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道场2•智氏之亡

智氏,晋国大夫之家,实力强大到可以控制国家命脉。

智氏亡于智伯,故事从智伯的爸爸选接班人讲起。

一,选谁做接班人

智伯的父亲智宣子打算让智伯(另一个名字叫智瑶)为他的接班人。智氏的族人智果劝谏,说不如让另一个儿子智宵接班。他分析说,智伯有五方面的优点别人是比不上的,但又一个缺点,也是很突出的。

优点:

相貌美个子高;

能射御力气大;

有文艺才华;

巧于文辞,能言善辩;

性格上强毅果敢,敢做敢为。

缺点:

做事不讲仁义。

智果的结论是:

智伯才足而德缺,如果最后让智伯接班,智氏家族一定会遭受灭顶之灾

但智宣子没有听从他。

智果决定另立门户,弃智为辅,并且到太史那里做了记录和公证,让大家都知道,他从此不是智氏了,是辅氏。

智伯的对手是赵襄子,选接班人的问题同样困惑着赵襄子的爸爸赵简子。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让谁继位更合适,他想了很长时间都无法确定。后来他想了一个考核儿子的办法。

他把几句训诫儿子的话,分别写在两个竹简上,交给两个孩子,嘱托:“认真记住上面的话!”

三年后问两个儿子。伯鲁说不出这几句话,问他竹简在哪里,早丢了。无恤把这几句话背诵得熟透了,问他竹简,他从袖子里把竹简拿了出来。

于是,赵简子把无恤确立为继位人。无恤,史称赵襄子。

二,布局晋阳

赵简子派家臣尹铎去管理晋阳,尹铎临出发问赵简子,“您是想把晋阳当做茧丝呢,还是当做保障?”(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

当做茧丝,就是要绵绵不绝地抽取民脂民膏,压榨百姓,把财富输送给国家,穷民而富国。保障,就是做国家的钢铁长城,国家有难,可以作为依托。

赵简子回答:“保障!”

尹铎心里亮堂了,到了晋阳,减少赋税,厚爱其民

赵简子告诉儿子无恤,“如果晋国有难,不要认为尹铎地位轻,不要认为晋阳路途远,一定要把晋阳当做归宿之地。”

三,智国进谏

智宣子去世后,智伯掌了权。

智伯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宴会。智伯戏弄了韩康子,侮辱了段规。(段规是韩康子的相。)

智伯的家臣智国听说了这件事,忙忙向智伯进谏,说“主公不防备灾难,灾难一定会来的!

智伯一听就乐了,“灾难是看我制造不制造。我不制造灾难,谁敢制造灾难!在晋国,只有我有资格搞事情!

智国说:“不然。《夏书》上说,'一个人过失多,必然招致怨恨;怨恨怎么会表现在明处,都是谋划于暗处。’君子能够善待小人物,所以才不会有大的祸患。现在主公一次宴会就让人家的君与相受到侮辱,又不加以防备,还说人家不敢兴难,这恐怕不合适啊!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可以伤害人,何况是君与相呢?

智伯哪里听的进去。

四,智伯求地

智伯无端向韩康子要地盘。地盘就是财富,就是实力啊!韩康子当然不想给,打算拒绝他。段规说“智伯贪利而凶狠,不给,他一定要讨伐我们;不如就给他。他得到我们的土地就会更狂妄,一定会向别人也要土地。别人不给,他定会兴兵征讨,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免于灾祸而等待事变。”

韩康子听从了段规,派使者送给智伯万家之邑。

智伯太高兴了,没有人敢于拒绝自己啊!趁热打铁吧,又向魏桓子张口要地盘。

魏桓子当然不给。魏桓子的相叫任章,就问魏桓子,“您为什么不给呢?”

魏桓子气呼呼地说:“无缘无故地索要土地,无礼之至,所以,不给。”

任章说:“向大夫们无故索地,大夫们一定对智伯产生恐惧。我们给他土地,他又必定骄傲得飘飘然。智伯骄傲就会轻敌,大夫们因惧怕他就会团结起来;以团结之兵对付轻敌之人,智伯的命必定不长了!《周书》上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让他失败,一定先给他点胜利的甜头,主公不如给他地盘,先让他飘飘然起来,然后我们选择可以团结的大夫,建立起统一战线,谋划灭掉智氏。我们现在怎么能单独做智氏打击的靶子呢?”

