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境的鉴定真假方法
青铜镜镜面需经打磨抛光以照容,因此其合金成分中,锡的比例相对其他青铜器要高些,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考工记》中,就记录了关于铜镜及其他青铜器合金的配比,浇铸一面青铜镜工艺相当复杂。所以,青铜境一般都是贵 族所使用。
把铜镜沾水以后用鼻子闻,新仿制的铜镜通常会有硫酸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铜腥味。而老铜镜一般有一种铜香味,类似出土之后的泥土香味。
在古代,人们最初以水面为镜,青铜器出现之后,人们用铜盆盛水为镜,后来直接将铜盆扁平化,演变为铜镜。这一时期,铜镜也还仅仅只是镜子。
由于新老铜镜在制作时,铜、锡、铅等原料配制的比例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古铜镜发出的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铜镜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刺耳。
唐代主要仿汉代铜镜,一般情况下,唐代铜镜比汉代铜镜含锡量略高些。因此唐代铜镜银白闪亮。而汉代铜镜清白灰亮,大多数汉代铜镜为黑漆古底子,但银白底子很少有绿锈,而唐代铜镜有绿锈。汉代、唐代铜镜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很脆硬,不变形,若掉在地上能摔成几块。从残碎的汉代、唐代铜镜比较看,唐代铜镜断面整齐,质地细,很少有扉茬,而汉代铜镜断面不像唐代铜镜那样整齐,有小扉茬。同时唐代铜镜比汉代铜镜厚重,镜面没有槽坑。汉代、唐代铜镜的明显区别就是唐代铜镜比汉代铜镜的钮略小。
铜镜一般由八个基本概念组成。一是镜形,就是铜镜的平面形状。二是镜面,就是用于照脸的一面。三是镜背,就是有花纹的一面。四是镜纹,就是镜背上的纹饰。五是镜铭,就是镜背上的铭文。六是镜钮,在镜背中 央,可以手持或者穿绳。七是钮座,就是镜纽的底座。八是镜缘,就是镜子外围的边缘。
中国能够制造青铜镜,差不多有四千年的历史。能够与中国相比的,是埃及,埃及在四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有了金银、青铜等金属镜子。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铜镜,应该是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四面商代晚期的铜镜。其形状为圆形,有的背面铸有叶脉纹、连珠纹等纹饰,中 央有半环形钮,制作的有些粗糙。西周和春秋时期,铜镜的发现也不多,说明在青铜礼器发达的时代,青铜生活日用品的生产并不发达。中原以外,出土的铜镜,以甘肃齐家文化为最早。它的历史比殷墟更早,可见中国的西北先民在冶铜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其直径为九公分,厚度约有半公分,表面光滑,背部有图案装饰,且有钮可以穿绳持拿,与后世的镜子没有多少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