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拖延(下)
在本书中,作者威廉克劳斯告诉我们要五步法治疗拖延症。
哪五步?
第一步叫觉察,使用认知方法,就是ABCDE模型,先用认知方法来看清拖延症。
怎么操作呢?认知方法的ABCDE模型共分为5步,A是事件发生,B是你的这件事情的看法,C是结果,D是干预,你要重新看你的B,改变你对这个事情的看法,E就是得到改善。
整个流程下来,就是我们用觉察的手段来与我们的拖延症对话,告诉自己我是怎么想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为什么要拖延呢。当你开始与拖延症对话时,拖延症才可能被治愈。
这个认知模型被广泛用于各种场景,像被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认知疗法、面对紧张、焦虑时的自我对话、情绪管理等等,我也十分受用。
第二步叫做行动。就是针对压力带来的这种拖延的情况,给自己一个要求去行动的方法。每次在开始写作前的一个小时,我就打开了电脑,并点开平时写作的界面。其实你只是很难开始,给自己一个更容易开始的动作,你会发现,之后,你就可以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对于行动,儒家有一个说法挺有意思,叫做行当所行。这是一个战胜拖延症的好方法,就是我做我自己该做的事,这是不是该做的事,是我该做的事我就做。禅宗也有一样的说法:饥来吃饭,困来眠,该担水时担水,该砍柴的时候砍柴。当你能够有行当所行的这种大力量时,你会发现你其实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你并不在我做这个事情别人会怎么看我。当一个人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时,你就什么都做不了。而当你行当所行,你自己该做什么就努力去做的时候,反而你的情绪会好很多。
所以,第二步,就是你要用禅宗的力量去行动,就是只做当下该做的那件事就好了。
第三步叫做调节。如果你有一项任务要完成,突然想玩玩手机,这时候,你要盯住这个感觉,给自己五分钟的时间,我就不去玩手机,让自己就什么也不干,保持五分钟。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在情绪方法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能够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而这两者就像人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的。那些去寺庙里修行打坐的人,就是在修炼自己的忍耐力和持久性。
静和定是一个人特别重要的素质,一个静不下来、定不下来的人,他做事总是浮于表面,没法创造出深入伟大的作品。
战胜拖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来自于你的价值观,来自于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当你能够盯着自己的感受去调节它、感受它的时候,它就会变得不那么不可控了。
第四步叫做什么呢?接纳自己。就是在大学这一年的经历中,我发现很多人喜欢用负面情绪来评价自己,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当你越是强调自己做不到的时候,你就真的会做不到,这叫做不的力量。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不要去想一只白熊。然后,你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只白熊了。所以当我越是强调不要去做那个事的时候,它就会更多地出现。
所以,要盯着自己进步的地方看,学会接纳、容忍、改变,给自己更多的正向激励,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些重大的变化。
就在几天前,我问了一位对我影响较大的博主,我问她:“平和”的定义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达到“平和”?
她说:
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会有情绪,但会想办法解决,并且认为这都是生活的样貌。
接纳自己之后,第五步,就是自我实现。这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状态,就是你真的战胜了拖延的状态,那么你的人生就跟过去完全不同,仿佛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以上,就是对抗拖延症的五步法。
作者还提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建议就是学会运用承诺,樊登老师将其形象地称为“把背包扔过墙”:把包先扔过去,只要你把包先扔过去了,你就会想办法翻过去。
但如果你自己不相信,不愿意做出承诺,不愿意把背包扔过墙,那么你永远只能做自动驾驶的事情,自动驾驶就是平庸。
还有一个方法,叫做喊停。当你在进行拖延行为时,你意识到自己拖延了,那就大声喊停,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拖延,我拖延的好处是什么,一步步剖析,然后拿出笔在纸上写上接下来要做的任务,列出完成的时间,然后直接行动。
如果,讲到这里,还是不能够帮到你,那么你是真的喜欢拖延这件事,那这就是你的生活方式,那就继续下去,也要接纳自己,我觉得也不错。如果你想要改变的话,就给自己一些力量。
最后,用樊登老师的话作结:
所以你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心,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时候你才能够成为一个能够掌管自己生活的人。掌管自己的生活从掌管自己的心开始,管好了心,你就是一个战胜拖延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