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一方【阳和汤】
阳和汤
《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黄2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
[功用]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歌]
阳和熟地鹿角胶,白芥桂姜麻黄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阴疽疮疡服之消。
[方解]
本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所致,治疗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主。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少佐于麻黄,宣通经络,与诸温和药配合,可以开月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故以“阳和”名之。
[功效与作用]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
阴疽。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或脱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痰核、瘰疬等属于阴证者。
[配伍特点]
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可使阳虚得补,营血痰滞得除。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外科阴证之痈疽疮疡的着名方剂,以患部不红、不热、漫肿、酸痛、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肿等属血虚寒凝者。
[加减化裁]
若兼气虚不足者,加党参、黄芪等甘温补气;若阴寒重者,加附子温阳散寒;肉桂亦可改桂枝,加强温通血脉、和营通滞的功效。
[配伍特点]
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可使阳虚得补,营血痰滞得除。
[禁忌]
方中熟地用量宜重,麻黄用量宜轻。阳证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不宜用此方。
[经验]
例:脱疽
陈某某,男,47岁。初诊:1980年12月15日。
诊查:患者自1975年起,出现心悸怔忡,左足趾皮色污黑萎缩,极度怕冷,脉沉弱无力。
辨证:此血虚寒凝之脱疽症。
治法:治以温阳益气,活血散瘀。治以阳和汤加味。
处方:熟地30克 附片15克 麻黄10克 当归10克 白芥子10克 红花10克 丹参15克 赤芍15克 木通15克 鸡血藤30克 炮姜5克 效不更方,服药二十剂,足趾已呈红润。心悸畏寒亦霍然而愈。(倪宣化医案,录自董建华,1990,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化,第二辑,北京:北京出版社)
例:流注
楚某,男,40岁。
初诊:1950年10月2日。
主诉:半月前患败血脓毒症,经切开引流、抗感染等方法治疗,未见减轻。近日来病情加重,卧床不起,精神委靡,面色晦暗,形体消瘦,食欲不振,汗多,自觉恶寒,大便溏薄,右下腹及腰背处有约4cm╳4cm之包块各一个,质硬,无红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濡。
辨证:此为邪毒结聚,阻塞脉络,气血凝滞所致。
治法:宜温阳散寒,通滞散结,大补气血,托里排脓。方拟阳和汤加人参、附子,内服七剂。
处方:熟地35克 鹿角胶10.5克 白芥子10.5克 麻黄3.5克 炮姜10.5克 生甘草10.5克 红人参10.5克 附子10.5克。加开水400ml,煎出200ml,煎两次取200ml,早晚二次温服。另用阳和解凝膏外贴,二日一换。
二诊:服上方药七剂后,精神明显好转,出汗消失,饮食、大便正常;腹部包块自渍,流出脓液约200ml;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继服上方药七剂。
三诊:服药后背部脓肿自渍,流出脓液约300ml。能自己行走前来就医。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继服上方药七剂。
四诊:精神正常,面色红泣,伤口愈合,症状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和。继服上方药七剂后,恢复工作。随访五年,未见复发。(米伯让医案,录自董建华,1990,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第二辑,北京:北京出版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