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闱品读--李一冰《苏东坡新传》上册
苏东坡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关于他的故事,从那个淡雅的宋朝一直延续至今。如果真要说起他,我们很难完整地讲完他的故事,所以从古至今喜欢他的人们,才会不断地为他立传。这本《苏东坡新传》也是一个深爱他的人,历经八年时间才打磨出而出,他就是作者--李一冰。
之所以要推荐这本书,一是因为它内容丰富,史料相对准确,描述几近客观。二是因为作者曾经历过的遭遇,在某种程度上与东坡是相似的。这种共鸣式地叙述,让我看到一个学者严谨且真诚地写作态度,也将我以前不能理解的黑暗部分,用足以让人共情的讲述方式,让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都看到一个立体的东坡。
从诗词里走过来的朋友
以前读自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本书的主角,或者作者很出名,为了噱头为了虚荣心,我会打开一本本个人自传。可这本书却让我开始反思,我到底为何而读?
早先因为读书会要做共读,我选择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原因有二,一是我喜欢东坡的诗词,二是林语堂出名。可当我读完以后,发现还有很多史料不全,无独有偶发现了这套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打开书,看到那些详尽的史料,和让我肃然起敬地研学态度,想起李一冰说的,不能带入个人主观情感,又要准确地讲述这个中国人熟知的东坡,不觉地就会内心不安。
于是,我开始从开篇的《寻找李一冰》开始了解这个作者。这个为诸多名家提供史料校对的人,这个熟记东坡上千首诗词的人,这个也曾走进过黑暗深渊的人,第一次让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了两个主角。
他视东坡为知己,倾尽心力为他立传。而我,从他呕心沥血的文字里,重新了解到东坡乐观背后的苦楚。从这本书开始,我知道今后选择的每一本自传是为何而读。不为名头,不为评分,只为了想认识这样一个朋友,耐心地慢慢靠近他或她。
晚辈读您的大作《苏东坡新传》,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东坡传记中写得最好的一部。
多年来一直有个疑惑,贵社出版李一冰《苏东坡新传》,写得极好,但他的生平几乎只剩书后短短跋语,前大半辈子花了巨大心血写成此书,后来到美国便不知所踪。
--晚辈辉诚敬上
读兄来信,不禁痛哭。
吾兄有所不知,是书于国民党的冤狱之中,吾家隐忍不发者,四十年。先父者,异代之太史公也;《苏传》者,先父之《史记》也。
--李雍敬复
这套书很厚重,几乎每篇文字,都会引用到部分东坡的史料或诗词。我每篇都读得很慢,因为我不想错过关于东坡的任何故事。这个一直活在诗词里的人,在那些或熟悉或艰涩的文字里,慢慢地转身向我走来。
上册从东坡的蜀地讲起,历经乌台诗狱到重回京华。一般自传都会介绍他的儿时时光,可李一冰却从蜀道难讲起,后来我才明白,难的不止是进蜀关道,还有再难回归的家园。
自太祖开国起,平乱就始终围绕着藩镇。从战国开始就一直是官家必争之地的蜀,在五代十国中依旧自保自立,它有着丰沃的资源,还有从中原传输进去的文化及大量文物,这样得天独厚的的条件孕育出了大量的人才。也因为蜀地特有的个性,让这些从蜀地走出来的人,都有着淳朴又执着的脾性。
苏轼,这个在蜀地自由生长的天才,吸取了蜀地的精华,自带满腔热血和治国经略。和每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一样,满怀憧憬地走出了生养他的乡土,走进了北宋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中,也走进了我的世界里。
初自眉州入江,苏轼豪气凌云地说:“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不识时务的正直君子
聊起东坡,我脑袋里第一时间弹出来的就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
像是他思念弟弟时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像是他被贬失意时在临皋亭外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像是他从东坡务农归家时洒脱地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像是他把人人嫌弃的猪肉,变成大家都喜欢的美食时说:“早上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像是他对总往回看的苏辙说:“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那复计东西。”
