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百年古建筑“世德楼”(八角楼)
心怀家国,楼有世德
图片丨世德楼(八角楼)
图片丨世德楼(八角楼)
图片丨世德楼(八角楼)
图片丨世德楼(八角楼)
清朝末年,林头镇在粤西电白地区是富裕之地,常有土匪从山上跑到林头抢夺百姓财物,若民众稍有反抗,土匪就杀人放火。为了让乡亲们有避难之场所,梁氏廿四世祖讳润时(字德肇)及其长子讳秉寰(字仁宇)从长计议,决定建一座集防匪、防洪涝于一体的新型建筑,这是建“世德楼”(八角楼)的因由,世德“先世余德之意”。
建楼因由
梁德肇自幼通读古今中外书籍,利用书本知识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奇特的八角楼,并聘请当地出色的瓦工、木工建造如此坚固、多功能的防匪防洪涝之楼。梁德肇公造“世德楼”,费尽毕生心血,几乎倾其家产独资建造。
“世德楼”是广东省仅有的八角楼建筑形式的碉楼,是世界先进建筑技术广泛引入中国乡村民间建筑的先锋,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的典型,其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并具有居住和“以避盗匪”的防御功能,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年逾百年、几经风雨
“世德楼”于1895年开工,至1898年落成,为当时林头镇最高建筑物,座兑(西)向震(东),九宫格型,方17.3米,高16米,四层木阁楼,屋面压石灰瓦筒,砖木结构,冬暖夏凉,内设水井,予抗匪防洪之用,尊玄黄无极,八卦三才,五运六炁,与易学合。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梁氏廿五世孙仁宇晚清高等理科举人,爱国人士)重修世德楼。而今,“世德楼”(八角楼)逾百年,历经沧桑,见证时代变迁,仍屹立不倒。
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电白县委在世德楼设立党联络点,蔡守棠、何中行、梁元度等人在此共商起义之事;解放后世德楼由人民政府接管使用,政府在世德楼内办公,从而使世德楼得到保护;
由于文革十年动乱,之后长期闲置,年逾百年、几经风雨的“世德楼”外墙水泥混凝土部分风化、剥落,楼层檩木条、木地板不同程度地腐朽变形,存在负重险情,木制楼梯狭窄、残旧,并伴有脊面破损、渗漏水现象,楼层摇摆欲坠。
列为电白区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0月30日,“世德楼”被电白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电白区文物保护单位。自2016年10月起,仁宇(廿五世)之孙保勤(廿七世)与区政府商议,由宏度(廿六世)后人梁建中(廿七世)、梁保勤(廿七世)、梁伟明(廿八世)捐资出力,重修“世德楼”。历时近一年,耗资300多万元,“世德楼”本体修缮工程顺利完成。
2017年8月30日,电白区在林头镇政府大院举行区文物保护单位“世德楼”(又称八角楼)修缮完工移交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