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宜君圣树》

——挂满祈福红布条的千年圣树

——马腾驰先生手书

宜 君 圣 树(散文)

·马腾驰

端午假期,这里是宜君县艾蒿洼村,我是专程来朝拜这株圣树的。

眼前,这株枝繁叶茂,已有1360多年树龄,高约20米,胸围约3点8米,树冠硕大如撑开之巨伞,遮地约600平方米的娑罗树,沉静稳健得如同一座青山。此时的娑罗树,一树的白色繁花开得正艳,开得正盛。

相传,公元645年,玄奘法师自天竺国学成归来,携带回3颗娑罗树种子,其中一颗,治好了唐太宗御马的疾病。

玄奘法师起先在大慈恩寺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后转玉华宫译经。在玉华宫,他将另外2棵娑罗树种子,亲手种植在了这里。后因传说中的原因,将其中的一株,移至玉华宫西四十里艾蒿洼村的悬崖下。从天竺国一起被玄奘法师带回,一起种植于玉华宫的两株娑罗树,一株去了艾蒿洼,从此难以相见。玉华宫留下的那株娑罗树郁郁寡欢,就有了流不尽的泪水,相思千载之后,最终枯萎死亡于1996年仲夏。

移栽到这里的这一株娑罗树,历经千余年,坚强而繁茂地活了下来。成为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株玄奘手植娑罗树。

娑罗树与菩提树,被称为佛教圣树。在这个夏日的上午,站在圣树下的我,仰望这株古娑罗树的枝叶,仰望它满树的繁花,不由就有了遥远的联想。

当年,玄奘法师从西天取经归来,带有那么多卷经文,关山险阻,路途迢迢,这娑罗树种子,回来的路上放在了什么地方?

是和经文放在一起?那么一路上,娑罗树种子在经文的世界里,被感染被熏陶就有了佛的品德与性情。抑或玄奘法师一直随身携带,那么,它就浸润吸含了法师的气息与汗血。哦哦,娑罗树种子不管放在什么地方,不管怎么带回来,它总是跟着法师回到大唐,它就有了神奇的灵性,就有了神秘传奇的色彩。

娑罗树种子在宜君这块地面上入土,在这里起根发苗,在这里长成参天大树,它记录下自然之变迁,见证了世事衍变,际会了历史风云。这株娑罗树,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为了佛,就成为树中之佛,生发弥漫出恒久璀璨的佛的光芒,也就有了济世度人的法力。

望着千余年后仍昂扬着精神,葳蕤着生机,蓬蓬勃勃生长着的娑罗树,不由得人要赞叹它生命力的顽强,不由得人要恭恭敬敬地鞠躬给它,呼之为神树,称之为圣树了。

高僧大德玄奘法师的精神、眼神与体温,一定会从唐朝,一定会从这株古娑罗树上传承蔓延下来。今天,我们望一望它,就能感知体会法师之精神,就能看到法师深邃睿智之眼神,如果能摸一下它,我想,就会和玄奘法师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握手?会的,应该会的。只是那保护娑罗树的围栏,不能,也不可逾越而过,我们只能以仰视以崇敬庄重的目光,给它行了庄严的注目礼,久久的。

——枝繁叶茂的千年圣树照片

娑罗树,玄奘法师手植唯一存活下来的娑罗古树,它从唐朝一直走来,就有了佛的慈祥,就有佛的看开,放下,就有佛的大光辉。于是,一代代的人们,从内心深处爱这娑罗树,敬这娑罗树,尊这娑罗树。

树上悬挂着那么多的红布条和红丝缎被面,给绿叶白花的娑罗树增加了一缕缕、一簇簇的红色,不仅增加了一道有生活滋味有烟火气的景观,更多了一份迷人多姿的人文色彩。这红布条和红丝缎被面,是远近的人们来这里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家宅平安,祈求幸福生活,祈求佛光普照众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与佛之精神交流的信物,是祈愿生活美好的一个个希冀,一个个憧憬。

细看这娑罗树,叶子似手掌,由7个小叶组成。繁密的花儿如同一团团白雪,夹杂在郁郁葱葱的绿色枝叶间,与红布条及红丝缎被面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远看过去,娑罗树上一个个硕大的白色花朵呈圆锥形,花序分为九层,好似众多的佛教弟子,手捧九层烛台向佛祖朝拜。近前看,洁白的花瓣泛着淡淡的鹅黄色,花芯内簇拥在一起的橘红色花蕊,吐露着醉人的芬芳。嗡嗡嗡,飞来飞去忙着釆蜜的蜜蜂,就是这静谧的山坳里为圣树伴奏的好听的音乐了。

我原在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工作时,就常去跟前的玉华宫遗址游玩。玉华宫,玄奘法师手植的那一株还未枯萎死亡的娑罗树,那年开花时节,我曾和人合作给它照过相,介绍它不凡来历的大照片刊发在了《铜川日报》上。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娑罗树为玄奘亲手种植,它是佛家之圣树,生性洁净,没有虫害,无需施肥打药,只需天然的雨水浇灌,它就可以茁茁壮壮,茂茂盛盛地生长了。

