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死桩还是找活架?扎马步、三体式光站没用,能动起来才行
#「活得通透」主题创作大赛# 12.从劈拳说一说形意拳的身架,什么是架懂得人恐怕不多
之前的文章基本上把上肢的要求说了一下,今天接着往下说,身架。这里有个概念,稍微点一下,就是身架和桩是不是一回事儿?
恐怕一般人,把身架和桩这个概念混淆了。严格意义的讲,桩和身架是有区别的。或者说身架的范畴更加的宽阔,桩可以看作是身架的某一种特定方式。
讲到桩,我们脑海中一定会冒出扎马步;练内家拳的更加熟悉的是混元桩,三体式等等。
虽然说站桩并非一动不动,但桩还是个死的。这种桩架并不足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更多的是当作一种练功的手段,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功架。身架是一种活动的桩,或者说是一种动起来的桩,就是活架。
老辈们经常把拳架练成一体,也就是用单个的五行拳来练习桩架。站桩并不是必须的,不站桩的大有人在。但你不练拳架可就不行了。每一个五行拳都可以分拆开来,利用其中的一个架势,来当桩练习。行拳走架练得好的,往往桩功都不含糊。但桩功站得好的,行拳走架时却未必如意。有人说拳是动起来的桩,桩是静止的拳,这就揭示出了桩架的辩证关系。
为什么要练桩,一个是以桩练功,再一个就是巩固你的拳架结构。形意拳或者说所有内家拳都是以拳架打人的。练内家拳打不了人,不是你的技巧不过关,而是你的架子缺乏支撑。架子不稳,就形不成动静合一的状态。
什么是动静合一?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一堵墙。你去打他,你自身就会受伤。这里指的不是硬碰硬,而是你破不了人家的支撑。换句话说就是你打不动人家。再直白地说,就是你破不了人家的重心。
桩架就是调节重心的那个点,使你的架子处在一个稳定的结构中。这个稳定不是表面的一种固定不动。而是受到外力时,能够把外力支撑住的那一个点位。人们常说立木顶千斤。不是立木有多么结实,而是立木的那个点位非常的清晰。那么站桩就是找这个非常清晰的这个重心点或者说能够使你承受外力而产生抗争的那个反作用力的源力点所在。
一般来讲,三体式桩的重心要调到丹田。换句话说,你所有的发力也是从这个点位开始的。把你散乱的身体报缩团紧在丹田,让小腹变得沉实,这就是站桩,不是死死的站一个架子,站桩就是调节这个紧实度。通过丹田,一松一紧来调节把握这个度,使你的丹田能够处在一种常常维持紧实的程度。意念一起丹田一紧,你的身架就到位了。而你身体团聚的这个力量有一种向外的突破,这个突破可以发挥到你的身体四肢各处。这就是站桩。
那什么是身架?身架就是进一步运用起来,变成一种活动的桩,也就是加上步法。一般的人桩可以站得很好,但是一动步子就什么都散了,更不要说在对抗中还能保持架构沉实。
身架就是移动的桩只说对一半,桩是死的(指重心),动不起来(不是指內动),动起来重心必然要调。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重心的转换与回归原点,那么这种重心的移换到回稳(归桩),就是身架。
高手的重心转换时你是察觉不到的,你总觉得对方非常稳,难以撼动,你触手处,受力处永远是人家调回来重心的状态。跟这样的人动手,你有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站不住。一个是人家的桩功了得,再一个就是人家身架运用巧妙。
现代格斗也讲重心,调步子,更多的是主动换,带着重心来,带着重心走。所以身大力不亏,重量级的不是轻量级所能撼动的。内家拳有这方面的类似,比如硬打硬进,贴身靠等等。但内家拳有一种更加巧妙的应用。李宗轩所谓的掀门帘子。掀门帘子有两种,一种是掀对方,一种是被动掀自已,靠对方来调自己的重心。
后一种只存在于内家拳中,老辈常说的,你一打人家就变了,打出去但破不了人家的势,一个变步(甚至打起落地)就站稳了。破不了人的架也就打不了人家。
常见一些人七扭八拐递出来一拳一腿,等于是往坦克里塞炸药,是躲着身子打人的。这个打赢的概率太低了,失手的变数太大,换一个人就不起效。
这种偷冷子打法,算不得高明,也见不得高手。败法往往是被碾压式的,胜了却有太多的凑巧。擂台比高低可以,实际生死中就是刀头舔血,远不如逃跑来得干脆利索。
真正练拳的追求的是,要么不出手,出手必胜。有巧不取,是为功夫,偷机取巧,突冷搏胜只是末技。也有人专研究一些下三滥的手法,算不得拳技只能算冷技。
冷技配小人,为行家所不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早已被丢弃了。现代社会比拼的是技艺而不应是心机毒歹,现在擂台上也偶见这种人,抱拳行礼时偷袭之类的。
老话讲防人之心不可无,动手时也得提着醒。当你以身架取优势时要防他人起坏心,突冷施恶技,所以当你身架对对方形成压迫时,要及时把对方打倒或使其不再出手。要立判胜负。
身架除了重心的转换,还有一个就是架构。合理的支撑结构,要求就多了,去用八法校吧,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