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雪景暗藏一点春意,王翚绘《雪邨图》
雪景山水有两个创作方向,分别是学习宋画和元代绘画。北宋初年的范宽,从壮美角度进行描绘。元代名家曹知白,发掘了雪景中包含春意的画法。此后几百年间的雪景山水,大多未能跨越这两个创作方向。前辈画家的作品影响深远,对后来者造成了极大压力。为了寻求突破,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突破,也需要无数次的尝试。
清初画家王翚在画雪景山水的时候,融合北宋范宽的寒林画法与元代画家曹知白的特色,画出了一幅有清润韵味的雪景图。王翚不愧是“集大成者”,《雪邨图》彰显出一个大师级画家应有的创作能力。
提到王翚,人们往往会在赞美的同时,说他的画作缺少自己的特征。他效仿古人,以古为师的同时,变成了古代画家的影子。影子永远是影子,再清晰的影子,也缺少人的灵魂。如果画家没有灵魂,又怎敢奢求作品有灵魂。若作品没有灵魂,那又怎能达到逸品的境界。
王翚画《雪邨图》,更像是一次挑战。他不想成为别人的影子,他要学会做自己。至于他是否成功,每个赏画的人都会找到答案。求新求变,说起来很简单,至于怎么做,因人而异。近现代的画家可以打开眼界融合中西,对于古代画家而言,只能在技法细节与情怀表达上提升意境。
《雪邨图》中有个细节,山中有一座古寺,王翚打算用配景,表现雪景寒林的空灵静谧之美。这座古寺暴露了王翚在对景写生上的缺陷,王翚的本意是想画得生动一些,其结果是古寺画歪了。只看画面效果,古寺好像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王翚不懂透视变形的法则,他只能去古画中寻找类似的构图。可见,王翚想要突破自己有多么困难。
王翚在学习元代曹知白的画风时,发现了曹知白画雪景山林暗藏春意的秘密。曹知白用湿笔淡墨勾画山石肌理,雪山岩石上好像罩着一层水汽。王翚顺着曹知白的思路,把这层水汽“放大”,就产生了清润之美,雪山中的春意更浓了。
王翚的尝试相当成功,他在以古为师的同时,把古代画家的创作手法向前推进了一步。画画像爬山,眼前总有一座等待攀爬的高峰。王翚在创作的道路上,比曹知白爬得更高。
看着画中暗藏的春意,不得不佩服王翚。从《雪邨图》中,看到了王翚在创作上的努力。看似寻常的点苔之法,搭配水墨淡染,产生了美妙的动感。这动感代表着万物萌动,迎接春天的喜悦。这动感让画面有声有色,带来无尽的观赏情趣。
如果再有人说王翚的画风传统教条、不知道变化,那么可以推荐此人看看《雪邨图》。王翚的作品有缺陷,但也有新意。哪怕是王翚的一些缺陷,也是很多人学不来的,更不要说学习他在创作上变化。了解一位画家,尤其想要了解像王翚这样的名家,还需要日积月累,用心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