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许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全文1428字,阅读约需3分钟;
“我怎么总是什么都做不好?”
“做这些都有什么用?”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喜欢“总是”用这些抽象、概括的语言来给自己提问、批评自己。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当你“总是”用同样的话语来评价自己的时候,你的思维其实也就被限制住了。(注意我打的是引号)
我们习惯使用的关键词,像总是、应该等等,展示的是一种远的思维方式,这会让你陷入僵固思维和应该思维当中,这样的思考方式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反而容易评价自己,苛责自己的不完美。
这些远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头脑中运行的规则,是我们应对世界的基本逻辑,但是如果你固守于这些思维,那么你的世界就会陷入僵固,也会限制你的成长。
与之对应的是近的思维,什么意思呢?近的思维方式,更关注现实,与抽象、概括的远的思维方式相比,它更生动、具体、充满活力。
陈海贤老师将这种近的思维方式称为“正念思维”,正念强调的是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
我们大脑的念头,容易将我带离此时此刻,它很像中学时期做语文题时的第三人称手法,正念像是第一人称手法,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更客观,但第一人称身临其境,可以掌握更多的细节,在近的思维里,你会看到更多、更真实的东西。
当我们用抽象、概况的语言来思考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少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了,但用生动、详细、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时,此时此刻是充满可能性的。
学习近的思维也就是正念思维,你会看到更清楚,也更容易找到当下焦虑的解决办法。
正念思维共有三条原则。
首先,第一条原则是,使用描述性的语言,而不是评价性的语言。
这一点我在一些有关心理学的书上见过,描述性的语言不会轻易表达意见和看法,不会像评价性的语言那样充满攻击性,让人忍不住地反抗。
描述性的语言也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功,“非暴力沟通”采用的也是描述性语言。
妈妈让孩子再玩半个小时就得放下手机去写作业,一个小时后,妈妈发现孩子还在打着游戏,使用评价性语言的妈妈会这么说:“你怎么总是这么不听话?”,使用描述性话语的妈妈是这样说:“儿子,我一个小时前让你再玩半个小时就去写作业,那个时候你也答应了,现在我看你还在打游戏,那你现在是不是该去做作业了?”
显然,使用描述性话语的妈妈说的话孩子更容易接受,而使用评价性话语的妈妈说不定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不情不愿地去写作业。
第二条原则是: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这一条与前面那条结合起来用会更好,如果你问咨询师这样的问题:“我容易焦虑怎么办?”那咨询师很有可能会问你:“你在什么时候容易焦虑?什么场合容易焦虑?你最近发生了什么”,他会询问更多的细节,这样询问更多细节的过程,一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了解来访者的情况,二是让来访者能够用近的语言来描述生活。
只是说“我容易焦虑”这是不对的,这是抽象、概括的语言,只有找到生动、具体的过程,才有可能看到可以控制的部分,找到出路。
第三条是关注现在能做什么,而不是事情的结果。
面对当前令你焦虑的问题,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你现在能做什么?你愿不愿意去做?
如果你问“这有什么用”的话,这就又是远的思维了,这样的两个问题就可以将你的注意力从远的地方给拉回来。
陈海贤老师说,“近的思维就是发展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语言。”
我们太喜欢用静态的语言去捕捉动态的现实,那往往会使我们陷入困扰,近的思维就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语言载体,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其实,写出文字将“近的思维”总结出来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变远了,不过相信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拉近你们与问题之间的距离,你可以试着用近的思维来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