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北大藏秦简《酒令》

北大藏秦简《酒令》

李零

秦代简牍,过去以法律文书为主。北大藏秦简不同,是以古书为主,其中包含若干文学作品,如北大藏秦简《酒令》就属于诗赋类的作品。中国文学与喝酒有不解之缘,如隋唐五代的曲子词、宋词小令和元代散曲都与酒令有关。过去研究酒令,重点是唐代酒令,唐以前的酒令基本看不到。北大藏秦简《酒令》是秦代作品,分别写在一枚竹牍和两枚木牍上,与行令的令骰同出,其中包括四首与饮酒行令有关的歌诗,对研究中国的酒令传统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文刊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引用请参考原文及出处。

北大秦简,我第一次接触,看到的就是这一部分,原来被叫做“饮酒歌诗”。其实,它们是写在一枚竹牍和两枚木牍上,严格讲是“北大秦牍《酒令》”。牍文各自独立,没有统一的篇题,《酒令》是拟补,只是为了方便称引。这三件文物与一枚行酒令的木骰同出。它们都与喝酒有关,但不是一般的“饮酒歌诗”,而是用于行酒的酒令。现在看,还是题为“酒令”更合适。

酒令对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中国文学史非常重要。

古代饮酒,设酒监,如军政,立酒令,如军令。酒令是酒席宴上的诗歌,行令求答,答不上来受罚。这种诗歌,可以吟诵,可以清唱,可以配乐,可以伴舞。这里的篇题是据文义拟补。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划时代的转折,汉朝受益良多,但六国衔亡国之恨,儒生怀焚坑之怨,持议每失公允。其实,秦始皇“焚书”只不过是烧了 在 他 看 来“不 中用”(不切实用) 的“《诗》《书》百家语”,禁令下达,只限民间,并非所有书籍都烧; “坑儒”也不尽为儒,首先是侵吞国帑、携款逃跑的方士,其次是妖言惑众、诽谤今上的“犯禁者”,两者加一块,一共460 余人,并非所有读书人。至今人多以为,秦人以吏为师,以法为书,垂之竹帛,随葬墓中,全是法律文书,秦火之余,什么也没留下,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六艺类的《易》,小学书《史籀》《仓颉》,数术、方技类的历书、算书、日书、占卜书和医书,不但不禁,还很受推崇。诗赋类的作品禁不禁?看来也不禁,至少是不完全禁。娱乐是很难禁止的,特别是与喝酒有关的娱乐。北大秦简就是很好的证明。

北大秦简弥补了我们对秦简全貌的认识。

中国文明悠久,有赖农业发达。粮食多了,可以酿酒,酿酒的历史很长,喝酒的历史也很长。国人饮酒,夙有以划拳行令、吹拉弹唱、猜谜射覆、棋牌赌博助兴之习俗。①(①明清小说多言之,如《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四十回、六十二回。)以令佐酒,其风由来尚矣。中国文学,诗歌与喝酒有不解之缘,诗酒轻狂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研究者指出,中国文学与酒令有不解之缘,如唐五代的曲子词、宋词和元曲都与酒令有关。

过去研究酒令,重点是唐代酒令。唐以前的酒令基本看不到。①(①参看金小曼: 《中国酒令》,天津: 天津技术出版社 1991 年版; 刘初棠: 《中国古代酒令》,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王昆吾: 《唐代酒令艺术》,上海: 知识出版社1995 年版。)

目前研究酒令,有两条新材料值得重视。一条是清华楚简《耆夜》,一条是北大秦简《酒令》。

《耆夜》讲武王八年,伐黎大克之,喝庆功酒,在座七人,除武王外,毕公高为客(主宾) ,召公奭为夹(毕公高的陪客) ,周公旦为主(主人,负责主持仪式) ,辛公甲为位(负责安排来宾的座次) ,作册逸为东堂之客( 也是陪客) ,吕尚父为司正,监饮酒。席间,王酬毕公,歌《乐乐旨酒》,酬周公,歌《鞧乘》; 周公酬毕公,歌《赑赑》,酬王,歌《明明上帝》。最后,周公歌《蟋蟀》。这五首诗就是当时的酒令,属于雅令。每篇都是从当时贵族圈子流行的歌诗断章取义,选择与礼仪场合和对方身份相符的诗句,作为祝酒辞。

这是比较高雅的喝酒。孔子说: “唯酒无量,不及于乱。”(《论语·乡党》)

