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也开始"怕疼"了,科学家开发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愈"的机器人
该系统具有支持 AI 的传感器节点,可以处理并响应由物理力施加的压力引起的“疼痛”,还允许机器人在“受轻伤”时检测并修复自身的损坏,而无需人工干预。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而传感器通常不负责处理信息,仅仅将数据发送到发生学习行为的单个、大型、强大的中央处理器(CPU)中。因此,现有的机器人通常布线繁琐,响应时间存在延迟。它们还拥有一颗“玻璃心”,非常容易“受伤”。
论文作者之一 Arindam Basu 说:“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人类在与机器人共同工作时,如何确保机器人能够与我们安全地互动。因此,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使机器人具有感知能力的方法,比如“感觉”疼痛,做出反应并承受恶劣的工作条件,但是,将众多传感器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复杂性和复杂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是传统方法被广泛采用的主要障碍。”
首先,研究团队对忆阻晶体管(memtransistor)进行了创新,其功能如同人脑神经元中的多个突触,能够使神经网络拥有成千上万的类似连接。
然后,他们将这种忆阻晶体管内置于卫星阈值调整接收器(Satellite Threshold Adjusting Receptors,STARs)中,使其成为能够记忆和处理信息的“类脑”电子设备。在此系统中,它们被作为机器人的 AI 疼痛感受器和突触。
而此系统的另一大创新则为弥补该缺陷带来了希望——使用一种可自我修复的离子凝胶材料(ion gel material)。该离子凝胶材料的基本理念是将电极、可拉伸的聚合物与离子液体结合在一起。离子-偶极子(ion–dipole)相互作用,就可以增加聚合物上带电离子和极性基团之间的作用力,并且随着离子电荷或分子极性的增加而增加。
论文作者之一 Rohit Abraham John 说:“这些新型设备的自我修复特性可以帮助机器人系统在划伤或刮伤时,即使在室温条件下也能反复将伤口“缝合”起来。这类似于我们人类的生物系统运作方式,就像人类皮肤能够自行愈合一样。”
在一个公开视频中,研究团队展示了机器人如何实时学习对伤害的反应。
他们首先拔掉了机器人的电极线(代表受到外界伤害)。
最后,对于自己“忍痛”为科学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当事机器人表示:🙂(很乐意的意思)(此观点仅为学术君的大胆猜测,真相如何请咨询当事“人”)
https://media.ntu.edu.sg/NewsReleases/Pages/newsdetail.aspx?news=3de93e4f-1f18-4ca4-87f4-a1f7d3e00e95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0/ntu-nss101520.php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0/201015101812.ht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