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在洞察人性、洞察认知模式中成长
因为工作的原因,还有我喜欢到处瞎参合、瞎跨界的性格,被邀请参加过很多产品的营销和产品的会议。
这样的会议很有意思,特别是在卖点的梳理环节、营销策略的制定环节。
之所以说有意思,因为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时候,都会非常完整的展现他的世界观,也就是他是如何看待和认知这个世界的,也能够看到他的方法论,就是他是如何用自己的“套路”去处理事情的,真的是丰富多彩,有时候更是大开眼界。
但是,你如果看多了,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包括这些聪明的,靠帮别人树立品牌来生存的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自己的视角、广告主、生产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当然,这也是我们最习惯的视角和方式,这里既包括了我们学到的知识、拥有非常多成功经验的技巧,还有我们屡次的失败给我们的深刻教训,等等,这些都包含在内。
这几年有一个词特别流行,就是抢占用户的心智。那什么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呢?
可以说,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决定人的命运。我们的性格、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还原事情真相的能力,都是我们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的第一步是如何认知我们遇到的人和事,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利用我们的潜意识去感知。我们接触一个人也好,接触一个新的产品也好,第一印象很重要,也就是这个阶段发生的。所以,为什么长得好看、衣着得体、谈吐得体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一个产品也一样,名字、设计(视觉形象)等等,如果设计得当,也会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这个阶段或者说步骤,是我们在寻找同类的过程,也就是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和我们有着同样喜好的人。
第二个步骤,理性分析,通过与这个人的深度交往,对一件产品的使用体验等等,开始理性的分析。但是,对于很多人,很多事、很多产品,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真正的进入这个阶段,除非是出现了重大的变故,而重大的变故让很多人又返回到第一个步骤,重新开始一个循环。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案例:
这个案例的主角是霍普金斯,如果对广告、营销、文案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对这个人多少都有些了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将他视为现代广告的六大巨人之一,他说::如果不把这本书读7遍以上,任何人不能去做广告。霍普金斯改变了我的一生。
他说的就是霍普金斯的名著:《我的广告生涯》和《科学的广告》,在这本书里他讲了一个很经典的关于喜立滋啤酒的案例。不过,需要说明一下,很多人很容易把喜立滋和喜力弄混了,前些年大部分是把喜立滋翻译成舒立茨。
霍普金斯在火车上偶遇了喜立滋啤酒的老板,他四处推销自己的啤酒,但是效果很一般,这反而引起了霍普金斯的兴趣。他要求这位老板告诉他,他们啤酒的卖点,老板说:我们的啤酒和大家都一样,口味也很一般,真的没有什么卖点。霍普金斯说:不可能,任何产品都会有他独特的卖点,他就让老板把他们整个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讲给他听。听下来,确实没有多少特点,后来他又去了这家工厂深入的去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个卖点,被这位老板直接斥责为荒谬,我们先来看这句广告词:每一瓶舒立兹啤酒,在灌装之前,都要经过高温纯氧的吹制,才能保证口感的清冽。
这位老板说,你太逗了,这广告不行,所有的啤酒都是这么生产的,这是啤酒生产的标准工艺,我要拿这个做广告,给人笑死了,这根本就不是我们啤酒的特别。
普斯金斯很生气,他说来打赌,我出钱你回去打广告,要是挣了钱,你把钱还我,要没赚钱,这广告算我送你了行不行。舒立兹的老板觉得也行啊,我也没有损失什么,然后就回去打广告了。
随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喜立滋的啤酒销量快速增长,也脱离了濒临破产的困境,之后也成长为美国重要的啤酒品牌之一,霍普金斯后来也和喜立滋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合作关系。
讲到这里,估计大家会想起很多经典的广告案例,比如乐百氏的纯净水、农夫山泉,当然也有玩砸的,比如奥氏体304。
这其实都是对我们的认知模式,心智模式的深入洞察的结果。
我们说我们的成就取决于我们对人性的洞察,人性的贪婪与恐惧、趋利避害,都是确定了在某些情境下,人会选择的方向,而认知模式、心智模式的研究,则是对人性研究的深入,除了方向,还有更为精确的节点的选择模式。
这个案例中,霍普金斯最重要的洞察是,喜立滋的老板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产品,而霍普金斯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找到卖点。很多朋友跟我说,自己的产品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点,在行业内也就是平均水平,不知道该怎么办,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也就是管子的菁茅之谋,就是把茅草卖出金条价,那是一种解决方法,这里提供的是另外一种解决思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那篇文章。如何把茅草卖出金条的价??