魏桓子一听,有道理,说“好!”也给了智伯一个万家之邑。

五,战争爆发

没人敢拒绝,智伯毫不犹豫,向赵襄子张口要地盘。赵襄子就是前面说的那个听话的孩子——无恤。

还真没想到,赵襄子果断拒绝了他!智伯大怒,率领韩康子、魏桓子攻击赵氏。韩康子、魏桓子不敢不听命于智伯。

战争爆发。

六、决战晋阳

三家联军来进攻,赵襄子匆匆撤退。下一步往哪儿去合适呢?

手下有人说,“去长子城吧,离我们近,并且城墙完整而厚实。”

赵襄子说“老百姓精疲力尽才把城墙修完整,压榨他们已经够厉害了,现在又让他们拼着性命来守卫。他们谁还能和我同心同力,同仇敌忾啊!”

跟从的人说:“要不,去邯郸吧!那里仓库充实。”

赵襄子说:“仓库充实是搜刮老百姓的财富的结果啊,现在又让他们承受战争之苦去卖命,他们谁还能和我同心同力,同仇敌忾啊!”

赵襄子灵光一闪,“晋阳。我们还是去晋阳吧!当初父亲就嘱托我有事的话去晋阳,尹铎对百姓又很宽柔,百姓们一定很团结,可以一心对敌。”

于是,一伙人不怕路远坑深,急急跑到了晋阳。

三家联军跟着就包围了晋阳。先筑堤蓄水,再放水灌城。大水弥漫,只差六尺就越过了城墙。好险!

时间长了,城里也进了不少水。百姓家的灶台被水浸泡坏了;积水多了,青蛙也一批一批诞生了。但是,百姓没有反叛之心。

一天,智伯带着魏桓子、韩康子,三人同车巡查水势。智伯说,“我现在才知道,水也是可以让一个国家灭亡的!”魏桓子、韩康子吓一跳,因为魏桓子的战略要地安邑旁边有汾河,韩康子的战略要地平阳旁边有絳河。智伯会这一手,他们心焦。两个人不敢讲话,悄悄地,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轻轻踩了一下魏桓子。

智伯手下也有聪明人。絺疵就看出来不对劲了,对智伯说:“韩魏必反!”(絺,读Chi1。1,表示读第一声。)

“你怎么知道?”

“从他们的表现看出。主公带着他们攻打赵氏,赵氏灭亡,他们内心不担心自己的命运吗?和他们已经约定赵亡后,三家平分赵氏地盘。现在晋阳城墙快要被水浸泡倒塌了,城中粮食也没有了,马上就支撑不住了;但是,看魏桓子和韩康子呢,没有一点儿高兴的样子,反而呈现忧虑的神情。这种样子,不反叛才怪?”

第二天,智伯把絺疵的话告诉魏桓子和韩康子,两个人赶忙否定,说,“这是进谗言的人要为赵氏游说,让主公您啊对我们产生疑心,从而放松对赵氏的进攻。我们可不能上当啊!赵氏之田,就像煮熟的鸭子,我们怎么会放弃就要到手的利益,去做危险而不能成功的事呢?”

有道理!智伯信了!

魏桓子和韩康子一出去,絺疵就进了智伯办公室,说:“主公啊,您怎么把我的话告诉这两个人了呢?”

智伯很吃惊,“你怎么知道我把你的话告诉他们了?”

絺疵说:“他们从您这里出去后看到我后的表现和平时不一样。平时他们看见我,神色轻松,步履平缓。刚才他们一看见我,神情紧张严肃,走路步子也加快了!这是他们知道我看透了他们内心的缘故!

智伯不以为意。他不相信絺疵对魏桓子和韩康子肢体语言的分析,他只知道,凭他的实力,没有人敢轻易反叛。他有足够的自信。

智伯依然我行我素,絺疵此时已经知道结局。这时需要有一个人出使齐国,絺疵便求得此职,避祸而去

晋阳真的危在旦夕。

赵襄子派遣家臣张孟谈悄悄拜见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对贪婪的智伯的恐惧,使赵魏韩三家一拍即合,商定了攻击智伯的日期和具体作战方案。

到那天,赵襄子先是在夜色掩护下派人袭击杀掉守堤的智氏官兵,让水冲向智伯军队的营地。智伯军救水而大乱。魏桓子和韩康子趁机分别从左右袭击智伯军队,赵襄子带兵从正面冲击。智伯军大败。智伯被杀,智氏家族被灭

輔果因为提前另立门户而幸免于祸。

寻玄叩释按:智伯手下有能人,但这么强大的势力集团说溃灭就溃灭了。临人以兵孰若加之以德?

