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四关与后世四关穴大有不同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一、名家注释

张介宾注:“脏腑之气,表里相通,故五脏之表有六腑,六腑之外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者,即两肘两膝,乃周身骨节之大关也。故凡井荥原经合穴,皆手不过肘,足不过膝。而此十二原者,故可以治五脏之疾。此十二原者,乃五脏之气所注,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之所出也。故五脏有疾者,其气必应于十二原而各有所出。知其原,睹其应,则可知五脏之疾为害矣。”

二、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

五脏与六腑为表里关系,五脏藏精在内而外合六腑,六腑以五脏为根。六腑有十二原,从上下经文看,这里的十二原是指五脏经脉的十二原穴,这是五脏六腑气的源头,经云:“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说明此十二原穴藏五脏六腑之精,主五脏六腑之精化气。

六腑也有原穴,但没有出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而是与其他六腑经脉的五俞穴在一起出现,说明六腑的原穴与五脏原穴的意义不同。五脏的原穴是阴经的五俞穴的根,主其他五俞穴。六腑的原穴与阳经的五俞穴性质相同,是根据季节不同对应不同穴位,六腑的原穴是对应阳气最旺的季节。

三、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

释字:关者,《说文解字》:“以木横持门户也。”《韵会》:“要会也。”

寸口脉有寸关尺三脉,“关”为中心,“关”以上为阳,“关”以下为阴,“关”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关口。人有四关,是十二原穴的出处,十二原穴的位置我们都知道了在腕踝关节内侧,也就是说四关位于手腕关节内侧与足踝关节的内侧,或者说手足腕踝关节内侧是阴阳转化的关口。

手腕关节内侧是手三阴经脉从胸进入手心的关口,手心是手之六经的北端,是阳出于阴的地方,或者说是由阴转阳的部位,成为四关之一。足踝关节内侧是足三阴经脉从足底而出,入胸的关口,足心是足之六经的北端,是阳入阴的地方,或者说是由阳转阴的部位,也是四关之一。

还有两关是鸠尾穴和脖胦穴(神阙穴)。鸠尾穴位于膈下,释字:隔者,《集韵》:“肓也。”《正韵》:“胸膈,心脾之间。”《释名》:“膈,塞也,管上下,使气与穀不相乱也。又县锺格也。”膈将气与水谷精微分开,我在前面曾经谈过,水谷入胃后经过腐熟后化为精微物质,然后由脾进一步化气,穿过膈,上归于肺,因此说膈是一道关口,是水谷精微化气的一道关口,也是分隔上焦与中焦的一道关口,是后天水谷精微进入人体的关口。

脖胦就是肚脐,肚脐位于人体的正中心,脐以上为天属阳,脐以下为地属阴,因此肚脐是区分人体上下的一道关口,肚脐是婴儿与母亲相连的地方,因此也是区别先天与后天的一道关口。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谓的四关,与后世医家所讲的四关穴不同。金元时代针灸医家窦汉卿的《标幽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针灸大成》:“四关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现在临床上大都以合谷和太冲两穴为四关穴,两者都是原穴,一个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是足厥阴肝经的,而且两者的位置有对应关系,都是位于第一指(趾)与第二指(趾)之间,两者的功能都可以祛风,合谷祛风解表,太冲解郁息风。因此,后世医家将两者同用,定为四关穴,目的是通过开四关,来疏通全身的气机。但是这个四关与治疗五脏之疾病的四关穴有很大不同。

第一,所谓关,一定是阴阳之关,无论是在哪里都要有阴阳相互转化的现象出现。

第二,经文中所述的四关是人体阴阳转换的四个重要关口,不但可以调理阴阳,而且还主治五脏的疾患,因为手腕关节和足踝关节上的5个穴位是五脏(包括心主)的原穴,是五脏之气出入转化的源头,而鸠尾和脖胦两穴是心气出入的源头,也是先后天的出入关口。《黄帝内经》中的四关穴是脏腑藏精之所,作用机理是精化气。后世医家所讲的四关穴则着重于调气,与前者有所不同。

四、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这句经文的表面意思很清楚,需要思考的是,五脏位于人体最里面的部位,所有的脏腑组织和五脏相比都属于表,因此五脏的疾病也是最深层的。中医判断一个病人的病情轻重不是比较邪气的轻重,而是比较疾病位置的表里深浅,只要是五脏的疾病一定是重病,而且不容易治愈。《黄帝内经》曰:“病入五脏,人就处于半生半死的状态。”但是这里好像很简单似的,十二原穴能治愈五脏的疾病吗?临床上我们知道五脏疾病不是扎几个穴位就能好的,我想古人也知道这一点,因此这里用字很谨慎,“五脏有疾”并非是五脏有“病”,“疾”与“病”还是有区别的,“疾”应该是指早期、急性的疾患,发病比较急,应属早期,而且多属热证、实证,这样的病例如果选穴准确,针灸治疗还是有效果的。而如果是“病”,病程相对比较慢而长,不易治愈。

五、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这样一段经文,字面上看好像很简单,实际上包含着深刻含义,直译经文的意思是,十二原穴是五脏所以能得到三百六十五节的气与味。其意思有两个,第一,十二原穴是三百六十五节的集中反映,三百六十五节的气味总统于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是连接五脏与三百六十五节的桥梁。第二,三百六十五节是指节气,也就是气穴。气味是指天地阴阳,经云:“阳为气,阴为味。”因此,气味是指穴位的阴阳属性,穴位与中药一样都是有四气五味的不同阴阳属性,四气五味是一个逻辑概念,并非是指具体的物质。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也就是四时五行,穴位也存在着四时五行的关系,五俞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具有阴阳五行的特点,也可以分别出其天地阴阳的属性,具体内容在后面会讲到。第三,十二原穴是五脏六腑藏精之所,精的生成源于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的特性就是天之气与地之味的作用的结果,十二原穴所藏之精气源于三百六十五节的气味。

六、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此段经文与前文相仿,都是指用十二原穴治疗五脏之疾。由于十二原穴内连五脏,外统三百六十五节,五脏之原气反应在十二原穴上,因此五脏有疾时,应该反应在十二原穴上。五脏之疾是指五脏之精化气失调所致的急性病,病位相对不深,病情不是太重。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针灸“开四关”与河图五行

    在中医来说,大多疾病都可归结为人体气机失调,所谓"百病生于气",治疗疾病首先考虑"调气". 人体气机,一气周流,升降出入,其实是有关口的,这些关口就是我们所谓的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讲解之形藏四,神藏五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怎么看?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

  • 朱燕中教授讲《黄帝内经》合集(收藏版)

    <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是任何个人所创立的方法都不能替代的,想要真正掌握针灸治疗方法的精髓实质,提高临床疗效,只有全身心投入<黄帝内经>研究,找到其固有规则,然后照此行事,这是唯 ...

  • 朱燕中 | 我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

    大多数人的经验是,学习<黄帝内经>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入门,很多人看了前面两三篇就再看不下去了,很多讲解<黄帝内经>的教授也是前六篇讲得最好,最顺畅,一过了六七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2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1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生命的起源之迷

    <灵枢·本神第八>:"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病因的论述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所说的至阴有三种情况

    "至阴"这个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过很多次,前面已经谈过了,这里为了说明肾之精与阴的关系,再次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一下"至阴"一词.总结一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