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解构中国袍服

若论衣着服饰在历史上的社会重要性,清朝可谓中国史上之冠;从衣袖上的蝴蝶装饰以至袍服上的绣龙,皆有其背后象征意义。本文通过即将于9月23日佳士得纽约“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亮相的中国袍服拍品为例,细谈在清朝时期,颜色、符号以及款式如何反映穿衣者身份和地位。

#01

袍服反映穿衣者的身份

十七世纪中期,以游牧为生的满族推翻明朝,揭开大清王朝的序幕。这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历史近300年,为现代中国领土奠定基础。

拍品编号1011
清乾隆 / 嘉庆
御制黄地缂丝金龙十二章龙袍
222.3 x 146.1 cm.
估价:美元 100,000 - 150,000
来源:
重要私人珍藏,新英格兰

在政治色彩极为浓厚的时代,衣着打扮非常重要。着装是官阶和地位的象征,让人一眼分辨出官位。乾隆在位期间(1736至1795年)更修撰《皇朝礼器图式》,严格订明官员的着装要求,包括:

颜 色

黄色被视为吉祥之色,只有帝王之家方能使用。其他皇子或贵族可穿着蓝色(清朝官服颜色)或褐色,蓝黑色布料则为朝廷官员所用。

皇权的象征

皇帝御用龙袍缀以“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黻、黼(斧头)、龙、华虫、藻、宗彝、火及粉米。

瑞 兽

文武官阶共为九品,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各有所属的瑞兽,并绣于补服外褂的纹章(补子)上。文官用飞禽,武官则用现实或神话中的走兽。

#02

出席不同场合的专用袍服

清朝官员凡出席朝议或仪式必须穿着合适的服装。正式袍服采用执政满族的传统设计,并参考其游牧骑马传统,称为朝服。朝服备有采用侧扣设计的外褂、袍裙和马蹄袖,后者原意在恶劣天气下策骑时保护双手。

官员在处理政事时穿着半正式的官服,包括广为人知的吉服(亦称蟒衣),配以披领和外褂。与朝服类似,吉服亦采用长身侧扣设计和马蹄袖,方便穿衣者驾驭马匹。

吉服富有象征意义,设计是整个宇宙的缩影,下幅缀有立水波纹,中央饰有山岳,而云间的盘龙则是权力的象征。在清朝盛世,中级官员会穿着缀有八条四爪龙(亦称蟒)的袍装,高级官员的袍装则绣有九条蟒龙,最后一条龙藏于前襟之内。

#03

随季节变换的袍服

北京天气多变,冬天气温可跌至摄氏零下20度,夏天却可达40度以上。由于皇帝和官员每天都会上朝,服装既着重设计,也要兼顾实用性。

除了着装款式有严格规定,《皇朝礼器图式》亦订明换季的确切月份、日期和时间,例如农历十一月一日至正月初一要穿着冬装,农历三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便要换成夏装。冬装附有毛里 / 毛边或夹棉内层,夏装则采用真丝内衬或以薄纱织成,配以凉快的竹编内套和外褂。

#04

妇女的袍装反映丈夫的地位

女性服饰上有与其丈夫或儿子地位同级的补子,未婚女性则穿上外褂或流苏背心,亦即霞帔。十八世纪流行把夫妻袍装的补子以左右对称方式并排,以形成夫妻并坐时,双方袍装上的动物纹样亦可面对面的效果。

拍品编号1026
美国私人珍藏
清 十八/十九世纪
藏青地龙纹霞帔
111.1 x 109.9 cm.
估价:美元 15,000 - 25,000
来源:
Linda Wigglesworth, 伦敦, 2006年

在清朝政权中,妇女地位卑微,鲜有机会穿着公服或吉服等正装,故现存藏品实属弥足珍贵。有别于男装吉服,女装吉服的前后襟均没有开衩。出身富裕的妇女平常会穿着采用侧扣或前扣设计的袍服,配以搭带褶裙。袍服装饰华丽,袍身和连接内袖的袖带皆绣有花卉、蝴蝶或人物场景。

#05

“禁忌之结”

北京结又称打籽绣,由于针步精细至被认为会使人瞎眼的地步,故亦被称为“禁忌之结”。这个说法固然没有根据,但针法之细却所言非虚,故只用于细节讲究的小型刺绣。

其他制作袍服的技巧包括缂丝(亦称刻丝)工艺,因丝线交织出不同色块而命名。十九世纪开始流行平金绣,呈现高级丝绸般的光滑效果。

#06

从颜色和款式判断制作时期

与其他工艺品类似,如果没有注明日期,实在难以判断织品艺术的制作时间,但亦非毫无线索。部分颜料只曾在十九世纪末使用,从欧洲引入的苯胺化学染料便是其中之一。苯胺染料比传统植染染料更鲜艳,呈现丰富夺目的色调,例如珀金(William Henry Perkin)于1856年在英格兰研发的“苯胺紫”等。