《酒令》是秦代作品,也许不那么风雅,但也许更有意思。这批酒令,三、四、七言杂用,句子参差不齐,一共四首,下面是简短介绍。

竹牍

東菜(採) 涇桑,可以食(飤) 蠶。愛般適然,般獨安(宴)1湛,食(飤) 般已叔(就)㱃子湛。寜見子般,2不見子湛 ? 黃黃鳥虖(乎) ,

( 萃)吾蘭林。3

【注释】这件竹牍,下部有竹节一道,经刮削处理,长23 厘米,宽2. 4 厘米,属于标准的一尺之牍。竹牍两面有编绳的痕迹两道,原来可能与其他竹牍编联,这里只是其中的一枚。它的正背两面都有文字。正面文字三行,即上所录,除三个字残泐,都可辨认,全文为韵文,韵脚: 蚕、湛、林,押侵部韵。背面文字漫漶不清,似分两行,只有“尚”字尚可辨认,其他看不清。

東菜涇桑:“菜”读采。“涇桑”,长在泾水岸边的桑树,其叶可以喂蚕。泾水源头在宁夏,流经陇东,从陕西北部东南注,与渭水会。泾渭之会在今西安,属于秦地。

可以食蠶:“食”读飤,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喂食。“蠶”,原文从虫。这里以“食蠶”起兴,引出下面讲吃喝的话。下面三句是连环句,每一句的主谓宾,常常省去主语,上一主谓宾的宾是下一主谓宾的主。

愛般適然:“愛”,爱慕,喜欢,上面省去主语,主语应为子湛。《说文解字》把爱字分为两种,一种训惠,从心旡声,古文从既(心部),相当慈爱之爱;一种训行皃,在第一种爱字下加夊旁(夊部)。现在流行的“爱”字是第二种。“般”,即下“子般”,可能是虚拟的人名。般有乐义。这是个沉湎于酒、乐在酒中的人。“適然”,恰好,或据上下文作偶然、当然讲,都是从恰好的意思引伸。

般獨安湛: “安”,疑读宴,指请客吃饭。“湛”,即下“子湛”,估计也是虚拟的人名。湛有深义,又可读耽,指沉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子湛喜欢的人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子般,而子般请客吃饭的人也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子湛。

食般已叔㱃子湛:“食般已叔”,“食”是谓语动词,读飤,指请人吃饭,上面省去主语,主语是上句末尾的“湛”,即子湛,“般”即子般,则是宾语,“已叔”读已就。这里的叔字,右半从寸不从又。古代从尗的字与从就的字往往通假,如蹙同蹴,戚字的古文从辵从就。②(②参看徐在国: 《传抄古文字编》,北京: 线装书局 2006 年版,第 1268 页“戚”字。)叔是书母觉部字,就是从母觉部字,古音相近可通假。“㱃子湛”,“㱃”也是谓语动词,同饮,指请人喝酒,上面省去主语,主语是上文的“般”,即子般。整句话连起来讲,意思是说,子湛刚请子般吃过饭,子般又请子湛去喝酒,两人你请我,我请你,互相轮着请。

寜見子般:“寜”,反诘语,义如岂。第四字左半从舟,右半只剩一撇,估计是“般”字。

見子湛:第一字残,疑是“不”字。第四字残,估计是“湛”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子般和子湛总是在一块儿,难道你能见到子般,却见不着子湛。

黃黃鳥虖:“黄黄”形容鸟色。“虖”同“乎”。

吾蘭林: 古代行令,有拆字、测字一类游戏。“

”,从艸从醉,是个双关语。这个字既可当萃字讲,又可歧读为醉,恐怕是故意这样写,下木牍一干脆写成“醉”。萃有聚集之义,如《易·萃》,彖辞:“萃,聚也。”又有栖止之义,如《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兰林”即林兰,也叫木兰、杜兰、玉兰 ( Magnolia denudara Desr. ) ,写成“兰林”是为了押韵。这两句话是隐语,暗含花前月下一醉方休之义。下木牍一的最后两句也如此。

【白话翻译】东采泾上桑,可以喂我蚕。子湛只喜欢子般一人,子般只跟子湛吃饭。子湛刚请子般吃过饭,子般又请子湛喝一番。难道你能见到子般,却见不着子湛? 鸟儿黄黄,飞来我家,落在木兰枝头上。

