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二十散文篇:“裴艳玲旋风”在香港(一) 自知方能自强

  
郑熙亭文存之二十散文篇:

“裴艳玲旋风”在香港(一)

题记:1986年8月31日,香港《大公报》以一个大版的四分之一辟作特稿专栏,并列发表了新闻界名流费彝民和河北省文化厅长郑熙亭文章:
费 彝 民 :“ …… 在 香 港 剧 坛 上,最近刮来了一股簇新的异乎寻 常 的 河 北 梆 子 ‘ 裴 艳 玲 旋 风 ’ ,《钟馗》这出高难度的一流好戏, 不少观众看得热血沸腾,把全场观 众统统拉进戏里去……”
郑熙亭:“艺术,只要是真的,美的,是没有地区界限的。河北梆子是地 方戏,乡土戏,但裴艳玲和她的搭档们,尊重观众,认真做戏,一丝不苟, 每当剧终时观众们热烈地涌向台口,我便深深感到了台上台下情感的交流融 合在了一起……”

自知方能自强

郑熙亭

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河北梆子到香港演出,能不能打响,我心里没底。总以为香港人不懂北方话,他们听惯了广东音乐,对这大口的“梆子腔”,感不感兴趣,实在难说。当8月27日晚招待场演出完毕,我的疑虑打消了,一块石头落了地。吃“夜宵”时,大家不高兴,以为演得没达到我们 平时的水平。然而文化部、新华分社的几位有关负责同志却乐得合不上嘴, 一再祝贺演出成功。确确实实,我们这九省地方戏曲展的“头一炮”是打响了。这一场演了三出戏:裴艳玲的《夜奔》,张慧云、田春鸟的《陈三两爬堂》一折,裴艳玲《闹天宫》一折。有武戏,也有文戏,有生也有旦,有做也有唱,把我们的阵容亮出去了。我坐在四排十八号,与《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先生隔一条人行道。他看得很认真,裴艳玲的一招一式,他频频点头; 张慧云的优美唱腔,他拍着板眼。中间休息时,他点头招呼我,说道:好 啊,裴艳玲功架实在好,见面胜似闻名。《夜奔》这出戏最难演。裴艳玲扮相俊,身段美,一抬足,一亮相,看得出来,她是师承北昆,取人之长,又有创新。
我知道费公是新闻界名家,哪想到更是戏曲里手。他断言说:看观众情 绪,很可能要加场,你们要有所准备。果然,当演出结束后,观众一涌挤到台口,鼓掌欢呼,就是不散,直到全团人员一齐谢幕,许家屯社长等请我们上台和大家合影,台下还有许多观众恋恋不走。
第二天,《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明报》等大报, 都盛赞演出成功:“河北梆子剧团裴艳玲艺惊四座。”剧照林冲,各式造型,剑穗纹丝不乱,出现在各家报纸上。演员们从市场回来说:“到处都在谈论河北梆子。”一场招待演出,把香港轰动了。
内陆知名的歌星奚秀兰问我说:“这么好的艺术,在河北存放了多久呀?”我说:“大约一百三十多年吧!”她说:“太可惜呀。”
实在可惜。但是我们的河北梆子终于不再存放,而走出河北,打出去了。一经比照,观念马上更新。什么戏剧危机,根本没有那回事。艺术,只要是真的、美的,就没有地区界限,甚至语言通不通也没多大关系。是地方 的也是世界的。问题在于提高水平,跟上观众的审美要求。
“香港人也喜欢河北梆子。”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作者附记】以上三篇文章,记述了1986年八九月间香港“联艺”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展》 河北代表团作为“首展”的演出情形。按香港新华社文体部要求,河北省由我带队。每场演出我都和“联艺”工作人员坐在池子里,认真看戏,记下了当时情景,回来后发表在河北日报上。
我和裴艳玲是同乡,少年时看过她父亲裴元的戏,后来听说他有一个女儿,工须生、武生,十分了得。到我看她戏的时候,人已二十多岁,艺也炉火纯青了。果然, “雏凤清于老凤声”,裴元一生奔波,总算后继有人。河北梆子也因裴艳玲的成就, 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89年

 郑熙亭: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