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中医梦才能真正落地

有这样一组大家所熟知的数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曾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为50万人,而现在只有27万人。在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后估计,其中只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其他中医尚需进一步学习或温习四大经典。

这期间,我国人口从4亿增加到今天的13亿多,中医却从80万人锐减到3万人;而西医则从1949年的约8.7万人发展到今天的175万人。目前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已有30万-50万人,超过我国国内的中医药从业人数。许多中医大师痛心,想不到中医人才凋零至此。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基层地区的中医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我们常说中医药的根在基层,发展在基层,活力在基层,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尤其适合基层。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慢慢地,基层中医看不到了,中药抓不着了,去基层卫生院只能看西医,这也导致了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中医缺乏了解、缺乏认识,甚至是不相信中医。

基层中医药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医药事业就永远说不上大发展。且我国基层百姓占人口大多数,患者需求量大,没有基层的健康发展,也实现不了真正的健康中国。

正如青年中医朱勇所说,中医药的话题最近些年讨论很热烈,诸如中药现代化、中医药发展方向,中医从业资格等等。很多专家,很多观点,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推动中医药发展。但个人感觉,中医药的发展,很重要的工作应该放在基层。只有推动中医药基层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才能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和进步。

而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凋零萎缩,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的滑坡严重。必须迫切解决这一当前最为关键、最为紧迫的问题,才能使得中医药在基层落地生根。

业内表示,国家应该通过多渠道,引导、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获得快速、广泛、高水平的临床锻炼,为基层中医药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去基层工作,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不管是对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是有益的。基层为中医培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临床实践与总结,只有真正扎根基层,在和群众的接触中,才能找到为人民服务的力量。

“去基层中医院的发展空间很大,所学知识可以得到实践,还能积累经验。”云南中医学院某学生表示。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肖鲁伟也指出:“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社区医院、乡村医院,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在基层有着非常光明和广阔的就业空间。”

除了鼓励中医学子毕业后到基层深入锻炼,另一方面希望政府真正重视起农村中医药的发展,改善农村中医药人员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环境,让流入到农村的中医药人才能够留下来,做下去。

众所周知,许多农村生活条件有限,加上中医药服务收益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待遇低,难以留住人的现象很普遍。目前基层中医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与民众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

某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介绍,为招聘人才费尽了心血,年年去招人,年年有人进,但又年年有人走,他为留不住人才伤透脑筋。

甚至有一些卫生院10多年来招不进一名真正的中医师。村卫生室中难有人顺利通过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考试,而大部分考取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的人涌入城市,不愿意扎根农村。

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重刚还曾介绍,他到河南省新县沙窝乡卫生院去做调研,10年前该院有7名中医大夫,其中有5名是本科生,第二次再去,只剩1名了。

他感慨,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全省1亿零489万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最需要中医的地方,竟然最缺中医。

所以,鼓励高校毕业生去基层,除了解决观念问题,还迫切需要解决待遇问题。让他们能留在中医岗位上安心工作,从而确保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另外,还应当解放民间中医的手脚,释放这一股强韧力量,壮大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一直以来,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本身就为缺医少药的农村百姓贡献了巨大力量,全然缚住他们的手脚,就等于罔顾老百姓的性命。

当然,敞开门的同时,也要查好门票,以免一些伪中医从中作乱,扰乱中医秩序,败坏中医名声。这也是《中医药法》为民间中医开辟了绿灯,又严加管理的重要因素。不过,培养人才紧迫,考核时还望真正注重疗效,不拘一格降人才。

总之,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医生存的根本,是老百姓性命所托的支柱,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到基层去;希望基层能自我造血,输出更多的人才;也希望民间中医高人,得以大放手脚,为百姓服务,这样,基层中医梦就落地了。

医馆视界

<有温度的公众号>

一个整合中医行业信息资讯的权威服务平台,汇集最新中医行业资讯、国家相关政策、民营医馆经营理念剖析等。致力于为民营诊所/医馆提供最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服务,推动传统中医馆/中医诊所行业大升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