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写貌图像画家——陈闳、李真

唐代中期因为写貌、图像风气兴盛,因此擅长这项画科的画家众多,专攻与兼善俱有。著名的有下:

陈闳

陈闳,事略见载《唐书·艺文志》《旧唐书·岐王传》《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等书。他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时年不详,活动于玄宗至肃宗朝。曾任永王府长史。为人善画,又喜好收藏,家蓄图画极多。《历代名画记》中称他,善画写貌,工鞍马,与韩幹同时,且与韩幹同师学于曹霸;《唐朝名画录》中则说他,善写真及画人物、仕女。由本道荐之于朝,开元中召入内庭供奉,每令写貌御容,冠绝当代。书中还特别言及他,曾画明皇射猪、鹿、兔、雁以及按舞图,还有御容等,都是奉诏而作。肃宗时,更在太清宫写肃宗御容,“尽得龙颜凤态,日角月轮之状”,而笔力滋润,风采英奇,完全符合瑞应相貌,诚属天假其能,推崇为国朝阎立本之后第一人。因此书内品评,将他的写真列入神品,人物、仕女列为妙品。并称赞他的写貌、鞍马画艺卓越,其得意处,辈流见之莫不敛衽,尤其深获皇帝赏识与器重。画史还记叙一事,说玄宗初见韩幹时,曾令韩幹师事于他,由此更证实他受到皇帝器重之一般。

陈闳的作品传世,根据画史记载,如前张彦远、朱景玄二人书中记叙,有《写安禄山图》《玄宗马射真图》《上党十九瑞图》,以及上都咸宜观殿外窗间,所画写真以及明皇帝、上佛公主等图;天尊殿中,所画上仙及当时供奉道士、庖丁等真容,和其他绘画故吏部徐侍郎本行经幡十二口(人)、仕女、功德佛像等,都被称“妙绝无比”。北宋《宣和画谱》中,记载徽宗时内府收藏,他的画迹有《写唐列圣像》《写唐帝真》《公子图》《明皇击梧桐图》《李思摩真》《六祖禅师像》《揭谛神像》《写内厩神驹图》《人马图》《呈马图》《人草图》等,写貌、佛像、图像、人马画皆有,而以写真、图像为多,可见其创作情形的大概。

唐代 陈闳 八公图(局部)设色

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这件陈闳《八公图》,画为手卷,绢本,高25厘米,长91.5厘米,着色画法。内容绘画文、武臣六人,俱为立像,头冠衣胄整齐,神情严肃威武,不作背景。由于画作标题八公,画中仅有六人,显示画迹已是残卷。又因画幅绢素残破严重,每一像上原有标题人名,现也只存高颍、长孙嵩、罗结三人姓名。

唐代 陈闳 八公图(局部)

此画既然题名八公,按“八公”之说法不一:见于《神仙传》中记载,汉淮南王刘安,爱好儒学方技,有“八公”往诣之,八公为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等人;又《晋书·职官志》中记载,武帝即位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苟觊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世谓之“八公”。但是此画中人名都与上述不合,或许因此原因,拖尾题跋的清宫词臣王杰、董诰、金士松等人,别作考证,认为所绘应是北魏明元帝时人,官拜南平公的长孙嵩、山阳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然而画中标名的罗结和高颍,分别为北齐和隋代人士,是知画上所标“八公”显然为后人于不察实情下,随意加上的既有流行称谓,非正史上所谓的八公。

唐代 陈闳 八公图(局部)

至于画卷拖尾,有明人文彭、张凤翼,清乾隆间词臣王杰、董诰等人题跋。又本幅前后接缝处,并有北宋徽宗“宣和”“政和”小玺压缝,证明曾经徽宗内府收藏。加以画中人物画法古宕,衣冠佩带俱非后世所见,笔意浑穆古劲,神气赫奕。所以王杰、董诰考证画中人物题名或有讹误,但认为所绘人物衣纹、绢色、赋彩等,都显得古穆浑厚,应属唐人手笔无疑。笔者则据绘画用笔风格推断,认为此画或在唐前已经流行,陈闳依傍临摹而成此本,传世以后遭致残缺,宋人得而复摹写成此卷流传至今。因此,借此画也可略窥陈闳与当时图像绘制情形之一斑。