木牍一

不日可增日可思,檢檢(鬑鬑)柀(披)髮,中夜自來。吾欲爲怒1烏不耐,烏不耐,良久良久,請人一桮(杯)。黃黃鳥邪,醉(萃)吾冬栂(梅)。2(正面)

【注释】这件木牍,长23厘米,宽2.4厘米,属于标准的一尺之牍。正面有字,背面无字。正面文字两行,为韵文,韵 脚: “思”“來”“耐”“久”“桮”“栂”,押之部韵。

不日可增日可思: “不日可增”,犹言“日不可增”。“不日”,通常指眼下的几天,这里是说去日苦多,今后的日子没几天了,只会减少,不会增多。“日可思”,是说已经过去的日子还留在心头,萦绕不能去。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与此是类似表达。

檢檢柀髮: “檢檢”,读鬑鬑,形容头发长。《说文解字·髟部》: “鬑,鬋也。一曰长皃。”“鬋,女鬓垂皃。”“柀髮”读披发。

中夜自來:“中夜”,即下“夜半”。夜半是古十二时的子时,相当今二十四小时的一两点。

吾欲爲怒烏不耐:“為怒”,发泄怒气。怒字的声旁奴,又旁加点。这种写法的怒字也见于马王堆帛书和银雀山汉简。“烏不耐”,当时口语。“烏”同恶,训何,是加强语气的词,用法相当英语表示感叹的how 或 what。“不耐”是无奈。“烏不耐”下有重文号。

良久: 下有重文号,颜色稍淡,仍可辨认。

請人一桮:“桮”同杯。

黃黃鳥邪:“邪”同耶。

醉吾冬栂:“醉”读萃,“栂”同梅。这两句与上竹牍的最后两句相似。

【白话翻译】来日无多可叹,往事难以释怀。长发披肩飘飘然,半夜不请自来。我想发火没处发,很无奈呀很无奈,郁结于心,太久太久,不妨请她喝一杯。鸟儿黄黄,飞来我家,落在冬梅枝头上。

木牍二

㱃不醉,非江漢殹。醉不歸,夜未半殹。趣趣駕,雞未鳴1殹天未旦。▋一家翁濡(嫗)年尚少,不大爲非勿庸譙(憔)。心2不翕翕,從野草斿(游)。3(正面)

【注释】这件木牍,长22.9厘米,宽2.1厘米,比上面两件稍短,仍属一尺之牍。正面有字,背面无字。正面文字三行,有章句号为隔,分为两章。第一章,“漢”“半”“旦”,押元部韵。第二章,“少”“譙”,属于霄部;斿,属于幽部。幽、霄二部音近,可以通押。

非江漢殹:“江漢”为楚望,与上文提到的泾水相去甚远。“殹”,秦文字用法如同也字。殹是影母之部字,也是喻母鱼部字,声母同组,之、鱼二部为旁转字,古代经常合韵。

夜未半殹:古代计时术语有“夜半”。夜半是古十二时的子时,相当今二十四小时的一两点。

趣趣駕:“趣趣”是形容急忙,“駕”指驾车。

雞未鳴殹天未旦:古代计时术语有“鸡鸣”“平旦”。鸡鸣是古十二时的丑时,相当今二十四小时的三四点。平旦是古十二时的寅时,相当今二十四小时的五六点。

一家翁濡年尚少:“一”上有分章号,下面的话是另一章。“一家翁濡”,疑读“一家翁妪”,指老头老太婆,夫妻一对; “尚年少”,是说年纪虽大,还不算太老,应及时行乐。“濡”,下面的而作一竖贯穿,写法有点怪。濡是日母侯部字,妪是影母侯部字,声母同组,韵母相同,可以通假。刘钊先生有不同意见,认为“一家翁濡”应读“一家翁孺”,汉人常以翁孺为私名。①(①秦简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12 月 6—7 日,长沙) 上的发言。)但“翁孺”除作人名,其他用法几乎看不到,这个人名似乎不是老翁和孺子的合称,而更像是老小孩一类意思。

不大爲非勿庸譙:“不大為非”,不太干坏事。“勿庸譙”,“勿庸”犹毋庸,是用不着的意思;“譙”,这里疑读憔,指心中焦虑,联系下文,应指内心坦然。刘钊先生有不同意见,认为应读如本字,是责怪之义。②(②秦简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12 月 6—7 日,长沙) 上的发言。)但责怪分自责和他责,这里不可能是他责,只能是被人责怪。“勿庸譙”是否指被人责怪,尚有疑问。

