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四)
转:家长百事答
1.
其实,经历多少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经历苦后还能让自己微笑舒服;
就像,
经历过多少次练习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最后通过考试、实现能力升级;
生活的点滴其实都是习题,能解决掉并让自己保持舒服,能处理好并让自己保持暖意,让自己越来越少的攻击性,越来越少的恐怖焦虑,才是升级。
若只是经历、只是悲戚,那不是升级,而是逃课没学习。
2.
人们往往以为“对”和“错”是等量对立的;
以为改掉了“错”就得到“对”;
不!
对和错不是等量的,排除掉无尽数量的“错”,也未必得到那个“对”;
“对”只能通过寻找得到,不能通过改“错”得到;
明白了这个理,大家就懂了:花时间去改错往往毫无进展,而花时间去体验“对”就是最好的改错利器。
3.
知而不行者,难在找不到行的喜悦感;
行而不知者,难在找不到知的透彻感;
行如何满足喜悦感?符合规律!
知如何满足透彻感?洞彻规律!
遂,什么是知行合一最核心的问题?
“认知规律”并“符合规律”!
为什么古人说“事上练”和“大志愿”是知行合一必需的条件呢?因为那是“体验规律”所必需的练习机会和支撑愿力。
4.
让自己面对挣扎时舒服起来,是修戒;
用心理学讲,叫定规则;
让自己面对散乱时舒服起来,是修定;
用心理学讲,叫保状态;
让自己面对逆境时舒服起来,是修慧;
用心理学讲,叫设定效应;
让自己行善事时舒服起来,是修德;
用心理学讲,叫心理暗示;
叫法不同,意义一致,不必分别,只需行动。
5.
家庭、社会,就是多个个体、多颗心;
都不在乎他人,就成了无情野兽,会灭;
都在乎他人,就成了倾斜自我,会苦;
唯有求得个自我金贵又彼此保护的平衡,方可安好太平;
然而,没有妥协便没有平衡,妥协太多又失了自我,如何是好?确定妥协规则:
一、情为根,自由必向维护情感妥协;
二、和为本,情绪必向温和沟通妥协;
三、同为主,私心必向群体利益妥协;
四、律为魂,得失必向群体规则妥协;
6.
对他人的真心是什么?
是希望他人好!
希望他人好靠什么实现?
当然靠让他人舒服的言语、态度、行为;
让人不舒服的行为达不到好,只制造暴;
那么也就意味着:真心 ≠直接心意;
而=让他人舒服的行为+希望他人好的意愿+不断修正的安排。
so,真心不是直意,而是一个因善愿而凭智慧和努力设计的让人变好的局。
7.
不管人看了多少道理;
大多也只能在原地叹息;
最后,人还是只能靠“能量”来改自己;
而道理和能量之间到底有多远的距离?
因和果的长度,天和地的距离;
比如,道理说要接受过去,但做到接受过去的能量却成于~寻找到未来的新希望;
再比如,道理说要温和待人,但做到温和待人的能量却成于~忏悔自己;
所以啊,不能仅靠道理自救,那鞭长莫及,要去行动并在行动中摸索路线形成能量,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就叫:知行合一。
8.
冯唐说:作家有个黄金线;
其实,人生何处不是呢?
所谓成功,处处需要这个黄金线:
于价值,要有个获得多数人认可并让自己获利的能力;
于形象,要达到个被多数人喜欢并让自己自信的修炼;
于社交,要有个被多数人赞赏并让自己温暖的本事;
这处处,都需要个由外而内的获得世间成功的过程。那么,何为黄金线呢?就是抛开个人视角去看到众生的好恶规律,然后凭规律由外向内成就自己。
9.
不管是感觉到做错事而遭逆境的痛苦;
还是感觉到做对事而遇顺境的美好;
都能让人产生向好的想法;
但,
如果只是感知到做错的感受,却依旧不知对为何物,那么即便无限厌恶逆境的苦,也往往只会在痛苦里原地旋转;
而如果人感觉到了对的感觉,就能够循着感觉继续努力,进而离开逆境走向幸福。
so,
厌坏难能离坏,历好方易抵好;
打击难助进步,好评帮人成功;
10.
遇人情绪;
若想着灭刺,便盯着刺,便易怒;
若想着扶助,便盯着苦,便付出;
同样一件事,是刺是苦谁做主?
见解做主!
见解为“如我意便是解决”,便想灭刺;
见解为“助其成便是解决”,便想扶助;
然而,见解如何改变呢?
在思行之间逐步感悟,这又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