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考试题,要想原作者不再被难倒,就要将标准答案扔进垃圾箱

【家教智慧 第712期】

最近,语文考题“难倒”原作者事件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有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文章摘选自王亚的一篇散文《清明》。

学生邀请原作者王亚作答,结果,根据标准答案打分,王亚仅能拿到6分。

针对此事,有教育专家认为,出题者曲解作者原意的现象普遍,违背了基本常理。也有专家认为,试题标准答案,经集体讨论研究给出,作家作品是独立文本,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视角。

在这里,我们专家的意见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视角”,那又何来“标准答案”呢?就算“标准答案”是集体讨论的结果,但也仅是由那些在场专家组成的“小集体”的理解,怎么能用这个狭隘的“小集体”理解作为标尺去测量成千上万名考生、包括原作者在内的人的理解呢?在这里这个“标准答案”的合法性显然是存有问题的。

看过一个段子,说桌子上有两只大虾。生物学家看见了,马上思考,这两只虾是淡水虾呢还海水虾呢?画家看见了,马上拿出纸笔画出了两只虾的速写;诗人看见了,诗性大发,“桌上两只虾,粗细一般大。为啥不能动?因为都死了”;美食家看见了,心想,这两只虾如此大,是清蒸好吃呢,还是油炸更香呢……

这个段子的意思很明白,同一对虾,不同的人之所以有着不同的“理解”,是因为他们所掌所握的“知识”是不一样的。

阅读也是这样。文字本身承载的信息量相当丰富的。但每个人阅读文字的人,对其信息的理解却是建立在个人“知识”基础之上的。这也就是说,阅读是一个见仁见智、非常个性化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关专家还表示,语文阅读主要是侧重学生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但是,令人不明白的是,专家的这个思维训练的最终目是指向什么呢?难道不是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而是挖空心思地去猜测、迎合出题者的想法——去“紧扣”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吗?那样的话,就不是阅读思维训练了,而是“猜迷”了!

所以,文章原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不是“也很正常”,而是“很不正常”,自已的文章自己都不理解,那写这个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文章写出来以后,别人又有了新的理解,那倒是“很正常”的事,这也包括那些出题专家“集体讨论研究”出的“标准答案”,它与原作者理解不一样“也很正常”,每个考生都有个人独特的理解“也很正常”!

现在,“正常和不正常”之所以出现了黑白颠倒,就是掌握着考试话语权的所谓专家们,试图把自己的意志——“标准答案”强加给考生甚至原作者的结果!这个结果,我想,对原作者倒没有什么大的伤害,但却是会伤害我们的学生,是对他们阅读的严重误导,地将他们从阅读理解的正常轨道拉偏到“猜押”出题者意图的邪路上来。阅读时,不再忠实于文本,不再忠实于自己,而是为了讨好出题者,向所谓的“标准答案”靠拢!将千万个哈姆雷特标准成一个模样!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长此以往,不仅会败坏学生阅读的胃口,更会僵化他们的思维,“书读万卷,百无一用”,读书越多,能力越差!

诚然,作为学生学习,阅读还是要考试的。但是,我们要明白,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用考试手段引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方向,因此,要使阅读回归正常,方法只有一个,阅读考试题不要再设什么“标准答案”了,学生阅读完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