像是他看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时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像是他那首感动了许多人的亡妻悼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像是他烟雨暗千家时在超然台上说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像是他在赤壁怀古时感叹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这有限的记忆怕是很难说完他的诗词,他的每句话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三观。但在本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却不再是那些陪伴了我许多年的诗词,而是他作为一个父母官,认真地为百姓做的每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许许多多的利民工程,让我看到一个学而优则仕的赤子,他有别于其他沉沦在宦海里的浊人,专心将一生所学用于治理一方。这让我动容,也让我明白,为官不止是光耀门楣,更是身兼重责。像范仲淹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用实际行动,让我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涵义。
我们熟知的乌台诗案,应该是东坡最早让我们注意到的一个事件。但实际上早于此案,他就已经陷入今后贬谪的磨难中了。
一个国若有不足,必定会在今后漫长地成长中,让这种不足逐渐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北宋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便开始了集权统治。因为当初的的陈桥兵变,身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推翻了后周的统治,黄袍加身的他很明白兵权的重要性。故而他为了削弱中书的兵权,设立枢密院直接管理。至此,宋朝开启了文人治国的篇章。但也因此减弱了北宋整体的军事实力,加上从赵匡胤开始便上演了一出权术大戏,他为日后的为官者大兴权术之风助长了气焰。而这个气焰,最终烧毁了东坡的仕途,成了他一生坎坷的罪魁祸首。
故事最初从荆公变法开始。理想主义的王安石是法家的忠实粉丝,作为经学家的他认为北宋自开国以来,因平定藩乱统一中原,耗费大量国力财力。平定过后又受到契丹、羌夏的入侵,为保平安不得不年年向其供给大量物资。北宋文官追名逐利,勾心斗角,国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于是,王安石这样一个一心为国的直臣出现了,他急切地希望通过改革,能够再造一个盛世。
《青苗法》《免疫法》《市易法》由此开始。宋朝的税收已经比唐朝高出二三十倍,而这些法例让老百姓的税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再加重。为了活下去,出现了卖孩子甚至杀死孩子,以求生存的人,还有许许多多还不起债而继续借款的人。这一切被善良的东坡看在眼里,作为儒家的追随者,他始终认为为政应以民为重,用仁爱之心理天下难事。所以毅然而然地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
作为神宗任命的主事人,王安石容不下这个跟他叫板的小子。自然,他的跟随者就开始为他扫除障碍。至此,东坡便开始了一生的颠沛流离。乌台诗案不过是一个开始,而他那句最出名的话也就是这些磨难的记录。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李一冰这本书,其实最开始就是从东坡在黄州的生活开始写起,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的李一冰也正在经历人生的绝谷。而我最初喜欢东坡,也是因为他务农归家时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黄州,是李一冰写作的开始,也是东坡成为“东坡”的开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最初是因为那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知道这首作品,可读到这里我却因为那句“缥缈孤鸿影”而难过。他可是生活在一个淳朴世界的赤子,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时候,他还是那个一身豪气的仕子,满身的才华却被啄噬。一身正气只换来无尽地敌视和打压,心里那腔热血怎么受得了那凄寒的境地?
记得我在读书会的讨论里提过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东坡的不识时务?”讨论会上我听到很多回答,可至今我依旧没有一个最好的答案。可能是我终究不能简单地把他判定为“不识时务”,因为,我也是这样一个不识时务的人。
庆幸,这样一个正直的君子,无论人生得意还是失意,身边始终有善良的人陪伴。像是那些帮助他的朋友,像是陪伴他的女子们,像是在他背后一直支持保护他的高太后,像是许许多多敬爱他的百姓......
当历经磨难的他再次回到那个波诡云谲的京华,等待着他的,却是人生里更大的磨难......
写,我喜欢的一切;
说,我表达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