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卷”的前世今生
近几年里,我大约写了十几篇这样的文字,陆续在当地的报纸刊发,也有些公众号推送过,如像风一样自由,如万物草堂。最近一段时间,我想把它们一篇篇地移栽到自己的园子里,希望它们在此安静地生长。
写的都是故园中的旧人旧事。这些文字写起来费时费力,但我是如此地喜欢他们,喜欢那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情怀的灵魂。想到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笑过、哭过、迷茫过、叹息过,便感到天地澄澈、心中温暖。
我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毕竟受过历史系老师们多年的教诲,明白民间传说、野史与史料的区别,所参考的多是历史典籍与可靠的地方史文献。但毕竟水平有限,此番公之于众,也请方家指教。——魏辉注。
青州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这是个安静的小城,山清水秀,街道整洁。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称“海岱惟青州”。相传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青、徐、扬、荆、豫、冀、兖、雍、梁九州,青州就是其一。
绵长的历史赋予了青州独特的风韵。这种风韵,凝驻在古香古色的建筑之上,流淌于名称古雅的街道之间,点缀于秀丽挺拔的青山之中。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范公亭西路上,那种叫做“历史积淀”的东西会悄悄地包围你的身心。
几年前与一位研究考古的朋友聊天,他说:青州是考古“重地”,前几年大搞城市建设,工地上动不动就能挖出古文物。“多少宝贝藏在这座古城的地下和民间啊!”至今,我仍然记得那位朋友的感叹,作为一名学者,他担心的是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
位于范公亭西路1号的青州博物馆是最能体现青州风韵的地方。该馆始建于1959年,整体为一古典式民族建筑群,馆内现存文物两万余件,是中国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门类最全的县级博物馆,有“小大博物馆”之称。那里,存放着赵秉忠的状元卷。
这份状元卷是我国仅存的一份明代殿试卷,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关于它和它的主人,是青州,乃至国内外学术界一度热议的话题。状元卷如何流落民间,至今仍是一个谜。而它的主人赵秉忠,也因为状元卷的发现而逐渐为后人所熟悉。这似乎是历史送给今人的一个惊喜。
一
1983年6月5日,新华社的一条消息引起全国的关注:山东省益都县文物部门发现明代万历二十六(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消息一经发布,《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即争相报道。因为在当时,中国大陆对状元卷的收藏还是空白。
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中国历史上自隋代开始以科举选拔官员,此制度延续1300多年,一直到清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不过才有百年的历史。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题名天下知”,金榜题名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共同的理想。明代的读书人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五次选拔,才有机会进入殿试的考场。殿试在皇宫中举行,由礼部主持,皇帝亲自阅卷。殿试录取三甲,第一甲取士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二甲、第三甲录取人数不定。天下的读书人,能够爬上六次考试阶梯的顶端,进入皇宫参加殿试的人并不多,而能够摘取状元桂冠的大致每三年全国才有一人。中国科举制度实行的1300多年里,共有文状元552名。
状元难考,状元卷更是难得一见。因为它属于宫廷档案,民间没有机会见到。状元是怎样考的?状元卷又是什么样子?普通人难以知晓。
赵秉忠的状元卷以绫装裱,为一折子式书册。长3.48米,宽0.46米,正文前有其本人简历:殿试举人臣赵秉忠年二十五岁,系青州府益都县人。由廪膳生员应万历二十五年乡试中式,由举人应万历二十六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后有三代简介并开具所学经书。卷面以娟秀的馆阁体书写,共2460字。卷首有万历皇帝亲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卷尾列有“读卷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张位”等九位阅卷官的职位姓名。
状元卷上没有文章的标题,据后人推断,当年的题目可能为“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在对策中,赵秉忠明确提出:要改善吏治,君王必须带头克服懒惰作风,振作精神,为臣民树立榜样,再辅以法纪,整顿吏治,管理人民,这样天下才能太平安乐。