1996年,玉华宫那株娑罗树枯萎死亡,物伤同类,悲从心起,艾蒿洼村的这株娑罗树仿佛有感应一般,2003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竟然不长树叶,不开花,直到2007年秋季,这株从伤痛之中走出来的娑罗树才再现生机,结出了300多颗娑罗果。

2016年5月14日,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宜君县向大慈恩寺赠送的娑罗树子树,其母树,就是艾蒿洼村这株娑罗树。每年到了九至十月,娑罗果逐渐成熟落地,形如深褐色的板栗。娑罗树上结出的娑罗果很少,培育起来十分困难,那次送给大慈恩寺的子树,是经过多年艰辛的培育,才培植成功的。

植根于大雁塔下的娑罗树子树,是西安和宜君两地传统文化的相接相续,是玄奘法师专心向佛,西天取经之坚韧不拔精神在佛教圣地大雁塔的再传承,再弘扬,再光大。

当年在铜川工作时,我未曾拜谒过艾蒿洼村这株娑罗树。今天,站在树下,算是续了前缘,我是虔诚而庄重的。那些年,我曾多次拜谒过玉华宫那株娑罗树,并把它的照片登在了报纸上,时隔多年之后的今日,我专程来拜谒在我心目中具有了同样崇高地位的这株娑罗树。

说这些话,不是表功,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说,我当年和玉华宫那株娑罗树是有交接,是有缘分的。两株古娑罗树跟玄奘,跟宜君有那么深的渊源,两株古树又有那么深厚的亲情,我一定要来拜望艾蒿洼村这株娑罗树,今天,算是实现了凤愿,我是快乐的,是欢喜万分的。

宜君,宜君,多好的名字。圣树娑罗树生于斯,长于斯,是应了天意的。离开这株古娑罗树时,我真诚地给它鞠了三个躬。但愿岁月静好,祈望它生生不息,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把千古第一人玄奘法师为法忘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它为载体,久远地,久远地传下去!

2019年06月10日于驰风轩

——马腾驰先生近影

作者简介: 马腾驰,陕西礼泉县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吟唱——马腾驰散文研讨会的发言》的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即将出版。

(0)

相关推荐

  • 神奇的娑罗树

    ▲老娑罗树(2000年) 朱孝才摄 一提起黄花塬上的娑罗树,人们都这样说:"七股八柯杈,中间长着一朵鲜麻",皮如玉兰,花白黄,枝杈叶柄有猴模样. 据说如来在成佛前,遍游名山,而后在 ...

  • 唐僧书法欣赏!

    唐僧书法被发现! 玄奘法师释迦佛造像记拓本 唐僧,姓陈,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世俗称为"唐僧",小名叫"江流儿&qu ...

  • 《玄奘法师释迦佛造像记》,楷法精妙!

    <玄奘法师释迦佛造像记>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释迦像底座造像记20字 笔法严谨,气度不凡 史树青认为可能是 玄奘法师(唐僧)亲笔所书 <玄奘法师释迦佛 造像记>拓本 ▼ & ...

  • 听古树的声音:七叶树

    七叶树 树种:七叶树 科属:无患子科 七叶树属 学名:Aesculus chinensis 树高:约12m 胸径:约68cm 树龄:约310年 位置: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内 <古树寻踪--七叶树&g ...

  • 《宜君盛景之----娑罗树》【满庭芳艺术联盟出品】

    <宜君盛景之----娑罗树> 作者:田涛 朗诵:芬芳 娑罗树 圣树啊,神树 佛祖在你的下面诞生 佛祖也在你的下面涅槃 你就是佛的化身 你就是佛的精神 距今1300年前 你被一位大德高僧 从 ...

  • 梭椤树与娑罗树

    其实,在造访留坝县江口镇梭椤村之前,我与大多数人一样,对于梭椤树和娑罗树这两种发音相同.外形相似.南北相生的古老树种可能都是傻傻分不清的. 庚子年春,第一次到留坝县,是要去看望驻村扶贫的干部. 梭椤村 ...

  • 铜川日报

    杨五贵 若不是这次去太安采风,也许不会知道宜君县还有处叫太安的地方,更不知此处深山中尚有藏娇之妙,风景秀丽,秀色可餐,一睹之后,便乐不思蜀. "太安",初闻此名,望文生义,头脑里跳 ...

  • 娑罗圣树从萌芽、开花到凋零 述说轮回与无常 承载着敬畏

    每年从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开始,杭州灵隐寺的200多株娑罗树争相开花.娑罗树,树冠圆大,枝繁叶茂,丛花满树,遮天蔽日,蔚然壮美,令人赞叹.漫步灵隐寺大雄宝殿东侧和佛香居的娑罗树林,满树繁花,暗香袭人.绿 ...

  • 陕西的这片山坳堪称世外桃源,玄奘亲手种植的佛教娑罗树花开满香

    陕西的这片山坳堪称世外桃源,玄奘亲手种植的佛教娑罗树花开满香

  • 《玄奘法师释迦佛造像记》楷法精妙!

    <玄奘法师释迦佛造像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释迦像底座造像记20字笔法严谨,气度不凡史树青认为可能是玄奘法师(唐僧)亲笔所书<玄奘法师释迦佛造像记>拓本▼ <玄奘法师释迦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