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听家长的,更愿意听老师的

(1425)

为什么学生不听家长的,更愿意听老师的

上午,九年级一个家长来到学校,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对老师讲,周末在家,母子俩拌了几句嘴,以至于早上孩子就不来上学,好说歹说都没用,想请老师帮助劝劝。

实际上,同样的例子时有发生。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如此这样的牢骚:“让孩子住校吧,在家孩子就知道玩,我们实在没办法”、“老师,我们管不了了,你帮我们管管吧,孩子最听你的了”……孩子是父母生的养的,为什么他们不听家长的,更愿意听老师的呢?

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六点:

01

学校有明确的规矩

没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说话办事的标准。有了规矩,学生心里就有了一杆称,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例如:按时到校、不准带手机、课堂上不准睡觉、熄灯后不准说话等等。

正是有了一整套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校规、班规,学生的言行举止才有了十分明确具体的参考标准,老师也才能够说话有份量,从而很好地管理好班级,管理好课堂。

而大多数的家庭中呢?基本上都没有明确的规矩。即使有,也很模糊,不明确,甚至朝令夕改,很难让学生信服。

02

老师不会惯着学生的毛病

规矩,只有严格执行了,才有意义。

当学生违反规矩的时候,不管是谁,也不管什么原因,都会按规矩办事,给予适当的惩罚。

例如:作业没有交,不管是没写完,还是忘带了,老师都会给予罚站、重写等适当的惩戒。

而一些家长,明明也制订了一些规矩,但孩子一哭一闹一撒娇,就轻易地丧失底线,让规矩妥协。

例如:说好了晚饭后可以玩10分钟游戏,但孩子嚷着再玩一会,家长心里一软,就任其再玩一会。久而久之,规则失去了效力,家长的话失去了分量,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孩子的毛病越惯越大。

03

老师的承诺都会达到兑现

在学校,老师的话一言九鼎。对了,就表扬,就奖励;错了,就批评,就惩罚。正是说话算话,老师在学生心里才有威望,学生才愿意听老师的话。

而一些家长承诺随口而出,例如,奖励某件物品,奖励一次旅行等。但是承诺也经常随风而逝。时间久了,学生对家长的信任慢慢地丧失,自然也就习惯于不把家长的话当话了。

04

老师有学生信服的专业知识

老师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教了、辅导了、评价了学生的该学科文化知识。而对于家长来说,虽然许多也是高学历出身,但由于时间久远,或者说方法思路与老师的不一样,指导不了学生的功课。因此,学生不愿意听家长在自己功课上的指手画脚。

05

老师懂得并理解学生,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老师都是科班出身,进行过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习,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懂得理解并尊重学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与学生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流。因而学生也愿意听老师的话,向老师诉说自己的心声。

而一些家长,由于望子成龙与爱子心切,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容易激动、容易焦虑,容易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常常居高临下,不问原因,不去关心孩子的感受,而是任意斥责、打骂。长此以往,亲子关系容易出现裂痕,家长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06

老师能够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

在学校,老师给学生传递的永远是正能量。要求学生做到的,总是身先士卒自己做到。例如学生不迟到,老师都会提前候课等等。正是老师言行一致的正面引导,才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而一些家长在家里,只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却却从不要求自己。例如不准学生玩手机,自己天天刷抖音;要求学生不看电视,自己天天在追剧等等。正是由于家长的说理不走理,才使家长的话在孩子面前形同儿戏,没有说服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当好这个老师,家长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用言传身教,去赢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愿意去听的话。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首先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