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强教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组方规律探析
[目的]本课题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数据挖掘,结合专家定性访谈,总结程志强教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组方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以继承和传播专家经验,丰富临证及科研思路,探索数据挖掘技术与中医经验传承的结合模式,为中医辨证论治中晚期结直肠癌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及梳理,对大肠癌的中医诊治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2.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程志强教授门诊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处方,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后新建方药数据库,统一临床标准清洗数据,按照疾病分期把数据分为Ⅲ期患者处方数据、Ⅳ期患者处方数据和整体患者处方数据三组。借助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和IBM SPSS 25.0软件对整体患者临床资料及处方药物的药味频数,药物频次、剂量、药性和功效进行频数统计,共计184味中药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并对三组数据的核心药物分别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挖掘程志强教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配伍特点、核心方药、潜在新方等,同时结合中医理论进行分析。
3.结合专家访谈,总结程志强教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学术经验,为中医辨证论治大肠癌提供思路和线索。
[结果]1.临床资料统计:本研究最终纳入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107例,其中女性患者共53例,男性患者共54例,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年龄跨度范围在40-88岁之间,平均年龄66岁,Ⅲ期患者共计46人,Ⅳ期患者共计61人。2.中药应用情况统计:本研究涉及中药共184味,累计用药总频数1883次,药味数量波动在10-30之间,平均药味数为18。
前11味高频用药分别为
甘草、仙鹤草、怀牛膝、薏苡仁、白术、茯苓、山药、党参、黄芪、砂仁、半夏,均出现于一半以上处方。中药四气统计中以温性药物最多,其次为平性药物和寒性药物;五味统计中则以甘、苦、辛为主。大多数药物归于脾经,其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经、肺经、胃经、肾经。功效方面,使用频次最多的为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包含种类最多的有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对整体患者处方中的184味中药进行Apriori关联分析,结合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及专家访谈,对高频药物
如仙鹤草、石见穿、薏苡仁、山药,及核心药物组合如党参—黄芪、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玫瑰花—佛手等进行分析。
对三组数据的核心药物分别进行系统聚类,整体患者处方高频药物最终被形成两个聚类方
,第一类药物包含:郁金、香附、紫苏梗、白术、茯苓、砂仁、半夏、党参、陈皮、仙鹤草、山药、薏苡仁、枳壳;第二类药物包含:怀牛膝、桑寄生、菟丝子、鸡内金、鳖甲、石见穿、黄芪,分析聚类中处方组成,同时探讨Ⅲ期、Ⅳ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药物配伍差异。
[结论]本研究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对中医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组方进行了补充。程志强教授认为中晚期结直肠癌多以脾肾不足、脾胃虚弱为主,治疗当以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为法,兼顾祛邪抗癌。组方用药方面谨守病机,强调寒温共用、以平为期、以和为要,善用药对,构方精当,体现了①病证互参,西为中用,②脾肾同调,固本培元,③抓主兼次,随症加减,④平心食淡,带病延年的学术思想,显示出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