霍普金斯的洞察,简单点说,从用户的角度去发现价值,并精确的表述这种价值,而不是站在生产商自己的角度去定义价值。这个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一旦进入操作环节,我们很容易又走入了用潜意识处理问题的心智模式。
用潜意识处理问题的心智模式,有很强的经济性和便利性,这是我们的先祖们在面对洪水猛兽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的长期经验,在我们的DNA中的遗存。但是,进入文明社会,特别是现代,我们很少再有面临这种境况的机会,这种心智模式的弊端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我们习惯了用这种模式来应对问题。
有些人将霍普金斯的这类案例总结为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互联网意味着信息量的急剧膨胀,我们好像产生了一种错觉,就是巨大的信息量意味着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削弱,其实,在很多时候,反而是相反,是信息鸿沟越来越大,原因在于,我们很多人并不具备甄别信息的能力,缺乏驾驭信息的能力。
信息传播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被很多人忽视了。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身边很多的牛人,都是擅长讲故事的高手,高手很少跟你讲道理,而是选择讲故事。为什么这么做呢?如果你越想把信息表述的准确、精确、无遗漏的时候,受众反而接受到的信息量是最少的,原因是,要接受这样的信息,需要调动大量的知识储备、经验、思辨的能力,我们大脑中的潜意识是排斥这种模式的,而故事的传播,却能产生信息的增益,故事很容易将受众带入,跟着故事的发展倾注自己的情绪,反而会带来自我收获的愉悦感。
我经常说,你传达的是一个错误的信息,但是对方接受到的反而可能是一个你希望他建立的印象。最简单的例子是,有些人越想低调,你反而会觉得这人很牛。传播、品牌、营销,不是要直接告诉对方你很牛,而是要让对方觉得你很牛。
我们在被大量信息裹挟的时候,很多信息,没有进入我们理性思考的范畴,但是这些信息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了大量的印记,而这些印记,在一定的条件下,时机成熟的时候,就会变成我们决策和应对一件事情的依据。
前一段时间,有人写过一组数据,大致是,让大家凭感觉来说一下:我们14亿人口中,有多少人没坐过飞机;我们现在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我想,这个数据会让我们很多人大吃一惊,因为这和我们大脑中认为的理所当然的数据差距甚大。
我们现代人讲究逻辑、推理,我们判断一件事情,使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是否符合逻辑。但是,很多人总是容易忽略的问题是,逻辑,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而我们很少去审视这个假设,也就是前提条件,而这些假设和前提条件,是我们的知识、经验、文化传统、接受到的各种信息,让我们觉得这些假设和条件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根本不需要去审视。
很多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知识的诅咒”,因为我们学到的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就会越坚信,甚至是下意识的坚信“我是对的”,而对于不符合我们认知模式、心智模式的事情,下意识的去排斥。我们来看一个《列子》里的故事:
《列子·说符》: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简单的翻译一下这个故事: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布衣服外出,天下雨了,脱下了白布衣服,换上了黑布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上去汪汪叫。杨布很恼火,准备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样。如果让你的狗白颜色出去,黑颜色回来,你难道不奇怪吗?”
杨朱的弟弟杨布的反应,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就是我们对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我们的想象、预设不一样的事情的时候,震惊、排斥、强烈的要证明“我是对的”的心理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状态。
《道德经》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很多人在解释这一段的时候,或者说我们在理解这一段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理解为,要深刻的认知我们自己,而自胜很多人理解为,战胜我们自己人性中的那些喜,怒,哀,惧,爱,恨,恶,欲,这些情绪和欲望。
如果更深入一步,我们应该知的是我们的认知模式、心智模式,这和欲望和情绪一样重要,同样,战胜自己,不只是要战胜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更重要的是,升级我们的认知模式和心智模式。这里第一步是祛除“我执”,做到“无我”,而第二步是洞察人性,洞察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