李真

现有存世的唐代画迹中,属于写真图像作品的仅有少数几件,便是现存日本传为唐代画家李真等所画密宗禅师像,堪称弥足珍贵。

李真(一作贞),籍里、生卒均不详。由于唐代画史对他记载阙如,只有唐末段成式所撰《寺塔记》,其中记叙招福寺时说到,“库院鬼子母,贞元中,李真画,往往得长史规矩,把镜者尤工”;另是唐代诗人符梦复的联句诗,中有“李真、周昉优劣难”句子。此外,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叙两京外州寺观画壁内,提到他的画迹有二处:一在唐安寺塔下,有尹琳和他的画,唯内容不明;一在资圣寺北圆塔下,也有尹琳和他画的绢画《菩萨》,还有团塔院四面花鸟也是他所画。综合这些间接记叙数据,约略知道,他活动的时间是在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4),绘画或许师学周昉而且技艺堪与相等,善于壁画,而且擅长佛像、鬼神,也工画花鸟。另外是现有存世他的画迹显示,尤其说明他也是位卓越的写貌画家,并且为担任供奉的职业画师。

今日传为李真流传下来的写貌图像画迹,共有多件,均藏于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其中属于写真较有名的两件:一为《不空金刚像》,一为《五祖真言像》(又名惠果阿阇梨像)。这些画迹的由来,根据日本和尚空海所撰《御请来目录》中说法:相当中国唐代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日本派使遣唐生空海等人前来中土,受教于长安青龙寺的惠果大师,学习真言宗(密宗)法。翌年,空海学成返国,惠果于是馈赠他一批包括曼荼罗、金刚智、善无畏等肖像画,一起带回日本。这批画像的内容和数量,根据《御讲来目录》记载,有《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大曼荼罗》一铺(七幅,一丈六尺)、《大悲胎藏法曼荼罗》一铺(三幅)、《大悲胎藏三昧耶略曼荼罗》一铺(三幅)、《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一铺(七幅)、《金刚界八十一尊、大曼荼罗》一铺(三幅)、《金刚智阿阇梨影》一铺(三幅)、《善无畏三藏影》一铺(三幅)、《大广智阿阇梨》(即不空金刚影)一铺(三幅)、《青龙寺惠果阿阇梨影》一铺(三幅)、《一行禅师影》一铺(三幅),共计法菩萨金刚诸天等像并传法阿阇梨等写真一十铺。而且惠果和尚还告以赠像的原因,说是:“真言秘藏,经疏隐密,不假图画,不能相传”。这批唐代东渡日本的文物,由于保存良好,得以流传至今,堪称弥足珍贵。

唐代 李真 不空金刚像 设色 211.9×151cm

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藏

至于画中人物的身份。其中的不空金刚,根据唐代严郢撰、徐浩书《唐大兴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记载:他本为西域人,氏族不详,后西游天竺师子等国,得诣龙智阿阇梨,遂信奉佛教真言宗。按真言宗(密宗)的由来:昔金刚萨垂,亲于毗卢遮那佛前,受瑜伽最上乘义,后数百年,传于龙猛菩萨,龙猛又数百岁传于龙智阿阇梨,龙智传金刚智阿阇梨,金刚智东来传于不空金刚(智三藏)。金刚智三藏、不空金刚,与另一天竺人善无畏,都信奉真言宗,均同时前来中国传教,于是被称“开元三大师”;不空金刚在唐,曾为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皈依崇奉,受赐法号“大广智不空三藏”,圆寂于代宗大历九年(公元774)。另一惠果和尚,为汉人,习佛真言宗法,与金刚智、善无畏、不空金刚、一行(汉人),合称“密宗五祖”。

善无畏像

这批画像的绘制,因为画上并无画家署名,每像左右仅以飞白书题上画中人物的梵名和汉名,下面则是空海草书行状,所以不知作者为谁。唯前述空海《御请来目录》中,于列述图像名称末后,有“则唤供奉丹青李真等十余人,图绘胎藏金刚界等大曼荼罗等一十铺”的话语,说明是李真和其他共十余人所画。虽然不能据此遽下断言,不过文中所提既然以李真姓名领衔,按理应该是由他领导创作,殆无疑问。依此推想,这些绘画纵非全属他亲笔所画,也应是在他艺术理念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可以作为他的创作看待,尤其可以供作考察他所处在的这个时期写貌图像风貌的部分参考。

一行禅师像

这批写真肖像画迹,由于年代久远,绢地已经十分陈旧,破损情况相当严重,其中唯有《不空金刚像》一幅情况稍好。此画高211.9厘米,宽151厘米,墨画淡彩,画身多已剥落模糊,仅脸部和上身衣褶部位尚称清晰。通幅看来,笔墨画工十分精细,人物端坐胡床上,双手合十,意态沉静,神情安详,适切地表现出一代高僧的模样;特别是颜面依稀可见简洁细致的笔线,生动地刻画出像主的性格,透露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都使得这件作品引人入胜。以其与现有存世一件性质相近的画迹,现藏美国的北宋无款《睢阳五老图》作一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表达人物性格的刻画上,画法与臻达的艺术境界,几乎相差无几,尤能显示唐代这项写貌图像画科成就之高,已经具有宋人的水平,令人赞赏不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