里街上,

下到那块圐圙地里,

在高大的玉米株林中

不停地搜寻地捡枣了。

而这上下一折腾,

加上又欣喜,

又着急,

待母亲捡完了枣回来,

一定是汗流满面、

气喘吁吁,

心也“咚咚”直跳的了。

这枣我到底是怎么吃的,

具体情节现在已是记不起了。

但可以想见的是,

当时的我

一定是在

一边喜滋滋地吃着香甜的脆枣,

一边好奇地追问着母亲,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当时的我

也一定不会觉得

这会是一件值得记忆的事情,

但从那时到现在的60来年间,

我也经常看到枣或脆枣,

也经常吃到枣或脆枣,

每当看到或吃到枣或脆枣的时候,

当年母亲风雨过后、

一大早就起来急匆匆地去捡枣,

捡得汗流满面、

气喘吁吁,

并把捡回来的枣放在我的枕边,

催让我吃的情景

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当时的我

也一定不会想到

这会是一件有多大意义的事情,

但自从我懂事和长大成人后,

每当想起当年母亲风雨过后、

一大早就起来急匆匆地去捡枣,

捡得汗流满面、

气喘吁吁,

并把捡回来的枣放在我的枕边,

催让我吃的情景,

我就会油然想到,

当时我吃着的既是香甜的脆枣,

更是一个母亲

对儿子的真挚的亲和爱,

一种伟大的母爱!

作者:张柱章,五台东雷人,写于 2017年6月9—12日 改写 于北京

文/张柱章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严禁盗用。

小编语:在这里发稿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得用心的五台人用自己的手中的笔或者手机拍下的图视频等,投稿给我们五台人,让我们五台人记录下五台发生的相关点点滴滴,做这些小编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互联网时代,也是分享的时代。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同时也希望更多人给我们投稿、一起做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谢!投稿可后台回复8加小编微信,也可投稿到347945165@qq.com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

  • 枣花香

    本文作者:灵筠 瞧,这五六年间,李叔将楼前草坪换成了花园,果园,种类也颇多.我喜欢花,喜欢那玫瑰的香,月季的艳,菖蒲的紫嫣,石榴花的火红,蟠桃花的素雅,黄百合的灿烂,还有小时候染指甲的花也能见着,更高 ...

  • 王俊喜:红枣树

    红枣树 作者:王俊喜 家乡那棵红枣树 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 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 记着我曾走过的路 -- 这甜美的歌声,把我带进那似梦的儿时. 那时我家老屋的窗下有一棵铃枣树,我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长出来的 ...

  • 父亲母亲的智慧

    昨夜,做了一个梦,梦中下了一夜的雨,老家枣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院子里,铺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好像金色的地毯,我拿着长长的扫帚在院子里扫落叶,越扫越多,怎么也扫不完--早晨醒来,还觉得好累好累-- 回家看 ...

  • 童年的婆枣树

    在老家的院子里,确切地说,是在我的窗前,有一棵老婆枣树. 听父母说,这棵树大约有五.六十年了,具体是什么时候栽的,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在我的记忆里,这棵老枣树确实结了不少的婆枣.那枣特大特甜,像核桃 ...

  • 李中军 | 冬枣树

    老家宅院堂屋前有棵歪脖子枣树,每年秋季都硕果累累,枝头上颗颗枣果,透着成熟的红光,仿佛刚过门的小媳妇,红着脸羞涩地低着头,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枣果结的大而稠密,几乎要压断每个枝条,微风吹过,透出阵阵果 ...

  • 小沙粒:大枣树|散文

    廖忠金:我的乒乓情缘|散文 文/小沙粒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多年来养成了一个爱吃枣子的习惯,所以家里一年四季总不缺少甘甜的红干枣,当超市里卖又大又青的脆枣时就去买.说起喜欢吃枣子,便勾起我小时候对 ...

  • 广东脆皮鹅 1锅卤水8种香料 1碗脆皮水 酸梅酱是灵魂

    "脆皮"是广东地区盛行的一种特色烹调方法,特别是在春节祭祖时脆皮乳猪.脆皮鹅等大件的美食都特别盛行.而平时在家里做脆皮乳猪.脆皮大鹅这样的大菜就比较少,除了之外,脆皮大肠.脆皮乳鸽 ...

  • 舌尖上的徽州(74)一碗萝卜枣,一份思乡情

    舌尖上的徽州(74)一碗萝卜枣,一份思乡情 司马狂/文 徽州人,尤其是歙县南乡人,喜欢将菜蔬腌制起来食用.究其原因,无外乎就是歙南被丛山阻隔,鲜有山外的食物流通进来,山人们在作物成熟之后,总是要绞尽脑 ...

  • 【日出专栏】时到中元追玥月,沙瓜脆枣敬先贤。

    七律.中元月似玥 日出 时到中元追玥月, 沙瓜脆枣敬先贤. 爷爷请我诗夸党, 奶奶听孙歌唱莲. 屏视江河凭北斗, 抖音人物胜天仙. 九州妩媚山川载, 十亿娇娆龙凤传. 七律.珍珠泉送别 日出 对坐兰亭 ...

  • 山东茌平|冯喆:脆枣(外一首)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脆 枣(外一首) 冯喆 脆枣红了 鸟们和孩子都特别关注 枣们学会了碰瓷 风一贴身 就自由落体 磕破了头脸 风一溜烟跑了 脆枣索赔无门 这棵枣树 是随爱人陪嫁过来的 正当年 ...

  • 冻干脆枣和油炸脆枣哪个好,水果真空冷冻干燥机

    水果真空冷冻干燥机区分冻干脆枣和油炸脆枣哪个好?其实两者区别就是冻干技术和真空油炸技术的区别. 油炸脆枣,现在多数采用VF真空油炸技术(低温油浴),是靠油炸过程中食用棕榈油的高温使枣中的水分蒸发,且使 ...

  • 水果冻干机设备:脆枣烘干技术与冬枣脆冻干技术相比

    水果冻干机设备:脆枣烘干技术与冬枣脆冻干技术相比: 冻干技术脱水较完全,脱水效果要好于传统热风干燥.得率以及含水率较低:冻干过程中样品的组织破坏较小,水分能很好地散失,而热风干燥加速了氧化分解反应,对 ...

  • 教你调一碗脆皮糊,用它炸的银鱼,放多久都不会变软,又酥又脆

    银鱼全身通透,刺少,不需要开肠破肚,可以整根食用,营养价值非常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它的钙含量非常丰富,比较适合孕妇和小孩食用. 前段时间跟大家分享过银鱼炒鸡蛋的做法,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道干炸 ...

  • 入秋贴秋膘,莲藕最补人,一碗脆嫩清甜的莲藕红豆汤,清热还滋补

    入秋以后,气候也渐渐开始有了变化,每日午后一场雨好似给这炎热的三伏天带来了一丝凉意,但仍然让人感到烦躁. 俗语有言:"秋季进补,冬令打虎".入秋后许多人会有倦怠.乏力等症状,这时候 ...

  • 五台人文 | 血脉中的乡村

    作者简介:杨鸿丽,笔名(魂),五台县陈家庄乡柏兰村人,退休职工,爱好文学和旅游,愿拿起手中的笔,写尽苦乐人生. 血脉中的乡村 村庄是我的根,我是村庄的子孙. 我是在乡村长大的,它在我身上烙下了深深的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