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侃起
这还是自己的一篇旧文,最近烦事多端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篇,觉得此篇正合现当下之心,翻改一下供大家一观。
记得那是去年年初,在家观看这些年特别火的一个电视节目《最强大脑》,有个孩子玩了一次变态级别的星空来找茬,引发了科学顾问魏坤琳(以下简称魏)和嘉宾郭敬明(以下简称郭)的针尖对麦芒。节目中郭的意思是表达这个项目的规程他理解错误了,如果仅仅是找茬的话他觉得他的预判分打高了(他表达以他的知识结构觉得记忆性挑消失的星星比对比找茬要难上一些,表达明确,逻辑合理),魏则偷换概念(我认为的)说你行你上去试试(潜台词是不是不行别逼逼(*^__^*) ……)然后说了一大堆科学论断。在这个舞台的第一季其实有过类似的情况,那是选手挑战成功后魏给的难度分非常之低,选手不服说教授您来试试,魏表示我不行但不代表我不懂。同样的情况两件事,教授的位置换了一下咋就这样呢,他跟肘子是不是同学啊(玩笑、玩笑。。)。
这件事也算去年挺火的一个娱乐事件,咱们今天的话题就从那句潜台词“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展开。
“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在当今社会上特别流行。这就话真的就对么?罗胖子在原来的一段推送语音里说:“这话是没有逻辑性的。”我是深以为然那。
战国时期的赵括平时在家大谈用兵之道,最后长平之战身死连累了赵国数十万劲卒,这可算是“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的一个侧面例子,最后给中国故事贡献一篇《纸上谈兵》的谈资沦为后世笑谈,可是反问了诸位笑谈者给你们几十万劲卒能否胜有“人屠”之称的白起么?并且也使秦国耗损一半以上实力么?“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送笑谈者。
前些年有个著名和谐类访谈里面的嘉宾大师说到美国大学听了一趟经济学的课,听后跟校长说大概意思:“这个教授不懂经济学,因为他用他的理论赚不到钱。”我当时觉得这么别扭呢!理论赚不到钱,但理论能为社会创造无法计量的价值财富。
爱因斯坦不懂原子弹,因为他造不出来,可是!!!他写出了原子弹技术中最关键核心的理论方程。
会拍电影的人少,评论电影的人多。大多数不会拍电影但不乏对电影有真正深刻的真知灼见。
当厨师的人少,美食家多。美食家中有精湛厨艺的人,也不乏不会做但对美食有强烈感受的人呢。
说相声的少,懂相声的多。京津地区有个老爷子年逾古稀不会说相声,却可以为年轻相声演员讲课授艺。
。我不行,但不代表我没有发言权。
世界的知识体系是庞杂的、互相穿插的,你深入一门肯定会有其深刻的认识理解但不能否认排斥所谓外行人的质疑。
社会上流行“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这句话是不是也是一股反这么多年来社会各个方面“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浪潮?
社会是多元性的只有存在反对质疑声才能有新的发展和机遇,如果双方都抱着“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互相各说各话也实属无聊了。
现在都讲匠人精神,刻苦钻研一门知识以求至臻。很多嘴里嚷嚷匠人精神却水平在平底的人最爱说“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吧?真正的匠人是不断钻研的同时去博采众长吸收学习,听取质疑提高自己的(记得电视里讲过一个雕刻大师年纪轻轻凭借家传手艺做出来的玉雕被国家部门收藏,但是勇于抛弃现有从头进入美院学习各色技艺,最后成为一代水晶雕刻大师)
其实说了这么多“你行你上”这句话也是对当下个人自己内心反省是有惊醒作用的,世界如此庞杂你不是全知全能。
依稀记得当初写文章前一边做家务一边构思文章,构思了很多落在文章里的却甚少。记得高中时看的杂文集《白纸黑字》里一篇文章说:“想得多,写得少”我觉得甚有道理。
备:文章中可能会有涉及某些专家学者大师的语句,如果刺激到了粉丝们脆弱心灵了,我在这谢罪了!!!
—————————————————————————————
墨香冉冉,琴声袅袅,弹指间已是一番天地;
一纸香书,一份情怀,感动的是内心的波澜;
一品清茗,一首小诗,阅尽的是岁月的浮华;
童蒙弘文馆,心的起点,书的徜徉,梦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