(0)

相关推荐

  • 公元前458年,奄奄一息的赵简子紧紧抓住...

    公元前458年,奄奄一息的赵简子紧紧抓住儿子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嘱咐道:"我死以后,晋国必乱.假如你遇到危险,一定要撤到晋阳,那里是为父特意替你准备的避难之所!切记切记!"说罢便撒 ...

  • 德不配位,智伯之死——资治通鉴里的小故事

    (一) 春秋时期,作为晋国士族的智宣子准备立他的儿子智伯为继承人.族人智果前来阻止,劝说智宣子说:"如果要立智伯为继承人,还不如立智宵呢!" 智宣子看着智果,轻慢地问道:" ...

  • 晋国内斗总决赛:三家分晋,春秋落幕

    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92年,由赵氏家族内部矛盾引起的晋国六卿内战,最终中行氏和范氏落败,被淘汰出局. 自从中行氏和范氏被灭之后,晋国就只剩下了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四家卿族,其中要数智氏的实力最为 ...

  • 读《通鉴》(2):智氏的覆灭,真的是因为德不配位吗?

    公元前453年,53岁的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围攻晋阳城,试图剿灭晋国另一个卿大夫赵襄子.但是在破城在即之际,韩魏两氏却突然倒戈.智伯由此兵破身亡,智氏一族被灭,史称"晋阳之战". ...

  • 三家分晋,赵、魏、韩三打一,老大智氏灭亡,姜还是老的辣

    导言:三家分晋,赵.魏.韩.三打一,老大智氏灭亡,割袍断义,终不悔,从此兄弟是路人,姜还是老的辣 自古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天下从分到合,再从合到分的过程,势必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

  • 赵魏韩三家分晋前夕,智氏什么反应?

    春秋时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已经坐大,侵犯了智氏的利益,但当时的智氏首领智瑶却每天都是一片阳光灿烂的好心情. 这天,他将韩康子和魏桓子叫到身边,又携着二人一起来到汾河,看着波涛滚滚的河水,智瑶心中大 ...

  • 三家分晋时,智氏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反而身死族灭?

    春秋未年,晋国公室内讧不断,大权旁落,势力衰微,智.赵.韩.魏.范.中行氏等六家上卿乘机崛起,他们牢牢地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不时相互倾轧,擅自征伐,国君在他们眼里,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如鱼得水,逐 ...

  • 《资治通鉴》第一个故事:智氏的覆灭,真的是因为德不配位吗?

    公元前453年,53岁的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围攻晋阳城,试图剿灭晋国另一个卿大夫赵襄子.但是在破城在即之际,韩魏两氏却突然倒戈.智伯由此兵破身亡,智氏一族被灭,史称"晋阳之战". ...

  • 【通鉴0175】蒙氏兄弟被诛杀

    通鉴原文 二世欲诛蒙恬兄弟.二世兄子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 ...

  • 通鉴道场1•司马光论名分

    公元前403年,也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同意晋的三个大夫魏斯.赵籍.韩虔升格为诸侯. 一千四百多年后,宋朝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对此痛惜不已,气得不能行,情绪很激动地写了一篇文章,我们姑且称之为&q ...

  • 通鉴道场3•豫让刺赵襄子

    智伯被灭了.韩赵魏三家"打土豪分田地",把智氏的田地给分了.压在心头的大山终于被推翻了,大家算是长出一口气,高兴. 赵襄子对智伯那是仇大怨深,他让人把智伯的头颅好好整修了整修,外面 ...

  • 通鉴道场4•魏文侯身边的人与事

    一 魏文侯就是魏斯,就是灭掉智伯的魏桓子的孙子.就是从魏文侯这里开始,魏氏升格为诸侯. 魏文侯是个人物.在魏文侯手里,魏国在三晋中实力独大,诸侯没有敢和魏国对抗.他有这么几个特点: 甲.礼贤下士. 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