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蛮横”的儿子,妈妈选择了含泪离开

最近网上知名的大V爆料: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正在赤膊玩手机游戏,妈妈走过来让他写完作业再玩。儿子不但不听劝,还一句一句和妈妈顶嘴。气的妈妈只好抢过手机,强制退出游戏并关机了。谁知母亲的这一举动激怒了儿子,他冲过来先是扇了一耳光,然后就开始了对母亲的拳打脚踢。妈妈体力不支摔倒后,儿子并没有放过妈妈的念头,依然用脚踢踹妈妈的肚子。最后这位妈妈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含泪离开了房间。

以前是“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现在“孩子打老子”变得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了一种新型的“家暴方式”。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人们都会数落孩子的不对,而实际上只是父母吃下自己种下的苦果罢了。

哪些家庭容易养出如此“暴力”的孩子

1、溺爱是祸根

孩子之所以会这样肆无忌惮地殴打父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溺爱。现在虽然已经开放三胎了,但很多家庭还是一个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无条件满足的。即使有些过分地要求,只要孩子一哭闹,父母也就同意了。这种溺爱让孩子不分对错,稍不顺心就会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表演。

2、榜样的力量

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棍棒教育已经被否定了,但仍有一些父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坚决拥护者。孩子长期受到父母的棍棒教育,潜移默化地认为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因此,当孩子开始有暴力行为的时候,父母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放下手中那些“有形”和“无形”的棍棒。

3、有养无教的家庭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压力大,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甩给老人带。很多老人因为年轻时疏于照顾子女,现在会把之前对子女的亏欠“报复式”用在孙子和孙女身上,溺爱就产生了。

这样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加以管教,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如果孩子有殴打父母和长辈的行为,会被人认为是没有礼貌、缺乏教养。如果父母不及时干预,不仅会导致亲子关系破裂,还会让孩子养成暴力倾向,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可以尝试下面几个方法

1、立规矩

建立家庭规矩对于动手打父母的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父母应该明确告诉他们无论是殴打、咬人、踢踹别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不被允许。

制定规则时,父母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一旦孩子触犯了规则,父母就要严格执行,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话不是闹着玩的。

2、教会情绪表达

无论是骂人,还是打人都是孩子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错误的方式罢了。当孩子有打人的行为时,父母只会说不可以显然是不够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掌握管理情绪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打人的问题。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表达反对、愤怒、恐惧的正确方式,当孩子负面情绪有了出口,自然就不会采取暴力的行为。

3、避免体罚

很多时候孩子变得有暴力倾向,作出殴打父母的行为都是父母日常行为的投影。所以当孩子做出攻击父母行为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能采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否则孩子就会产生“为什么你能打我,我不能打你”的困惑。

4、暂时隔离

当孩子做出攻击父母的行为时,父母既不能还手,又不能体罚,该如何是好?这时候“隔离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是父母介入孩子打人事件的好方法。

父母可以提出先和孩子分开5到10分钟,让大家的情绪平静下来。等到双方情绪都平静后,亲子双方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