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化是内审价值体现的关键
多年以来以来,我们践行浙江省审计厅提出的内审三化(职业化、特色化、科学化)目标,始终坚持以企业风险为导向,寓监督于服务。不断创新理念,拓宽领域,改进方式方法,提升审计质量水平,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博地集团的发展保驾护航。期间,审计部共完成审计项目100多项,提出审计建议1000多条,整改落实率达90%以上。审计奔走在企业的每个角落,注视、思考、描述着企业的点滴变化,关注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员工卓越表现,坚持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发出富有建设性的声音,参与并推动着企业变革建设和发展进程。在以内审工作为抓手的持续推动和跟踪落实下,集团成功修复并完善了房地产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信息化管理、流程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酒店管理、影视业管理、旅游管理等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或体会是:
一、具有特色化的良好内审环境
博地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需不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集团董事长、总裁不但大力支持审计的组织、人员调配,而且亲自参与重大问题的定性与处理;不仅坚持每年多次参加审计联席会议,而且对每一份审计报告认真批阅,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具体要求,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总裁还提出“对我做的工作也要认真审计,不要回避我的问题,有错,我甘愿受罚、带头改正!”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如“第**号审计处理处罚决定”“由于***公司出现问题较多,给公司及股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集团总裁负用人不当之责任,给予其10000元经济处罚”。
二、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审计项目
(1)审计主导集团风控体系建设,发挥企业第三道风险防线作用
正如中国内审协会席副会长所说“内部审计在企业风控体系建设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审计要积极主动主导做风控体系建设,不要回避,这样可以围绕组织战略整体把握组织的风险,而不仅仅只从某项业务细节开展审计工作,在风控体系建设中,审计要把握好机会。”
第一,在集团中建立起完善齐全的组织体系,并对各体系的职责作出明确的划分,然后通过制定详尽的制度对整体的工作流程以及各类事项做出讲解与约束,构建出一个能长期完成风险管控的组织框架,成为有效的运行机制。成立关于处理风险以及内部控制工作的专项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发挥起风险防范三道防线职责以及相关人员(包括十多位兼职风险官)工作重点。
在集团层面建立起风险管控的框架,采用系统且规范的方法进行管理,逐步建立起整个企业的风险管控模式。由审计部编制完成《集团风险控制管理制度》、《集团风控体系建设方案》。将数位兼职风控官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与其年度绩效考核指标挂钩;由审计部定期不定期对风险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评估,通过专项审计、审计简报等跟踪方式,有效促进风控体系建设工作落地实施与改善。
第二,加强对集团所有员工在风险防范的意识上的培训,促进企业文化深入员工内心。
审计部牵头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中宣传贯彻风控基础知识,并对各级管理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达成风险管理共识。在集团范围内形成以风险为导向的工作氛围,抵触、畏难情绪殆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工作。首先,我们通过对集团各职能部门、产业公司、项目公司共四十位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一对一座谈或电话沟通方式,对集团2019年存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其次,我们将评估结果与集团领导班子、审计与风险管理负责人进行沟通,确认风险应对工作重点、完成时间等事项,形成集团风控体系建设草案。经集团总裁签发公布实施。切记过程中审计发挥建议、整合信息的职能作用,而不直接管理风险。
(2)监督关口前移 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彰显新成效
随着企业基础管理的不断改善,审计监督关口不断向前转移,从过去的事后监督转为事中、事前审计。2014年审计部先后开展了商业综合体基建、住宅基建、消防工程、景观绿化等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程决算复审审减率由最初的15%降至4%,每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千万元以上。
(3)创新审计思维思维模式 脚踏实地争取新发现
“脚下无泥,没有真实信息”,只坐在办公室紧握鼠标不会了解业务实质,用再好的文字和数字也只是一个花架子。“接地气”是审计人从账内走向账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拓展审计工作思维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的创新方式。只有弯下腰,沉下心,用心聆听渠道、客户的声音,才能真正了解一线人员的所思所想与所需所求,出具的审计报告才能更有底气、更有说服力,才能给管理者提供真实鲜活的一线业务开展状况。为开展“港通天下”演艺秀场营销专项审计,我们进行了审计方式方法创新。我们走访几十家旅行社了解客户需求及与“港通天下”秀链接的旅游线路安排;为了提出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我们到“宁波大剧院”对标学习剧院业务拓展经验等,通过多种审计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审计报告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2019年呈报给管理团队的审计报告有95%以上被上级评价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