这份状元卷是赵秉忠的后人赵焕彬捐献给国家的。当时,家居青州郑母的赵焕彬老人从一个旧枕头里面把它取出来,打开层层包裹着的旧油布,让这件历经380多年风雨的文物呈现于世人面前。状元卷除去封面有少量虫蚀,正文部分有少许水渍外,其他均完好无缺。
老人讲述了近四百年来赵家后裔保存这件文物的故事:状元卷在赵家是传家宝,从来秘不示人,自从赵焕彬接过后,就把它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解放前,在兵荒马乱的年头,即使妻离子散,也要保护好状元卷。1942年遇荒灾,闯关东时把它缝在衣裳里,走到哪带到哪,虽历尽坎坷,状元卷却安然无恙。上个世纪60年代,状元楼被拆,文革中,赵家的不少文物被破坏、抄走,但唯有这份状元卷,由于精心保护,幸免于难。
捧着这份状元卷,老人一再叮嘱:这是赵家的传家宝,能保存到今天不易,现在献给国家,希望国家妥善保管。
1983年7月25日,故宫博物院的王以坤、冯华两位老专家对状元卷进行了鉴定,他们在鉴定书上写道:“明赵秉忠殿试卷,真迹。到目前为止,故宫宫廷档案还是空白。”之后,状元卷由故宫用明代宣纸进行了复制,原件由青州市博物馆收藏,复制件分送北京故宫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和赵焕彬老人。
然而,状元卷的命运一波三折。1991年8月5日,从青州市博物馆传出了令人震惊的消息——状元卷被盗!这个消息像一个强大的冲击波,迅速传遍了全国,惊动了公安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山东省公安厅迅速组织力量协助青州市公安局对案件展开侦破。
公安人员经过8天9夜的奋战,足迹远涉东北、深圳、河南、河北,将犯罪嫌疑人林春涛(原青州市博物馆保卫科干部)抓获,状元卷失而复得。林春涛也因这份状元卷被判处死刑。
状元卷现为青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如何流落民间,仍是一个谜。有人推测:当时赵秉忠受魏忠贤的排挤,解甲归田时,因状元卷中有对朝政的抨击和批评,怕被人抓住把柄,于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关系将状元卷私自取出,并携带回乡。不管什么原因,这份状元卷最终离开了宫廷,也逃脱了其他宫廷档案在明末清初被战火焚毁的命运,从而得以在近四百年后展示于天下。
二
赵秉忠中状元那年25岁。后来,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他的老家在青州的郑母村。郑母村是以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郑玄墓而得名,原名“郑墓村”,因年代久远讹为“郑母”。不知是不是因为沾染了儒学大师的灵气,郑母历史上英才辈出,小小一个村子,曾出过四名宰相、尚书级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宋朝丞相王曾、元朝尚书董进、明代侍郎冀炼、明代礼部尚书赵秉忠。其中,王曾、赵秉忠两位都中过状元。
赵秉忠算是“官二代”,他的父亲赵禧“读书通大义”,时任山西省文水县县丞,宽厚爱民,声望很高。赵秉忠出生于父亲就职的山西文水县官舍,9岁的时候随母亲回到青州生活。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赵秉忠自幼勤奋好学,耿直无畏。《益都县图志》记载了一件少年赵秉忠的逸事:
有一年,赵秉忠参加青州府学童子试。时任主考官的刘毅性格严厉,他在主考昌邑县试时,发现有的考生“匿文履中”,这次来青州任主考,为防止考生作弊,刘毅命考生“跣入”,即光着脚入考场。当时正值寒冬腊月,诸考生敢怒不敢言。这时,赵秉忠挺身而出,站在台阶上质问刘毅:“公奈何因一不肖而困诸才?且贤者辟门之典固当尔耶?”刘毅听后“大悚动”,对这个后生刮目相看,肃然道:“吾闻过矣!”随即下令废除跣足这一规定,使所有考生穿上鞋子考试。
那年,赵秉忠仅15岁。对于年轻时的赵秉忠,地方志上有这样的描写:“稍长,眉目皎皎,动止轩轩,如松风徐行,玉雪静秀,望之翩翩仙也”
长得帅,家世好,人品好,修养好,最重要的是,学问好。赵秉忠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五好”青年。今天年轻人羡慕的“高富帅”们与当年的赵秉忠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这样一位青年才俊自然心气儿也高,这种清高自许的情绪有时会从他写的诗词之中透露出来。
赵秉忠写过一首名为《藤花》的诗:
羞与蓬蒿伍,凌霄方吐花。
芳菲从蛱蝶,蟠屈信龙蛇。
日晚飘香雾,春深散绮霞。
托根元不偶,得地自清华。
这株藤花不屑与蓬蒿为伍,它升上云霄才绽放自已的芳华。或许这是少年得志的赵秉忠对自己的期许。25岁即蟾宫折桂,独占鳌头考中状元,以后的大好前程就是眼前。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尽情绽放自己的人生理想。站在赵秉忠的角度,这样的前程触手可及。
他先是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两年之后,因父亲病逝,回乡为父丁忧。丁忧是祖制,在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对朝廷官员来说,若父母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三年。此制度源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代。
状元赵秉忠回乡为父丁忧的消息不胫而走,周围的学子纷纷慕名前来拜访,以求增进学识。赵秉忠对众多求学者一律热情接待,一切学习食馔费用皆由赵家自备,而且不用求学者日后偿还。赵秉忠的这一义举赢得了家乡人的赞誉,时人曹贞儒称赞赵秉忠说:“厚道高风,洵莫与比伦!”