心不翕翕:“翕翕”,《尔雅·释训》: “翕翕訿訿,莫供职也。”《孙子·行军》: “谆谆翕翕。”曹操注: “谆谆,语貌; 翕翕,失志貌。”这里指方寸大乱,乏气失志貌。

從野草斿:“斿”同游。此句是表示心愿,用法类似张良“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史记·留侯世家》) ,意思是说,愿如野草随风倒,无可无不可。

【白话翻译】再多的酒也喝不醉,除非浩荡如江汉。喝醉了也不回家,只要还没喝到夜半。就算坐上马车往家赶,也要拖到鸡未鸣、天未亮,四周还是大黑天。老夫老妻还年少,没做亏心事,不必把心焦。与世俯仰心不慌,愿如野草随风倒。

令骰

不㱃。

自㱃。

㱃左。

㱃右。

千秋。

百嘗。

【注释】古代行令,有令骰和盛放令骰的骰盘、骰盆。这件令骰与一般的骰子不太一样,不是作正方形六面体,或五角形十五面体,或六角形十八面体,而是作短棒形。短棒系木制,经刮削处理,有六个面,每个面上有两个字,为行令术语。它们分两组,一正一反,分别写在木骰的两端。

不㱃: 免罚饮酒。

自㱃: 罚自己饮酒。

㱃左: 罚左边的人饮酒。

㱃右: 罚右边的人饮酒。

千秋: 古人以“万岁千秋”为吉语,这里的“千秋”可能指以酒敬客祝长寿,与上面四个术语不一样。

百嘗: 疑指举杯共饮。

学 衡

(0)

相关推荐

  • 趣味文史︱从“飞花令”谈古代诗词游戏

    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观众的热捧,赛制上比第一季增加了"飞花令"环节.这一环节圈粉无数.其实,"飞花令"是由古代的"酒 ...

  • 耐人寻味的拆字诗(五)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第四种拆字令.拆字本是古代一种占卜法,术士令求卜者任说一字,加以 ...

  • 酒令,大象来两盅

    图:程秋一.雨石作品 文:叁子 酒令是汉族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行令者又称"酒司令&qu ...

  • 札记第二太行八陉 李零《大地文章》

    太行八陉xínɡ "中国北方有三条线:35°线是王都线,从宝鸡,到岐山,到咸阳,到西安,到洛阳,到偃yǎn师,到郑州,到开封,一线排开,全是古都:38°线是华夏御北的第一道防线,石家庄.太原 ...

  • 李零:诗与酒

    --从清华楚简<耆夜>和北大秦简<酒令>想起的 李零 从前,我根本不沾烟酒,就连插队,也不抽不喝.我记得,离北京前,同学在颐和园聚会,他们全醉了,有痛哭流涕的,有咧嘴傻笑的,有 ...

  • 李零:《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我想把来龙去脉讲一下. 现在,市面上讲<周易>的书真是铺天盖地,热心的读者也人山人海.我不想重复各种老生常谈.胡吹神侃,说此书最最符合科学,处处蕴含哲理 ...

  • 李零:什么是中国(深度雄文!)

    来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据李零教授演讲实录整理 中国古代看山水的时候,有一种"阴阳"的概念.我们看这张世界地图,注意一下中国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的旧大陆(整 ...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周易》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我想把来龙去脉讲一下. 现在,市面上讲<周易>的书真是铺天盖地,热心的读者也人山人海.我不想重复各种老生常谈.胡吹神侃,说此书最最符合科学,处处蕴含哲理 ...

  • ​帛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北大藏西汉竹书老子(一)

     邓老 阅1746转962015-01-13分享收藏 帛书老子(高明校注) 德经(42处不同)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 ...

  • 全文 | 李零:说晋楚争霸

    编者按 最近,李零老师先后为湖南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两个大展,写出介绍文章.前者名为<东方既白--写给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已于今年3月在活字文化全文发表.这次,我们刊发与山西省博物院大 ...

  • 黄灵庚、李凤立丨北大藏汉简本《老子》札记

    北大藏汉简本<老子>札记 黄灵庚  李凤立 黄灵庚,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李凤立,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内容摘要:北大藏汉简本<老子>,是新发现的 ...

  • 李零:重归古典

    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点文末"阅读原文",可访问李零专栏. 我们的经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不是五经,不是九经,不是四书五经,不是十三经,而是现代人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