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穴位注射不良反应及对策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所谓“水针”,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金针”而言。这种疗法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新中国在蓬勃的开展中医现代化,于是很多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代替原来的金针,很快,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等诸多治疗领域。并取得了巨大发展。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陈永

由于使用了现代提纯的药物,这种疗法又不同于传统的针灸。因为,药物进入经络,其治疗规律和传统的针灸治疗规律不尽相同。但两种疗法都是以传统经络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用传统的经络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和指导现代的“穴位注射疗法”。

在临床中,“穴位注射”可以治疗哮喘、美尼尔综合症、硬皮病、白塞氏综合症等国际疑难病,对妇科康复尤其有效。

穴位注射的作用

(1) 止痛作用

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 防御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有关。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形物质,以维持机体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3) 调整作用

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如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当功能亢进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 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强。

(自体血)穴位注射不良反应及对策

前期对900余人次进行穴位注射,总结不良反应及对策主要包括:

1、局部肿胀:皮下肿胀发生率为100%;肌肉组织穴位基本无肿胀。自体血吸收较慢,需要5-7日完全吸收,穴位刺激效果较好。药物吸收较快。对策:注射的自体血及药物自行吸收。2例患者出现局部血管出血,于皮下形成血肿,按压数分钟可消退。

2、疼痛:所有患者(痛觉神经损伤,如截瘫患者除外)均因局部针刺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完全耐受。一般进针后数秒钟疼痛明显,拔针后疼痛即明显减少。注射部位产生酸胀感及疼痛维持数小时至数日不等。对策:轻度酸胀疼痛不必处理,难以耐受可热敷、口服塞来昔布或乐松(非甾体消炎解热镇痛药)。

3、皮下瘀斑:发生率8%,多见于女性血管脆性增加者,凝血功能障碍者(重度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该疗法禁忌症)。多见于抽血部位和面部穴位。可不给予特殊处理,或仅作热敷。可增加按压抽血部位时间予以预防(凝血功能正常者30秒左右即可)。

4、出血:发生率5%。包括足三里、三阴交等均可发生小动脉破裂,血液喷射现象。按压止血即可。内部一定出血可增加疗效。

5、神经损伤:1%,可见于太溪、委中等穴位。一般为触电样传导,是针灸学穴位刺激反应的表现之一,数秒小时。1例患者委中穴刺激后恢复时间为15日,另一例患者太溪穴刺激后,神经恢复时间为2月。神经损伤可以100%康复,时间不等,因人、因穴而异。

6、晕针(血):发生率为5%。多见于身体虚弱、治疗时高度紧张患者。患者晕针发生后,头昏、冷汗、黑蒙、虚脱感。预防:不得空腹进行治疗,治疗时尽量放松。发生晕针后即躺下休息,饮用糖水。

7、局部感染:2%。抽血及进针部位出现红点,多见于皮肤不清洁者。预防措施:患者皮肤清洁、治疗时消毒充分,局部轻微炎症,机体自身免疫力可以对抗。1例心梗后患者,因身体素质较弱,头部穴位注射后发生毛囊炎,后经服用抗生素痊愈。

8、全身感染及传染:在充分消毒及使用一次性用具,可杜绝发生。

9、乏力:0.5%。多发生与肩周炎治疗、下肢穴位注射后。有失去肢体运动能力感、难以进行肢体活动。休息后消退。

10、困乏及亢奋:不认为是副作用,是机体状态的调整机制。

11、断针及弯针:0%

12、气胸:0%。

13、内脏损伤:0%。

14、过敏反应:自体血穴位注射无过敏反应。药物总体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5%。发生过敏反应后,视情况轻重,轻度可自行消退,皮肤红、瘙痒可复用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严重者需即使就医。

15、药物注射其他副作用:口苦(头颈部穴位为主)、胃肠道反应等。主要与所使用药物相关。

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1、 治疗后多久可以洗澡?

目前尚无定论。推荐治疗后2小时内不进行局部洗浴,6小时以内不进行全身洗浴,尤其避免受凉。

2、 治疗期间如何饮食?

治疗时保持非饥饿、非过饱、非醉酒状态。饮食如常,注意原发病的饮食方案即可(例如糖尿病饮食、癌症患者饮食等)。

3、 治疗后是否可以饮酒?

目前尚无定论,推荐当日避免饮酒。

4、 面部注射患者避免化妆,可肥皂清洁面部后进行治疗。

5、 治疗场所保持安静、治疗时和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避免和他人说话或接听手机。

6、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

(0)

相关推荐

  • 拔罐疗法

        拔火罐古称"角法"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扎针拔罐,病祛一半".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是最早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的文字记载. 拔罐去除疼痛.缓 ...

  • 银屑病 自血疗法

    说到"自血疗法",小编记忆中还是10几年前在一本书上见过(银屑病患者之友),应该算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还记得那本书中提到"但总得来说疗效不够理想",加之近些年也 ...

  • 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优势——下篇

    2021-04-20 08:50:55 上篇小编已经详细介绍了内服中药在治疗复发性流产中的优势,那么有没有既富有中医特色又疗效显著的中医外治疗法呢?中医药防治复发性流产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一起来看 ...

  • 活血止痛膏一次贴多久

    活血止痛膏一次,最多贴24小时,之后需要换新.活血止痛膏是经常使用的外用贴膏,由于这种膏药的成分当中,含有毒副作用相对较强的药物,所以用药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周,防止长时间的药物吸收,而出现不良反应和 ...

  • 国际首例!天津大学提出新冠肺炎自体血三氧疗法,研究报告公开发表,学界高度关注!

    葫芦岛医养基地 信息来源:天津大学招生办今日头条号 截止到2020年11月30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突破6200万,其中死亡人数突破145万 ...

  • 三氧自体血疗法专家共识

    三氧自体血疗法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三氧学组 三氧自体血疗法(ozonatedautohemotherapy,O3-AHT,又名ma ...

  • 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首剂反应首剂反应是指患者在首次服用常规剂量的某些降压药后,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首次服用降压药后病人相继出现眩晕.心悸.出汗.面色潮红.虚弱.倦怠.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血 ...

  • 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上)

    首剂反应 编辑 首剂反应是指患者在首次服用常规剂量的某些降压药后,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首次服用降压药后病人相继出现眩晕.心悸.出汗.面色潮红.虚弱.倦怠.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者甚至 ...

  • 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中)

    睡眠障碍 编辑 服降压药后出现失眠或嗜睡等,也是病人较为痛苦的事情.有几类降压药容易引起睡眠障碍:一是β受体阻滞剂,包括倍他乐克.普萘洛尔等,这类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系统,引起多梦.失眠.焦 ...

  • 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下)

    白细胞减少 编辑 因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等有诸多优点,副反应少,常被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但此类药物较为罕见的副作用之一是引起白细胞减少,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1周至3个月,多由血常规检查而确诊 ...

  • 治疗失眠症,三氧自体血疗法有良效!其作用机理原来是这样

    - 失眠病例 - 时常失眠.心慌气短.注意力无法集中--今年50岁的张先生是公司职员,因"入睡困难4年,加重1周",日前他来到脑科医院就诊. 4年前,张先生因家庭琐事出现失眠症状, ...

  • 【罂粟摘要】心脏手术中的自体血逆预充:一项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心脏手术中的自体血逆预充:一项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贵州医科大学  高鸿教授课题组 翻译:潘志军  编辑:佟睿  审校:曹莹 背景 在体外循环(CPB)之前进行自体血逆预充(RAP)可以最大程度地减 ...

  •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不同血糖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胡亚妮,张东亚,郭爱红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陕西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血糖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急性脑梗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