万历三十年(1603),赵秉忠丁忧期满,回京复职。第二年晋升为詹事府左中允,任会试同考(副主考官),录取了孙承宗等名士,孙承宗后来成为国家柱石,在大明王朝与努尔哈赤、皇太极的较量中屡立战功。
那时的赵秉忠初入仕途,风华正茂,理想的风帆高高扬起,正待启航。
三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代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了天下读书人的理想。然而,“学而优则仕”之后,很多人方明白仕途的风险。赵秉忠还没有迎来理想之花的绚丽绽放,却很快尝到了被打击迫害的滋味。
当时,御史李养志、兵史黄君炜诬陷赵秉忠“与沂水盗贼杨朝野有染”,1606年10月,他被罢官,后回到故乡。据《临朐县志》记载:“秉忠被罢官后,既家居,肆情山水,每跨蹇驴从游,当会心,辄低回勾留,移日不去。东南一带诸胜,游踪几遍,多有诗刻。”
有时想,当年名满天下的状元郎骑头瘦驴,纵情于山水之间时,想必是有些郁闷的。但他那时还年轻,“沂水案”在三四年之后也已查清,赵秉忠再次回京复职。那段悠闲的时光在赵秉忠的一生中,应是快乐的。些许的郁闷与他后来的苦闷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赵秉忠回京复职时37岁,那是万历三十八年。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统治这个王朝48年。朱翊钧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个性”的皇帝,他10岁即位,前十年基本上由大学士张居正主持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力蒸蒸日上。万历皇帝20岁时亲政,开始几年也算勤勉,后因宠爱郑贵妃,欲改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这位皇帝居然闹起了情绪,对朝政心灰意冷,躺倒不干了。
史书上称,万历后期是这位皇帝的“醉梦时期”,这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万历十四年开始,皇帝就不上朝了,他终日在后宫饮酒作乐,荒淫无度,大臣们整年见不到皇帝的面,政事无人管,奏章递上去没人问,连官员的任免也停止了。皇帝是不担心的,他20岁时就开始为自己修筑陵墓,如今,花费800余万两白银的定陵已经修好。人生苦短,不如躺在云锦卧塌上再饮一杯酒,再吸一次鸦片烟。
后世史学家评价说:“明始亡于万历”。整个大明王朝和它的皇帝一起昏昏欲睡,亡国之征兆已显。
当时赵秉忠写过一首诗:
青蒲白简奏枫宸,封事年来叹积薪。
大海沉沉云漠漠,文书几阁尽生尘。
作为读书人,即使书读到天下第一,面对如此朝政,除了写首诗发泄一下内心的苦闷,还能做什么呢?
万历皇帝死后,光宗继位,仅几个月就病亡。次年熹宗继位,改年号为天启。天启皇帝年幼,由宦官魏忠贤专权。这是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魏忠贤迫害异已,疯狂屠杀东林党人,天启四年(1624),大臣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24条罪状,其状疏就是出自赵秉忠的门生缪昌期之手。第二年,缪昌期被魏忠贤迫害致死,此后,魏忠贤多次向赵秉忠挑衅。《益都县图志》记载:“忠贤语侵秉忠,秉忠不为辩,忠贤愈恨之,屡谮于上前。”
那年赵秉忠52岁了,他看到了魏忠贤的屡屡加害,回想踏入仕途三十年的经历,很是伤感。他写了《感兴二首》,其中有这样几句:
宦途底处问通津,尘海蹉跎叹此身。
年长忽惊趋六甲,官闲早已历三辛。
那是他中状元后的官场经历,为官30载,只任过一些闲职,没有什么建树,也看不到光明,而自己已老。那年,他请求辞官,皇帝晋升他为礼部尚书后,批准他致仕还乡。赵秉忠又一次回到青州,居住在城内青龙巷的软绿园。归隐是很多文人的归宿,只是魏忠贤性格中有小人的尖刻,他没有让赵秉忠过那种逍遥的日子,第二年,因受到刘忠英案件的牵连,赵秉忠被削官夺俸。
那年,赵秉忠的得意门生周顺昌因东林党的事情被连坐入狱,激起几万苏州人民的抗议,但最终被血腥镇压。赵秉忠得知此事,愤然写下“南国天声喧白昼,长风巨浪撼银河”的诗句。这可能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首诗,之后他愤懑而病,不治而死。那是1626年,他53岁。
两年后,朝廷为赵秉忠平反,恢复官位,并加封太子太保,赐祭葬。
关于赵秉忠,《明史》中并没有为其立传,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发现了他的状元卷,可能世人也不会如此关注他。他是明代成千上万官员中平凡的一个,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四百年前,他写的那篇治国安邦的华美文章,曾经打动过一位帝王的心。只是,相比帝王身边的声色犬马,那份感动是如此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