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六)

方名: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歌

麻黄细辛附子汤,减辛加草甘草汤。

两感太阳少阴证,能发表水里寒凉。

方剂

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阴之经。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寒气。

原文

麻黄细辛附子汤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少阴病,当无热恶寒,反发热者,邪在表也。虽脉沉,以始得,则邪气未深,亦当温剂发汗以散之。

麻黄附子甘草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302)

二三日邪未深也,既无吐利、厥逆诸里证,则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寒以散之。

附: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既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着宜杏子汤。《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26》

麻黄附子汤: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伤寒论研究大辞典》

麻黄细辛附子汤

本方能温经解表。方中麻黄发汗解太阳之表;附子温经扶少阴之阳;细辛通彻表里,既助麻黄解表发汗,又助附子温经散寒。三药合用,为表里双解之剂。原著用于治疗少阴太阳两感证。现代常用于治疗虚人感冒,咽喉疾患,SSS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风湿病、无汗症、荨麻疹等。

汤证名。是一种以阳气内虚,寒邪外束为中心病机的病证。属太阳少阴两感证。就临床来看,本证常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肢冷、神疲倦怠、嗜卧、咽痛、暴喑、心悸、胸闷、久咳不愈、痰白而稀等症。其脉沉、或迟缓、或细弱,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滑。

附:麻附细辛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茯苓、半夏。水煎服。

方用《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解表,加茯苓、半夏燥湿化痰,宁心安神。治冬月夹阴伤寒,心肾受伤,发热头痛,骨节烦疼。

麻黄附子甘草汤

本方有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而成。方用麻黄解表发汗,附子温经助阳;因病势较缓,故去细辛之辛散,加炙甘草甘缓和中。本方能温经解表,但作用较麻黄细辛附子汤缓和。原著用于治疗少阴太阳两感证。现代常用于治疗虚人感冒、肾脏疾病、嗜睡症等。《金匮要略》麻黄附子汤与本方药同量异,用于自老水气病脉沉者。

其病机是阳气内虚,表邪不解。《伤寒论》未言其具体脉症。就临床来看,本证可见发热恶寒、无汗、浮肿、小便不利、嗜寐、脉沉等。





《神农本草经》如是说…

麻黄(中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生川谷。

甘草(没分生、炙)(上经):味甘平,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久服通神明,轻身延年不老。生山谷。

附子(下经):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细辛(上经):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省山谷。

(0)

相关推荐

  •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表散寒,固本通阳的功效,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汇方(十六)

    方名: 猪苓汤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方歌 猪苓二苓胶滑泽,白虎膏知甘草粳. 竹叶石膏除知母,加参半竹麦门冬. 方剂 猪苓汤<伤寒论>:猪苓二苓(猪苓去皮甘平.茯苓 甘平)阿胶 甘平滑石 碎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27)两感

    两感 82 两感  一日太阳少阴病, 头痛口干渴而烦. 二日阳明太阴病, 满不欲食身热谵. 三日少阳厥阴病, 耳聋囊缩厥逆寒, 水浆不入神昏冒, 六日气尽命难全. [注]两感者,脏腑表里同病也.一日, ...

  • 蔡长福:解读《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阳明病节选)

    膀胱经散出来的热量,人一不怕苦,二不怕冷,这个人活的自在潇洒,吃什么都香,喘气都觉的心里舒服. 放屁多不是个好事,多了是大病. 这个屁是怎么来的,就是感冒没治好,误治了.伤寒论开篇就讲太阳病,&quo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四)

    方名: 麻黄汤 大青龙汤 越婢汤 越婢加附子汤 越婢加半夏汤 方歌: 麻黄麻桂甘草杏,加膏姜枣大青龙. 越婢大青减桂杏,加附加半风水清. 方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五)

    方名: 麻黄加术汤 三拗汤 麻杏石甘汤 方歌 麻黄加术风湿痛,三拗去桂喘风寒. 加膏麻杏石甘汤,外寒内热喘收功. 方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炙甘草一两.杏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七)

    方名: 小青龙汤 附子汤 真武汤 方歌 桂芍干姜辛半味,麻黄甘草小青龙. 附子术附参芍苓,真武无参有姜生. 方剂 小青龙汤<伤寒论>: 桂枝(去皮)三两 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干姜三两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八)

    方名: 干姜附子汤 白通汤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理中汤 桂枝人参汤 附子理中汤 治中汤 方歌 姜附加葱白通剂,更加尿胆治格阳. 加草四逆葱通脉,加参茯苓四逆方. 理中参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九)

    方名: 五苓散 春泽汤 五苓甘露饮 苍附五苓散 茵陈五苓散 胃苓汤 方歌 五苓停水尿不利,內蓄膀胱外太阳. 二苓泽术桂分用,虚渴加参春泽汤. 甘露寒水膏滑入,苍附内寒附子苍. 茵陈发黄小便涩,食泻合胃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十)

    方名: 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栀子豉加大黄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厚朴汤 方歌 栀豉加草加生姜,枳实栀豉加大黄, 去豉栀子干姜入,枳朴栀子厚朴汤. 方剂 栀子豉汤.栀子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