设计的变化亦暗示袍装的制作时间。于十九世纪末,慈禧太后很喜欢鲜艳的花卉设计,当时的贵族妇女争相仿效,如此独特的造型于太后掌权前后从未曾出现。

众所周知慈禧热爱服饰,短途出行时行李多达56箱,全部都是袍服、背心和外褂。每个行李箱深12吋,长4尺,宽5尺,足证行装之多。

#07

保存袍服的秘诀

织品应贮藏在阴凉干爽而干净的地方,才能尽量延长其寿命。如需折迭纺织品,应沿接缝位折迭,以免织品磨损或破损。贮藏得宜的话,即使是远古的布料也能保存数世纪。

藏家亦必须考虑藏品的品相。中式袍服固然精致,但始终原为服饰,买家应留意袍服有没有穿着的痕迹或污渍,特别是领口或肩膊位置。藏家亦应留意袍服有没有受到阳光侵害,由于制作袍服的丝绸和染料多为有机物料,如有破损将无法修复。

#08

部分袍服曾被改造

中式袍服独具魅力,深受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的旅客欢迎,将之带回欧洲及美国。传统中式袍服属松身剪裁,但亦有不少买家会将袍服改成较贴身的西式剪裁或加上毛边,变成夺目华美的及踝外套。有些袍服更被改成挂饰,衬托其他织品珍藏。

拍品编号1013
美国私人珍藏
清 十八/十九世纪
御制蓝地织锦绮彩云金龙纹藏袍
袍料:清康熙
142.2 x 211.5 cm.
估价:美元 15,000 - 25,000
来源:
Robert Brandt, 伦敦, 2006年

部分原本为朝廷制作的袍服,会作为贵重厚礼送往西藏,赠予当地贵族和德高望重的僧侣。这些袍服通常会按照西藏服饰风格或功能被重新剪裁。

更多精选拍品
拍品编号1012
马塞诸塞州私人珍藏
清康熙
绿地双面绣飞虎旗
133.4 x 125.7 cm.
估价:美元 30,000 - 50,000
来源:
General Andre Walker Brewster (1862-1942年) 珍藏,新罕布什尔州
展览:
奥马哈, Joslyn博物馆, Elegance of the Qing Court: Reflections of a Dynasty Through its Art, 2008年3月1日-5月31日
拍品编号1023
纽约私人珍藏
晚清
刺绣几何纹挂幡一对
长 99 cm.
估价:美元 3,000 - 5,000
来源:
James Tigerman 珍藏(传)
拍品编号1024
纽约私人珍藏
晚清
蓝地刺绣亭台楼阁纹桌围
92 x 99.3 cm.
估价:美元 3,000 - 5,000
来源:
James Tigerman 珍藏(传)
拍品编号1027
美国私人珍藏
紫地织锦绮彩云龙纹藏袍
146.1 x 152.4 cm.
估价:美元 10,000 - 15,000
来源:
Robert Brandt, 伦敦, 2007年
拍品编号1028
纽约私人珍藏
晚清
褐地纳纱绣团花纹袍
109.1 x 134 cm.
估价:美元 6,000 - 8,000
来源:
The James D. Tigerman (1951-2004) 珍藏;
Chinese Works of Art from the Estate of James D. Tigerman; 纽约苏富比,2004年9月28-29日, 拍品编号129
拍品编号1029
马塞诸塞州私人珍藏
十九世纪蓝地刺绣道教人物图降衣
129.5 x 193 cm.
估价:美元 20,000 - 30,000
来源:
私人珍藏,佛罗里达州
展览:
悉尼,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Celestial Silks, 2004年7月31日-10月24日;
奥马哈, Joslyn博物馆, 內布拉斯加州,Elegance of the Qing Court: Reflections of a Dynasty Through its Art, 2008年3月1日-5月31日
出版:
《Arts of Asia》, J. Rutherford, 「Celestial Silks: Chinese Religious and Court Textiles」, 七月/八月刊, 2004年, 页 35;
Judith Rutherford and Jackie Menzies, 《Celestial Silks》, New South Wales 艺廊, 2004年, 页54-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