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卷一周易卦数

  梅花易数卷一周易卦数

  《周易》是中国古代研究、占测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典籍,因汉儒将其列入六经,故称《易经》。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的《易经》,包括《周易》和《易传》两个部分。“经”有常规不变之义,汉朝人对儒学尊奉的典籍,如《诗》、《书》、《礼》、《春秋》等皆称为经,不限于《周易》。“传”,有传授之义,古代传授经书的经师,往往对“经”的文字和内容作出解释,其所作的解释称为“传”。解释《易经》的著作,则称为《易传》。《周易》指西周时期形成的典籍,即原本《周易》,是《易经》中的经文部分,由六十四卦组成,每一卦包括卦符、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卦、坤卦的用九爻、用六爻,共三百八十六爻。六十四卦爻辞,内容涉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事件、人事行为得失、吉凶断语等。

  《易传》亦称《易大传》、《十翼》,传统的说法是孔子对《周易》的解释,共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杂卦》、《序卦》。其中《彖》说明《易经》各卦之义,专门解释卦名、卦象、卦辞,而不涉及爻辞;《象》说明《易经》各卦的卦象、爻象;《文言》专门解释乾、坤两卦卦义;《系辞》通论《周易》原理;《说卦》解释八卦性质、方位和象征意义;《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次序;《杂卦》说明各卦之间错综关系。

  从春秋时期开始,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周易》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有史以来,解释《周易》的著作有两三千种,目前流传下来的就有近千种。我们在提到这些典籍时,通常把它们称作“易学”,如《周易集解》、《周易本义》、《周易折中》等等。“学”,指汉朝以来的经师、学者对《周易》和《易传》所作的种种解释。之所以称为“学”,是因为从汉朝开始,凡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皆称为学,即经学。儒家经学系统的典籍从汉朝开始,都包括经、传、学三部分,《周易》系统的典籍也是如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易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无不尊《周易》为首。在中国历史上有成就的人,往往本人就是易学家,如唐朝的虞世南,宋朝的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清朝的李光地等。历史上汉朝的王凤、唐代的虞世南非常推崇《易经》,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不学《易经》的人,不能作一个很好的宰相,亦不能作一个很好的大将,《易经》竟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南怀谨先生甚至称“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

  《周易》的性质,学者或以为专明占筮之书,或以为阐论哲理之作。但细究《周易》的创制,虽是以卜筮为用,但其中包涵着通天彻地、纵贯古今的深湛智慧,其实质乃含藏着无上的哲学意义。包涵经传在内的《周易》一书,由于其内容诞生之古远,沟通天人之道之精微,及其核心思想之深邃,应被视为我国古代一部特殊的哲学专著。

  乾一 兑二 离三 震四

  巽五 坎六 艮七 坤八

  三、兰、三、三三、三、兰、曼、三三,以上八个符号,就是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八个字,就是与八卦一一对应的卦名。什么叫作卦?古人解释:“卦者挂也。”也就是说,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有八个东西,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八个三画卦。八卦两两相重,就构成了六十四卦。

  这八个东西的现象挂出来,就是八卦。这个宇宙就是由八卦组成,宇宙的现象都挂在那里,现在我们先了解它的原理。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这两个符号,代表了时间、空间、宇宙。

  在这个天地以内,有两个大东西,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像球一样,不断在转,所以离卦代表太阳,坎卦代表月亮。这两个东西不停地旋转于天地之间,于是有四个卦挂出来了。

  还有两个卦是震卦、巽卦。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雷电震动了就是雷,雷生万物,所以万物出乎震。一震动以后,对面变成气流了,就是风。

  另外还有两个卦是艮卦和兑卦,艮卦代表高山、陆地,兑卦代表海洋、河流、沼泽。在宇宙问,除了这八个大现象以外,再找不出第九样大的东西了。大的现象只有八个,没有九个,亦不能七个,只有八个,而且都是对立的。可是这八个现象,变化起来就大极了,是无穷的,不能穷尽的数字,变化当然也是无穷无尽的。

  所谓卦数,就是指易卦所代表的数字。上面所列“乾一”至“坤八”,为周易之八卦所代表的卦数,也称“先天八卦数”。用《周易》进行占b,起数是关键。把筮得的数转换为六十四卦,根据的就是《周易》先天八卦数。《汉书·律历志》言:“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三代稽古,法度章焉。”在本书,卦数所指的一般是指先天八卦数。①

  先天八卦,也称伏羲八卦,根据《系辞》的说法:“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那么,先天八卦的理论,正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而作。

  观上面的伏羲八卦次序图,最下面的是“太极”,象征着一,也就是道,模拟的是宇宙尚未演化、天地未分时的浑沌状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阴一阳就是两仪,故《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观天下万物之变化,不外乎由太极而生阴阳,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一”偶以象阴。阳就是阳爻,用“一”表示,单为阳之数;阴就是阴爻,用“一一”表示,双为阴之数。

  一阴一阳称为两仪,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也就是一分为二,生出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是谓“两仪生四象”。四象再一分为二,各自生阴生阳,即生出八卦,是谓“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在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四象上,分别各加一阳爻或阴爻,“叠之为三”,即产生八种新的符号。如在少阴上加一阳爻,生成离卦;在其上加一阴爻,生成震卦,以此类推,生成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由右至左顺序排列。这种八卦排列次序及其卦数,就是先天八卦之数,此图即称作先天八卦横图,也称作伏羲八卦次序图。先天数的产生,是由浑沌太极,无形无象也无定位,只是一气相生,阴阳次第相加,而自然造化一至八数,故谓“先天”。《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一段话,是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论依据。

  八卦按其所代表的万物的性质,两两相对排列,分成四对,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根据图我们可以看出,每对都是两个性质相反的东西,从图中我们应能分析出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天居上,地居下,乾南坤北,南北对峙,上下相对。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两卦完全相反。

  山泽通气: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泽气通于山,为山上雨;山气通于泽,为山下泉。从两卦爻象来看,艮是一阳爻在上,二阴爻在下;兑是一阴爻在上,二阳爻在下,两卦成对待之体。

  雷风相薄: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相薄者,其势相迫,雷迅则风烈,风激则雷迅。从两卦爻象来看,震是二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巽是二阳爻在上,一阴爻在下,八卦成反对之象。

  水火不相射: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不相射者,离为火,坎为水。水得火以济其寒,火得水以其热,不相熄灭。从八卦爻象来看,离是上下为阳爻,中间为阴爻;坎是上下为阴爻,中间为阳爻,两卦亦成对待之体。

  从八卦卦爻明显看出,除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卦外,震、坎、艮卦都是由一阳爻两阴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五,为奇数,为阳,故此三卦为阳卦。巽、离、兑三卦都是由一阴爻两阳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四,为偶数,为阴,故此三卦为阴卦。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先天八卦方位与先天卦数的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线形成S形的曲线,这种运动方式称为“逆行”。在其S形的运动轨迹中,由乾至坤,是按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这种从上而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数字排列方式,称作“逆数”。反之,由坤至乾,由下而上,先右后左,由多至少的数字,形成“顺行”的方式,称作“顺数”。

  在先天八卦图中,八卦是本着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的宇宙生成自然之理。根据先天八卦图和先天八卦数,我们即可以预测推断世间一切事物。数不离理,理不离数。这正是本书的理论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