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熟

生熟--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对偶范畴。“生”与“熟”相对。指书法创作中笔墨技巧的生熟之间相互关连,相互转化的规律。“熟”指书法笔墨技巧能力表达的程度。有精粗深浅之别,烂熟和圆熟之分。法度烂熟似臻于完美,实则罄其所有,千纸雷同,转不能变,在烂熟中泯灭自己的创作灵性,而滑入庸俗一路。圆熟则生化境,触乎能变,不落蹊径,新意时出,自有一种超妙的境地。“生”有高低之分。低层次的“生”是指技巧的拙劣,法度的生疏。高层次的“生”是技巧掌握娴熟,然又不为法度所拘,纵心挥洒,此境常被称为“生拙”,是大巧之中的拙。书法艺术贵一“熟”字,历来书法家奉为要旨。唐代孙过庭《书谱》云:“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行笔之间,亦无异法,在乎熟之而已。”熟则得其气,熟则得其势。清代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云:“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自有势。”熟则得其巧,得其变化,得其自然。清代姚孟起《字学忆参》云:“熟能生巧,强事离奇,魔道也。”熟则得其变化,清代王澍《虚舟题跋)云:“盖书到熟来,无心于变,自然触手尽变者也。”熟则得其自然。明代解缙《春雨杂述》云:“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豁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熟”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别。清代刘熙载《书概》云:“书家同一尚熟,而熟有精粗深浅之别。惟能用生为熟,熟乃可贵。自世以轻俗滑易当之,而真熟亡矣。”真正的熟,乃是精熟、圆熟、熟外求生、以生为熟。清代蒋衡《拙存堂题跋》云:“《十七帖》为右军得意书,其精熟处如庖丁解牛,神行官止,不可思议。”清代笪重光《书筏》云:“活泼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滞者其机圆,机致相生,变化乃出。”熟外求生、以生为熟,乃是高层次的熟,是真正的熟,达于“道”的境界。“生”与“熟”相反相对,又相辅相成。但是“生”也有不同层次的含义。所谓生疏、生涩、不顺手,这是初学书法的“生”。这里与“熟”相对的,当指高层次上的含义,即是在“熟”之后,再摆脱别人的范围,不浮沉于流俗,在自己笔下“生”出新的意态理趣,“生”出新的神采书风来。因此“惟能用生为熟,熟可乃贵”,生与熟达到辩证统一。清代吴德旋在《初月楼随笔》中云:“董思翁云:'作字须求熟中生。’此语度尽金针矣。山谷生中熟,东坡熟中生,君谟、元章亦尚有生趣。赵松雪一味纯熟,遂成俗派。”将“求熟中生”、“以生为熟”视为度人金针。生与熟不仅指导创作实践,也是检验评判书家及其作品的一个审美标准。明代董其昌《容台集》云:“赵(孟颊)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弗(不)作意,吾书往往率意。”明代汤临初《书指》云:“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故熟非庸俗,生不凋疏。”生一熟一生,此等模式正表示出书艺之进境,从低层次迈向高层次,乃至佳境。因此“生熟”实高层次层面上的论题,而能从高层次去观察每对范畴,每每可以融会贯通,胸中了然,且获得多种智慧。清代郑板桥云:“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洒夜间思,删尽繁冗留清瘦,画到熟时是生时。”近人黄宾虹云:“画须熟中生,生涩不浮滑,自有静气而不甜俗。”均体现了对生熟关系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显然受到道家大巧若拙、大美不言观念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