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级清代玉器精品赏析
我们现在研究鉴定清代玉器,还有一个特别有利的条件,就是故宫博物院档案中,对乾隆御制诗文集,和《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得以完整留存,要感激所有为此付出的人们和时代,它记录了乾隆帝对古玉鉴考辨证及端正玉器生产的指示和措施,以及大量的有关玉器的生产和贡进玉材的各种珍贵资料。
崇古并非简单的复古、泥古,对于老题材的挖掘实则源自于对创新的渴求,这才是此时玉器制作能发展的真正动因。在宋、元、明三朝复古艺术风格的影响下,雍正、乾隆两位皇帝崇尚“师古”与“返朴”的审美情趣,故清代玉器在很多方面是对传统风格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各类仿古玉器的大量出现上。
玉器从早期带有宗教色彩,到后来成为典雅礼玉,再到后来走下神坛成为民间艺术品,用一种特殊的形态记载了8000年来时代的精神与民族的历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重要文化。
清代早期并没有专门设立的宫廷造办处,皇 家的日常用玉一般都是靠各地的进贡或者交由朝中的得力大臣督办此事。随着皇 家规模不断扩大和用玉需求的增加,宫廷造办处应运而生。
明清玉器借鉴历代绘画、雕塑等多种表现手法,将各种传统工艺融会贯通,其作品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乾隆朝制玉独树一帜,玉料优质,雕工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乾隆宫廷玉玺还引 领中国玉器市场进入亿元时代。这不仅源于清代中期强盛的综合国力,更多的原因是乾隆皇帝本人对玉器的极度喜爱。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于是造就了一个华贵的玉器盛世。乾隆平定准噶尔之后,更使优质玉料的来源确保无虞,再加上乾隆朝玉工的精益求精,使得以乾隆朝为主的清代中期玉器达到了中国玉器技术的又一顶峰。
目前,对于广大的清代玉器爱好者来讲,难点就是鉴定,而鉴定的难点就是,不会系统地对待清代玉器上的各类现象,往往犯了“以点带面”,或者是“本末倒置”的错误,只注重器形纹饰,玉质和神韵,或者是清代玉器的微观世界。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从清代玉器最本源的两个特征入手,综合、辩证、统一、科学地加以论证。
清代的玉器已经运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玉器的种类自然也清代玉器 是丰富了许多。主要有壁、圭、特謦、印、山子、花插、插屏、香薰、神兽、象生动物、玉人、童子饰、如意、杯盏、盘碗、执壶、带钩、带扣、翎管、扳指、香囊、鼻烟壶、牌形佩、透雕花片、龙凤佩、仿汉佩、朝珠、圆雕坠饰、镯子、扁簪、砚滴、笔筒、笔洗、臂搁以及仿古彝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