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帖,这五个说法,还是有用的!
一、练眼的观察力
说白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多读帖。王羲之一本字帖,两千多年来,大家都在看,都在学,但成功的屈指可数,个中原因当然每个人有悟性高低的成分。大家在参考上古经典时,每个人的着眼点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所以抓住的信息也不一样,这从临作中都能表现出来。尽量一个字一个字看,一笔一笔看,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不要放过。要练就练别人所不能察觉的本领,对观察到的东西最好用不同彩笔涂一下,临帖的时候多注意,要准、狠。
二、还原古人动作
手势决定了一个字起始转换,决定了行气的贯通,决定了整幅作品的气场。一笔一势,顾盼生情,不理解这个关系,作品就会支离破碎,形成气阻,或各自为政,既没有道理,也不合生理,即使有性情,也是低级的小趣味。
三、把握节奏,变速行笔,找准发力点
大家每谈行笔节奏,必谈提按,这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见解,古人的东西可绝对不只是提按就完全所能解决的。
四、处理好形象和意象的关系
开始阶段最好形象,学一家重点在找规律,特质的东西,然后再参入其他东西,当对点画有了相当深的理解后意象就自然出来了,不能刻求,一味谈感觉,有时感觉会害人。
五、举一反三,临创结合
在精临阶段对每个字都要深入地去研究,不能走马观花,从头到尾写,象鸭子吃蜗牛,直接吞到肚里。我的方法是当临帖时,遇到一个字不好写就反复写,有时写几十遍,写象了后通过记忆想一想这个字在其他字帖中的写法,凭记忆想到几个写几个,当然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改造,这其实就是一种创作和临帖的很好结合。
看看蔡京之弟的书法如何
蔡卞《题唐玄宗鹡鸰颂》纸本行书 纵2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卞,北宋宰相、书法家。蔡京之弟,王安石之婿。与蔡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调江阴主簿。元丰中,历同知谏院、侍御史。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
《宣和书谱 》称其:“自少喜学书,初为颜行, 笔势飘逸, 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长于大字。” 晚年高位,不倦书写,稍亲厚者,必自书简牍。所书圆健遒美,有兼人之力,而时以己意参之。盖有书笔,无书学者。
释文:唐明皇於兄弟間。以友愛稱。時有脊令數千。栖麟德之庭木間。君臣賡頌。以為美談。聖上紹述先烈。發揮哲廟之志。巨細畢舉。是以斯禽一日同集後菀(菀應作苑)龍翔池。數以萬計。蓋前此未之有也。上既親御丹青圖其狀。又作為雅詩以賦之。事辭之稱。與日月爭光。顧此頌所談。亦不足貴矣。改月三日。昭慶軍節度使中太一宮使。臣蔡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