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承载着新时代的使命 ——浅析黄惠波老师诗歌《春秋集》

文/独上西楼

黄惠波老师的春秋集之春卷与秋卷两本诗集仔细阅读后,脑海中浮现出,古诗云“春玩其华,秋登其实”的场景,文本仿佛突然在眼前铺开春天繁花似锦的同时,又向读者们展示秋天漫山遍野的硕果累累。从一首首诗里,看到了春天的希望与秋天的丰收,以及从字里行间,深刻感觉到祖国的强大与人民生活的幸福,这是作者思想里,家国情怀深植在血脉基因中,血浓如水的情感在涓涓流淌。如春卷的《假如我是风雨雷电》长诗中,作者如此写下:
假如我是风
在幸福的人们醒来之前
我会把尘世梳理一遍
假如我是雨
我并不认识阳光下的车水马龙
我只顾默默滋润尘世的气息
假如我是雷
我会在黄昏时分躲进我的宫殿
不去叼扰尘世间温馨的合家团园
假如我是电
我会通宵达旦坚守岗位
在尘世需要我时随时出现
我自由倘徉于尘世人间
啊!我多么爱你,人类
  文本中作者以风雨雷电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像为具像,借喻自己,假如自己是风雨雷电,将默默无私奉献自己,把幸福美好,合家欢乐留给人类,作者的一心一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通过诗言志的表述方式呈现出来,诗歌在此时承载了作者潜意识里的新时代的使命
  诗是时间深处的一粒种子,作者从揭阳到深圳,从老师到诗人,再走向政坛为人民服务。作者始终坚持一路播下诗歌的种子,几十年如一日,在作者的信念与世界里,俯首时播种春天,抬头时收获秋天。春玩其华,秋登其实的这种人生美好,在字里行间处处芬芳。人生是一场最美的修行,最美的风景就在春天期待的远方和秋天收获的诗意里。
  作者在每一首诗里反复内视与洞察着,反复感受与传播着世间的真善美,轻松将诗歌具像与意像的任督二脉打通,将春天记载的来龙与秋天诗写的去脉联通,涌泉而出的灵感在百会合一处三花聚顶,结出诗歌独有的精炁精三色果子。譬如作者在秋卷的《黄河与恒河》中写下:
神秘和无限想像力
悠久与美妙的回忆
羌独、天竺、贤豆
如一壶绵柔老酒
遥望恒河与黄河
但见两个历史老人
在斑斓的霞光中
执手漫步遐思……
  文本中作者通过奇妙的想像力,将具像与意像三言两语关联,把黄河与恒河,中国与印度瞬间关联,且将两者比暗为历史老人,执手这个词是整首诗中的诗眼,两个古老的文明手牵手,两个强大的国家手牵手,两国人民手牵手,这体现了作者的世界和平与人间博爱的大格局与大情怀。执手漫步遐思…… 短短六个字,执手是一个意境,漫步是一个意境,遐思是一个意境,后面的省略号将文本升华,推向更高的一个高度,点醒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领导人去思考人与人,文明与文明,国家与国家该如何求同存异,携手创造共加美好的地球文明与未来,这是文本中体现的价值也是作者不忘初心的意义所在。
  春去秋来,诗是眼睛里一目了然的光,期待着,收获着。秋去春来,诗如一个孩子,成长着奔跑着希望着,
  读诗与读作者,在读山与读海之间啊,有时,文本之意像又在山与海之外。
注:黄惠波,广东揭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1983年开始创作,迄今创作诗歌千余首,曾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第五届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等奖项。他对秋情有独钟,已出版的诗集《禾火集》《知秋集》《三秋集》《秋问集》《秋路集》《春秋集.春卷》《春秋天集.秋卷》皆表达了他对秋的深远寄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